蔣金恒,王曉娟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是指瘤體最大直徑≤1.0 cm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特殊亞型,無論有無區域淋巴結轉移或遠隔臟器轉移,均稱為甲狀腺微小癌。隨著超聲、病理等診療技術的發展,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檢出率顯著增高。研究同時發現,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是孕期婦女最常見的一種分化型甲狀腺癌,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中約有10%的患者為孕期或產后的患者[1-2]。懷孕時機體激素水平的改變對甲狀腺功能有一定的影響。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人的胎盤滋養層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激素,其α亞基與促甲狀腺激素基本相似,因此相互間可能發生交叉反應,對甲狀腺功能有一定的影響[3]。目前關于妊娠與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進展的關系研究甚少,本研究收集了我院近年來孕期診斷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患者,觀察其腫瘤的改變,探討懷孕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進展的影響。
1.1病例資料 選擇2000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12例孕期診斷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患者(懷孕組)為研究對象,同時選取同期20例非孕期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女性患者作為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均經過細針穿刺抽吸細胞學檢查確診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其中懷孕組年齡(29.3±5.2)歲,對照組年齡(33.2±8.1)歲(P>0.05);懷孕組隨訪終止時間為(50±18)個月,對照組隨訪終止時間為(55±24)個月(P>0.05)。本研究均取得入組患者的同意,并獲得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治療 所有隨訪者患者均自愿接受定期隨訪觀察,暫不行手術治療。
1.3觀察指標 懷孕組分別在患者孕期<15 w、28 w、40 w、產后6個月時檢測下列指標。對照組在診斷時和本研究隨訪結束(病灶達到手術治療標準或患者有手術治療意愿)時超聲檢查腫瘤大小變化。
1.3.1腫瘤大小 通過超聲(飛利浦彩色超聲IU22,探頭頻率:3.5~6.0 MHz)監測甲狀腺腫瘤的大小、血流信號以及鈣化的信息,
1.3.2TSH及Tg水平檢測 抽取隨訪患者的血液5 ml,分離血清,4 ℃保存待檢。采用免疫放射量度分析,試劑盒由天津協和醫藥有限公司提供,儀器為西安核儀器廠生產的XH-6010型γ免疫計數儀。

表1 不同時期兩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大小變化(mm)

表2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孕期的Tg改變(n=12)

2.1兩組不同時期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大小變化 在診斷時,兩組腫瘤大小無顯著差異(P>0.05)。但是,在隨訪期間,懷孕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改變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在懷孕期間,腫瘤大小變化最大的時期為孕中期(懷孕15~28 w)。在本研究隨訪終止時,懷孕組的腫瘤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懷孕組不同時期Tg和TSH水平變化的比較 如表2所示,Tg和TSH水平均是在孕中期顯著增高,而在孕晚期以及產后逐漸降低至接近孕前水平。
WHO將瘤體最大直徑≤1.0 cm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稱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4]。隨著診斷技術的發展,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發病率顯著增高,這一趨勢在女性人群中更加顯著[1]。部分女性可能在孕期罹患該病,此時患者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可能影響病情進展,因此,孕期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應予以特別關注。
雖然有學者提示患者的年齡、性別、包膜外浸潤、淋巴結轉移、BRAF(V600E)突變等多種因素均與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預后有一定的相關性[5-6]。但國內外多個臨床治療指南仍將腫瘤大小作為衡量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預后及選擇干預措施的主要指標。本研究通過對12例懷孕期及20例非懷孕期患者的腫瘤大小檢測發現:懷孕組在孕中期、孕晚期、產后6個月與診斷時比較腫瘤增大有顯著性差異,而非懷孕期患者增大不明顯。這與Shindo等[2]觀察到的結果相一致。提示對這類患者應該縮短復查間期。
導致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在懷孕期間明顯增大的原因尚不明確。有研究表明,由于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與促甲狀腺激素(TSH)具有同源的α亞基,HCG具有微弱的促進甲狀腺功能,對于甲狀腺乳頭狀腫瘤的生長、進展以及浸潤均有一定的影響[7-8]。本研究觀察到在懷孕期間伴隨腫瘤大小增加,Tg以及TSH水平顯著增高,尤其在孕中期,到孕晚期Tg和TSH呈減低趨勢,及至產后6個月趨于正常。遺憾的是由于現實原因,我們未能在對照組中對Tg、TSH予以同期監測,使證明力有所降低。希望在下一步的實驗中予以彌補,并進一步探討Tg、TSH變化與腫瘤大小變化之間的相關性及因果關系。
綜上所述,通過對懷孕期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的初步觀察發現:在懷孕期腫瘤增大較普通,在腫瘤增大的同時伴隨有Tg、TSH的增高。提示對于孕期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應該采取更為嚴密的復查方案,以監控疾病進展狀況,避免貽誤。而腫瘤增大的原因及其與Tg、TSH的關系尚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Mazzaferri EL.Approach to the pregnant patient with thyroid cancer[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1,96:265-272.
[2] Shindo H,Amino N,Ito Y,et al.Thyroid papillary microcarcinoma might progress during pregnancy[J].Thyroid,2014,24(5):840-844.
[3] Glinoer D.What happens to the normal thyroid during pregnancy[J]?Thyroid,1999,9:631-635.
[4] Hedinger C,Williams ED,Sobin LH.The WHO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yroid tumors:a commentary on the second edition[J].Cancer,1989,63:908-911.
[5] Zeng RC,Zhang W,Gao EL,et al.Number of 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for predicting 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J].Head & Neck,2014,36:101-106.
[6] Zheng X,Wei S,Han Y,et al.Papillary microcarcinoma of the thyroid: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RAF(V600E)mutational status of 977 cases[J].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2013,20:2266-2273.
[7] Ballabio M,Poshychinda M,Ekins RP.Pregnancy-induced changes in thyroid function:role of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as putative regulator of maternal thyroid[J].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1,73:824-831.
[8] Gibelli B,Zamperini P,Proh M,et al.Management and follow-up of thyroid cancer in pregnant women[J].Acta Otorhinolaryngol Ital,2011,31:358-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