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監利縣人民醫院門診注射室,湖北 監利 433300)
消化性潰瘍可發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為多見,其發病原因是損害因素增加和保護性因素削弱。當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等精神因素存在時,可引起大腦皮質功能失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促使迷走神經的興奮,以致胃酸分泌持續增高;同時緊張刺激也通過垂體——腎上腺皮質的分泌,促使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或加重[1]。近兩年來,筆者對消化性潰瘍患者90例 (均經纖維胃鏡確證)實施心理護理,取得滿意效果。
本組90例中,男54例,女36例。年齡20~56歲,70例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2例為胃潰瘍,8例為復合型潰瘍。
觀察生命體征及有關癥狀,判斷病情,以確定潰瘍病屬活動期、緩解期或并發癥等,針對不同情況進行護理。
由于職業、年齡和文化程度不同,出現的心理反應也各異,通過對9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心理分析,分為以下幾類:①情緒低落、精神,占78%;②敏感、歇斯底里,占2%;③猜疑、恐懼,占19%;④其它,占1%。我們針對不同的心理反應給予不同的心理護理。
2.2.1 精神憂郁、情緒低落的護理 此類患者多是工作不順心、家庭生活不和睦[2];在治療過程中,我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患者的利益為重,不歧視患者,經常與患者談心,了解他們的心里活動,給予必要的幫助,并隨時提醒家屬和單位領導對患者加強體貼和關心,調動其積極性,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和護理。例如:某男性患者,34歲,教師,門診以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收入院;入院后患者一直情緒低落、沉默寡言。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經詢問病情,相互溝通感情,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和照顧,使患者對我們產生信任感和親切感,并逐漸了解到患者家庭生活不和睦、愛人離家出走,我們通知單位領導幫忙尋找其妻,并照顧他6歲的女兒。通過多方面的努力,其妻態度轉變,患者情緒很快得到穩定,積極參與到自身的治療中去。
2.2.2 敏感、歇斯底里的護理 這種患者大都經歷過嚴重的精神創傷,如喪親或喪偶。故此我們給予的是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體貼和關心,使患者對我們產生信任;鼓勵患者要面對現實,以樂觀的態度和良好的心境對待治療。例如:某女性,40歲,營業員;入院前1月其獨生兒子騎摩托車與卡車相撞,當場死亡,其狀慘不忍睹?;颊哒湛摁[,很少進食;入院前時形體消瘦,面色蒼白,主訴上腹部疼痛不適,惡心、嘔吐,經纖維胃鏡證實為復合型潰瘍;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感到藥物療效不滿意,癥狀未減輕;對此,我們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傾注了極大的同情心,設身處地地從患者角度去感受和理解,分擔患者的痛苦,經常與患者談心、講解其發病的原因和機理,暗示患者不要過分沉溺于失子的痛苦中,要面對現實,以自身的健康為重;經過我們的努力,患者的情緒逐漸恢復正常,癥狀隨之改善,很快痊愈出院。
2.2.3 猜疑、恐懼的護理 這類患者一般喜歡提問,多疑,文化素質較高,懂得一般的衛生常識,時刻擔心自己是否會出現并發癥,特別是胃潰瘍患者更擔心潰瘍部位是否惡變,稍有異常感覺就驚恐不安;我們除了耐心做解釋工作外,還特別強調胃潰瘍的癌變率是很低的,只要定期檢查,早期發現胃癌,通過手術是可以治愈的。告訴患者怎樣配合治理,講明不良的心理反應對疾病的影響,使患者擺脫不良的心理狀態,安心休養,主動配合治療。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工作節奏加快,使得心身疾病日益增多,亦越來越受到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重視;醫學模式的轉變,使我們認識到人類疾病與健康不僅是以生物學的變量來測定,而且必須結合心理、社會因素來說明;因此,我們在護理消化性潰瘍患者時,不是單純地從生物學角度對疾病進行治療和護理,還必須從心理、社會因素等方面進行治療和護理[3],使患者懂得心身相互作用和心理因素與病因密切相關;使患者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消極變為積極,由悲觀變為樂觀,保持輕松愉快和平靜樂觀,加上調整生活飲食習慣,病情就會得到明顯的緩解。
[1]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58.
[2]郭瑛,易巧云.護理心理學[J].護理進修雜志,2013,28(7):579-581.
[3]周郁秋.護理心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