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
[摘要]回顧了德國社會閱讀推廣的背景,介紹了德國社會閱讀推廣的主要機構,并重點分析了德國社會閱讀推廣中的國際國內項目開展情況。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德國社會閱讀推廣的經驗和啟示,為我國的社會閱讀推廣提供借鑒。
[關鍵詞]德國;閱讀推廣;青少年
%的德國家庭甚至有自己的“小圖書館”[1]。可見,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熱愛讀書的民族之一。
國民良好的閱讀習慣,再加之其近年席卷全國的閱讀運動,使得德國的閱讀推廣活動成績斐然。
1德國閱讀推廣的背景
1.1 德國閱讀文化的歷史淵源
早在18世紀末,德國就曾掀起過歷時25年之久的“閱讀革命”,這場革命的深遠影響可比肩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經過這場革命,貴族文化開始沒落,讀書不再是王公貴族和僧侶階層的特權,德國的中產階級也開始廣泛地接觸圖書、閱讀圖書,文學沙龍和圖書館猶如過江之鯽,文化學習開始成為人們生活的核心,這不僅提高了德國中產階級的文化涵養,更拉開了整個社會熱衷讀書的大幕,孕育了德國人厚實的閱讀根基。
1.2 德國社會閱讀推廣的文化沃土
出版業和圖書館作為德國龐大的存儲和傳播機構體系中的杰出代表,在閱讀推廣中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德國出版業在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據統計,全德約有2 632家出版社,每年大約推出8萬種出版品,市場十分興旺。法蘭克福和萊比錫是德國圖書出版業的中心,兩地每年都會舉辦宏大的圖書展覽會,尤其是法蘭克福圖書展覽會,據說已有600年的歷史。依托著強大的出版業,德國的書店體系十分龐大,以充分滿足人們的購書欲望和閱讀需求。
此外,德國的圖書館事業也十分發達,圖書館可謂是星羅棋布。每個城市都擁有幾座圖書館,甚至鄉村小鎮都有自己的圖書館和流動閱讀車,方便民眾閱讀。
1.3 德國社會閱讀面臨的危機
雖然德國有著先天的閱讀傳統根基和后天強勁的文化驅動力,但隨著社會結構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新思想文化的侵入,以及電視、網絡等新技術浪潮的沖擊,德國的閱讀率還是出現了下滑,“書籍”這個話題自1992年開始越來越少的在家庭中被提起。根據千禧年德國閱讀行為調查顯示,德國較少閱讀和基本不閱讀的人占了國民總數的45%[2]。而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曾發起的一項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組織(PISA)的研究顯示,德國15周歲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低于國際平均水平,有23%的學生存在閱讀障礙。如果照此發展下去,意味著當他們成年后,德國會有20%的人無法進行簡單的閱讀,更別提適應未來科技化和信息化的社會了。因此,促進國民閱讀,尤其是促進兒童青少年閱讀成了德國迫在眉睫的事務。
2德國社會閱讀推廣的主要機構
在德國,約有200多個進行閱讀推廣的機構、組織,民間組織更是不計其數,他們的目標都旨在提高民眾的閱讀熱情,促進社會閱讀的繁榮發展。
2.1 德國促進閱讀基金會
成立于1988年的德國促進閱讀基金會(下文簡稱“德促會”)是德國社會閱讀推廣領域最卓有成效的機構。德促會宣稱其不僅是一個常規的全國性文化機構,更是一個開放性的創意工坊,通過與社會各界的廣泛合作來宣傳閱讀文化、喚醒閱讀意識、樹立閱讀理念、促進閱讀發展。德促會除了通過每年定期開展一定數額的推廣項目來進行閱讀推廣,還下設了閱讀和媒體研究協會,協會的研究內容主要專注于閱讀、閱讀教育、兒童輔讀三個方面。
2.2 “閱讀在德國”官方網站
除了核心機構——德國促進閱讀基金會,受德國聯邦及州教育規劃和研究促進會委托設立的德國官方網站“閱讀在德國”,也是閱讀推廣領域中的一個重磅之舉,聯邦德國教育與研究部是它的贊助部門。
