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熊道

技術分析在國內是比較受歧視的,因為這玩藝兒似乎人人都懂一點,而且來來去去就是那幾招,似乎沒什么高深之處,但如果你能夠把銅的供需關系、融資銅的前世今生、各種機構的操縱黑幕講得頭頭是道,無疑會讓人肅然起敬。換句話說,由于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大家更愿意知道價格背后的東西,而不是價格本身所傳遞的信息。另外,即便有些人贊同技術分析,但也認為僅限于短期交易,而不適用于中長期的分析。
但根據我的觀察,技術分析在中長期走勢上依然是有效的。以這次銅價連續暴跌為例,實際上此前很多基本面分析師是看多的,摩根士丹利一直說中國電網建設將提高銅的需求,從去年一直說到現在,以及銅庫存偏高不足為慮云云。融資銅的故事也已說得家喻戶曉,狼一直沒有來,以至于有些人認為也許根本就沒有狼。所以基本面分析有些時候是講故事。我承認基本面分析非常管用,但前提是你必須深入全面,而且想盡一切辦法克服主觀性。
中長期技術分析是否管用?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張圖。美銅本輪下跌行情的高點剛好在中期下降趨勢線上。3月6日之后為什么連續暴跌呢?因為此時確認周線形成假“頭肩底”,導致所有在這個形態中買入、期待向上突破的多頭瘋狂逃命。越是大型的經典形態,當其失敗之后反向動能越強。然后是3月11日晚上出現真正瀑布式的瞬間暴跌、擊穿近幾年橫盤區間的下軌(我碰巧在這天上午預測下軌將失守)。瀑布行情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下方沒有買盤支撐,在某個很短的時間里,市場幾乎只有賣盤、沒有買盤,所以甚至有“秒崩”的情況。當一個市場橫盤幾年之后,一般都不會有人在橫盤區間下方掛買單(尤其是這個底部曾經遭到過測試),去年4月份黃金的情況也是一樣的。所以不要去講什么陰謀操縱的故事,就算真的有陰謀,做一些無謂的猜測對于你理解市場也沒有任何幫助。
當然,銅價這輪暴跌也是有消息觸發的,主要是“超日債”違約以及中國糟糕的經濟數據。“超日債違約”是中國的“雷曼時刻”,并不是說它的影響以及即將造成的連鎖反應堪比雷曼,而是說它改變了市場對風險的認知。中國顯然暫時不太可能發生大規模債務危機,但首例實質違約的出現意味著政府將會允許發生更多違約,從而糾正市場對風險的定價。同樣,央行強行讓人民幣貶值的做法也是要扭轉市場預期,引入風險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