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香 (監利縣人民醫院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湖北 監利 433300)
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無菌布類物品的應用是保障手術區無菌、預防手術切口感染的基礎環節。目前臨床上除了對傳染病患者和特殊感染患者提倡使用一次性手術敷料、手術衣外,手術室日常使用的洗手衣褲、手術衣褲、手術中使用的不同規格中單、治療巾、剖腹單等依然為環利用醫用織物,這些布類物品需要在使用后進行清洗、消毒、干燥、折疊、分類、再次按需要組裝、打包、滅菌、存儲備用,多數醫院處理這一流程是由手術室,供應室,洗衣房分別承擔不同的職責和完成相應的工序,對于一些大型醫院,手術室、供應室、洗衣房相距甚遠,而較小規模的醫院手術循環利用醫用織物的洗清、滅菌任務是由其他醫院或社會化洗衣房、消毒供應中心承擔的,由此導致循環利用醫用織物來回往返運送,不但增加了管理成本,還降低了工作效益和效果。鑒此我們探討對手術室循環利用醫用織物實現“三位一體”管理模式,現介紹如下。
我院為一所三級綜合性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社區服務于一體,有二個院區,兩院相距約8km,二院均設有手術室。日均手術60余臺。二院手術室均設在外科樓的六樓,共用一個洗衣房和一個消毒供應中心,洗衣房與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均相距1000m以上距離。洗衣房設有專人負責兩區手術室布類敷料的回收、清洗、轉運與發放,各院區手術室也均設有專人負責手術室布類敷料的折疊、打包和運送到供應中心進行滅菌處理,然后再次回運到手術室備用。
1.2.1 優化布類物品管理流程 變手術室循環利用醫用織物“對口交接”流程為“循環交接”流程。手術室使用后布類敷料交洗衣房清洗、消毒,再交供應室折疊打包、滅菌,最后放手術室備用。
1.2.2 前移手術室布類敷料折疊、分類和打包環節 由手術室按照各種手術需要為供應室提供不同敷料包所需敷料的種類、規格、數量等標準包的菜單,供應室選配敷料制作人員或由原手術室負責此類工作的人員來供應室承擔手術室敷料包的制作。
由手術室循環利用醫用織物“循環交接”流程替代“對口交接”流程,將“對口交接”流程中“洗凈”和“滅菌”的布類物品需2次回運到手術室的現象變為了只需“滅菌”后1次回運到手術室。
按照二院區手術量、運輸距離的長短和上下電梯的費用成本等進行核算,總計年均可節約支出約4.8萬元左右。
“循環交接”布類物品流程可以使二院區的布類物品共同分配,到達資源共享和按需分配與使用的目的,從而提高布類物品的周轉率和工作效率。同時還可以避免在潔凈手術室進行敷料折疊打包過程中布類纖維脫落物隨氣流在空中飛舞,通過敷料間人員的流動和自動門的頻繁開啟改變氣流方向造成的潔凈區污染而影響潔凈區環境質量的現象等,還可減少敷料制作人員出入手術室的流量和費用成本,從而到達了提高手術室環境質量的目的。
2009年衛生部對消毒供應中心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的定義是醫院內承擔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部門[1]。消毒供應中心的潔凈區域內應設有對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檢查、裝配、包裝及滅菌 (包括敷料制作等)的區域。在管理上規范要求醫院應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對所有需要消毒或滅菌后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滅菌和供應。
增收與節支是醫院和科室可持續發展的管理內容之一,通過“三位一體”管理手術室循環利用醫用織物達到簡化流程節約開支的目的,雖然一個2000張床位的醫院每年節約的費用只有4.8萬元左右,如果實現社會化管理洗衣房、消毒供應中心,一個城區總的管理費用成本和全國各地的管理成本下降將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數目,作為一個管理者不能“以物小而不為”。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要求檢查包裝設備應配有帶光源放大鏡的器械檢查臺、包裝臺等。目前多數手術室在自制敷料包裝的過程中沒有配置帶光源放大鏡的包裝臺,導致部分布類包裝材料、手術巾、手術衣等布類物品有細小的沙洞沒有被及時發現繼續作為無菌物品包裝材料使用,如被手術室人員發現可能被打回處理,如沒有被手術人員及時發現就有可能被用于手術中。被打回處理的敷料不但增加了重復滅菌、運輸成本,而且可能影響手術的如期進行或因此導致醫療糾紛;沒有被手術人員及時發現的細小破洞手術巾、手術衣在手術過程中繼續應用在某種程度上會增加手術部位感染的風險,從而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住院費用增加。“三位一體”管理手術室循環利用醫用織物,就是讓專業的人利用專業的工具和環境做好專業的事。
吳芳等[2]調查發現手術室敷料間在折疊和打包過程中空氣中細菌和塵埃顆粒會明顯增加,對手術室清潔區空氣質量有明顯影響。可見前移手術室布類敷料折疊、分類和打包環節到供應室,由供應室敷料制作組完成此工作,可以避免在潔凈手術室進行敷料折疊打包中布類纖維脫落物隨氣流在空中飛舞,通過敷料間人員的流動和自動門的頻繁開啟改變氣流方向造成的潔凈手術區污染而影響手術室環境質量導致的手術切口感染現象。因此說前移手術手術室布類敷料折疊、分類和打包環節到供應室,實施“三位一體”管理手術室循環利用醫用織物是控制手術部位感染,保障患者安全的需要。
由“循環交接”布類物品流程替代“對口交接”布類物品流程后存在布類物品的歸屬問題,破損后的補充和報廢問題,數量查對問題,以及部門間的合作和協調等問題,因此還需要多方的支持、觀念的統一和管理制度的完善等來達到醫院、科室和患者利益的共贏。
[1]衛生部.醫院消毒供應中心[S].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310.1-2009.
[2]吳芳,周淑貞.手術室敷料間空氣污染調查與管理流程再造[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1,8(1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