該網站惠及群體廣泛,除了面向家長、育教工作者,熱衷閱讀推廣的志愿者,研究及關心閱讀推廣的專家學者,同時也面向圖書館等與閱讀有關的機構。其就像德國閱讀促進的核心信息中介地,收集了所有關于促進閱讀的重要資料(包括全國各地有關閱讀推廣的措施、經驗、創意等),并對它們進行編輯、整理后予以公布、傳播。
3德國社會閱讀推廣項目分析
德國十分重視學齡前這段重要時期內兒童的發展,因為它會對孩子以后的語言能力、心智能力、閱讀學習能力產生深遠影響。
下文主要選取了針對兒童青少年這個群落設置的一些重點和特色項目進行介紹,它們多是由閱讀推廣領域的領軍者德國促進閱讀基金會連同德國許多著名的機構、企業、出版集團、圖書館、學校、新聞媒體以及政府部門共同策劃組織的。
3.1 國際社會閱讀推廣項目:德國—以色列閱讀媒體俱樂部
“閱讀媒體俱樂部”30年前始創于以色列,后來在德國等地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它是在一些能夠提供多媒體的學校精心裝備一些房間,用來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并提升他們的語言和溝通能力。這些俱樂部由受過培訓的老師以及一些業余人員負責監管。
其后,德國與以色列還共同建立了雙邊國家示范工程—“德國—以色列閱讀媒體俱樂部”,它由德促會和以色列“Tel Aviv教育科技中心”共同管理,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對該工程的制度、設備和組織,以及區別化的評估研究活動給予了資金支持。實驗證明,這一工程提供了聯系教學與娛樂的紐帶,它不僅能夠為兒童和年輕人(尤其是那些來自低教育水平家庭)提供掌握閱讀和傳媒能力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兩國間的區域整合[3]。
3.2 國家級社會閱讀推廣項目
3.2.1 “閱讀起跑線”工程。德國的“閱讀起跑線”工程是由聯邦德國教育與研究部和德促會聯合發起的,主要參與機構有地區州政府機構、兒童醫院、圖書館、學校、出版商和熱心公益的社會力量。活動是2007年先從漢堡發起再推向全國,其旨在為所有的兒童提供均等的教育機會。德國“閱讀起跑線”的特色在于其提供了三個年齡段的閱讀大禮包,每個年齡段的大禮包都是依據孩子此時的特性和需求而制定的,醫院、圖書館和學校分別承擔了分級派發禮包的責任。禮包里不僅有給孩子玩的書、讀的書,還有給父母閱讀的有關撫育孩子及指導孩子閱讀的小技巧和書。
據2011年的計劃報告顯示,在未來3年中,將有40萬個閱讀大禮包被派發給1歲左右的兒童和其父母,全國超過50%的孩子會從中得到惠利。而未來8年,派發禮包的數目還將升至450萬個。各方力量的協同支持使得這項活動在德國成為了基礎性閱讀工程[4]。
3.2.2 閱讀測量尺。閱讀測量尺是由德國布里隆市圖書館館長烏特·哈赫曼女士根據教育認知理論及閱讀理解能力親自設計的,現已成為一項國際性標準,在很多國家普及開來。閱讀測量尺通常會隨著送給新生兒的閱讀大禮包一起派發給各個家庭,所以普及率十分高。測量尺分成赤、橙、黃、綠、青、藍、紫以及粉紅、桃紅、橘紅10段分別對應0—10歲的孩子。每個色段都會根據該階段內孩子的心理狀況和發展特性提供相應的閱讀玩具、閱讀書籍和育兒知識。
3.2.3 朗讀志愿者俱樂部。為了減輕因社會節奏加快而忽視閱讀的現狀,充分利用閱讀資源,提高閱讀率,德促會連同德國《時代》周報成立了朗讀俱樂部,目標是希望創建一個朗讀志愿者的網絡群,通過這些志愿者把朗讀的力量延續下去,給孩子們做出表率、傳遞快樂和知識以促進兒童閱讀發展。志愿者通常都是閱讀愛好者,而且為人熱忱,負有感染力,喜歡同孩子們待在一起。俱樂部會通過講座和研討會的形式對志愿者進行培訓,同時會為他們頒發證書、會員卡和別針,以示他們是朗讀志愿者。此外,德促會還給朗讀志愿者派發“讀書背包”,定期給家長、教師、促進閱讀者推薦閱讀書目,使朗讀和講故事活動規律且有意義地進行下去[5]。
3.2.4 閱讀童子軍。所謂閱讀童子軍,即是將一群熱衷閱讀或者有意閱讀的孩子招募在一起,依靠同齡人來推廣閱讀活動,激發兒童青少年對于閱讀的興趣。閱讀童子軍自組建以來開展了很多有趣的活動號召大家閱讀,比如建立閱讀小組、對一些他們曾提供過推薦書單的班級小組進行回訪、開辦圖書集會、組織閱讀之夜和閱讀派對等。另外,他們還通過學校圖書館組織閱讀之旅和閱讀露營。通過宣揚和分享這些讀書的樂趣,閱讀童子軍推動了新一輪的閱讀高潮[6]。
3.2.5 “讀書小海盜”競賽。“讀書小海盜”競賽活動起初是由德國北威州促進閱讀組織發起的,現已推廣到全國及海外。其將閱讀與互聯網相連,利用孩子對互聯網的興趣激發閱讀興趣。閱讀組織邀請教育專家為孩子們精選了2 536種圖書,學生們通過閱讀圖書并回答問題來完成“海盜”之旅。
“小海盜”網站會列出尋寶書單,學生可以利用圖書館的書來完成尋寶,每讀完一本書,就可以去網站尋找這本書,然后對圖書進行評分并回答相關問題,網站還會即時公布答案、得分、在“讀書小海盜”競賽中的總積分以及自己在學校甚至全國的排名。
3.2.6 “爸爸給我讀書”項目。為了給閱讀初期的孩子樹立熱衷閱讀的榜樣,彰顯父親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和提升孩子閱讀能力方面的能力,德促會推出了“爸爸給我讀書”的項目。該項目主要是面向那些有工作的父親,德促會將精選的閱讀指導資料和故事材料制作成電子文件的形式后免費分發給各支持參與機構,父親通過網絡下載資料并利用閑暇時間為孩子講故事。這些故事每周都會進行更新,題材廣泛而且會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性別進行分類,充分節約了家長為尋找故事而花費的時間[7]。
這項活動自開展以來,反響強烈,因為它不僅激發了兒童的閱讀興趣,同時還開發了父親們的閱讀興趣,更重要的是它促進了家庭和諧。
3.2.7 “閱讀筑橋”項目。2009年,德促會發起了“閱讀筑橋”項目,該項目一方面是為了推動閱讀推廣活動,另一方面是為了彌合代與代之間的交流鴻溝。項目首先在德國西北部的比勒費爾德市試運行,由八到十年級(大約是14—16歲)的青少年到老年人家中為老年人進行朗讀。閱讀活動開始之前,朗讀者會接受專業的閱讀訓練和指導。具體讀物由德促會選擇和提供,一般包括20本圖書,所選圖書涉及的題材十分豐富。
德促會積極鼓勵各地區的敬老院、學校甚至老年人和學生自己在社區內開展這項活動。目前,該項目現已經擴展到全國11個地區[8]。
4德國社會閱讀推廣的經驗和啟示
德國先前面臨的閱讀危機在全社會經過近十年的共同努力下有所消除,德國也晉升為全球閱讀推廣領域的領跑者,其實行的閱讀推廣模式、開發的閱讀推廣項目值得所有國家借鑒學習。
4.1 建立一個統領全國的閱讀推廣機構
德國作為一個聯邦制國家,其各個州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權。然而,德國促進閱讀基金會卻能統籌整個德國的社會閱讀推廣活動。作為專業性的領導組織,德促會開發了一系列的面向各類社會群體的閱讀推廣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和增強了人們的閱讀意識,在社會上營造了更濃郁的閱讀文化氛圍。
我國的社會閱讀推廣工作和全民閱讀水平因受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的影響極為不均,2013年“兩會”期間,115位政協委員聯名簽署了《關于制定實施國家全民閱讀戰略的提案》,提議政府立法保障閱讀并設立專門機構促進閱讀發展。因而,無論是借鑒外國經驗,還是從自身實際出發,都亟須建立一個長效的統一領導機構。
4.2 注重閱讀行為研究
德國閱讀和媒體協會是德國進行閱讀研究的專門性科研機構。他們不僅對閱讀人群進行研究,以全面挖掘閱讀興趣、制訂合適的閱讀項目、推薦適宜的閱讀指導方法,而且還對閱讀項目進行研究測評,確定項目的可實施性并不斷優化項目。在該協會的研究輔助下,德國的社會閱讀推廣才能因地制宜,從而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資源的浪費。
4.3 開展國際性的交流與合作
德國和以色列開展了廣泛的閱讀交流合作,建立了雙邊國家示范工程。經研究表明,這類工程有助于借鑒文化發達國家的推廣模式和成功經驗,推動本國的閱讀文化發展。同時,通過加強兩國之間在項目上的緊密合作,還能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4.4 重視對家長的宣傳教育
在德國,兒童青少年的閱讀推廣不僅面向孩子,同時也面向整個家庭。他們十分看重榜樣精神和家庭文化氛圍對于孩子閱讀的促進。因此,德國開發了相應的閱讀推廣活動鼓勵親子閱讀以喚醒家長的閱讀意識,樹立家庭閱讀觀念,達到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