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叢芳
唇腭裂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先天畸形,嚴重影響患兒面容形態和生理功能。為減少因唇腭裂畸形給患兒及其家屬帶來的不良心理影響,恢復患兒正常吸吮、發音功能及上唇形態,需盡早為其實行手術修復[1]。隨著人性化醫療的貫徹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理念也得到深入廣泛的開展。本院為提高唇腭裂患兒的預后情況,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將優質護理應用于唇腭裂患兒的圍術期護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2-01/2014-01沈陽市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收治擬進行一期手術治療的唇腭裂患兒14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優質護理組、常規對照組各70例。優質護理組中男37例,女33例;年齡23個月至6歲,平均(4.1±0.5)歲;腭裂29例,唇裂41例。常規對照組中男35例,女35例;年齡24個月至6歲,平均(4.2±0.4)歲;腭裂31例,唇裂39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畸形部位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口腔頜面外科學》第6版中唇腭裂的診斷標準[2]。
1.3 納入標準 (1)符合唇腭裂的診斷標準;(2)年齡1~6歲;(3)患兒家屬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1)存在其他全身系統疾病者;(2)曾接受過相關唇腭裂治療者。
1.5 護理方法 常規對照組采取常規的唇腭裂圍術期護理,包括指導患兒家長正確的喂養方法,取坐位或抱位45°,切勿躺喂,以免患兒發生嗆咳。術前對患兒做好手術準備,術前6 h禁飲禁食,監控生命體征,生理鹽水清洗患兒鼻腔口腔。術后患兒取側臥位,頭偏向一側,以便分泌物及滲出液流出,防止誤吸。給予患兒抗生素預防術后感染的發生。
優質護理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對患兒及家屬的心理護理,向患兒家長介紹唇腭裂的相關知識,向其展示成功治療的案例,幫助其克服悲觀的心理,樹立治療的信心,從而使患兒和家長對醫護人員充分信任,積極配合治療[3]。為預防患兒傷口感染,每日對患兒病房進行通風換氣和消毒,為患兒剪短指甲,做好保溫措施,囑其多飲水。發音訓練的護理,對傷口愈合情況良好的腭裂患兒在其術后1個月開始對其進行發音的訓練,鍛煉患兒的軟腭功能,并指導其家長對腭裂患兒的腭部進行按摩,由硬腭向懸雍垂方向輕輕按摩[4]。
1.6 觀察指標 術前對兩組患兒及其家長進行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的測量,以50分為正常界值,分別計算出兩組的平均值并進行比較。術后統計兩組患兒出現的并發癥情況,包括發熱、傷口感染、咽部水腫、誤吸等。出院前對兩組患兒家長進行滿意度調查,了解本次治療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情況。

2.1 兩組術前SDS和SAS自評量表測量情況 見表1。

表1 兩組術前SDS及SAS自評量表評分比較±s,n=70,分)
表1結果表明,優質護理組患兒及其家屬術前SDS及SAS自評量表評分情況顯著低于常規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術后并發癥情況 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n(%),n=70]
表2結果表明,優質護理組患兒術后出現發熱、傷口感染、咽部水腫及誤吸并發癥的情況明顯少于常規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兒家屬出院前滿意度調查情況 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家屬出院前滿意度調查情況比較[n(%),n=70]
表3結果表明,優質護理組滿意度調查中非常滿意率高于常規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近年來,隨著人性化醫療的大力倡導,優質護理服務理念逐漸引起臨床醫學各界的廣泛關注,科學合理的護理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預后情況,而且專業醫護人員的心理護理可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使其卸下心理負擔,更加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從而提高療效。唇腭裂患兒的頜面部通常伴有較為明顯的畸形,嚴重影響患兒的容貌及正常的吮吸功能,及早治療是修復患兒容貌,恢復生理功能的有效途徑[5]。
優質護理組患兒及其家屬術前SDS及SAS自評量表評分情況顯著低于常規對照組,說明圍術期的心理護理及指導可幫助患者了解唇腭裂的治療過程,有效減少患者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通過與醫護人員的交流,增進了醫患之間的了解,使患兒及其家長更加信任醫護人員,同時也增加了治療的信心。優質護理組患兒術后出現發熱、傷口感染、咽部水腫及誤吸并發癥的情況明顯少于常規對照組,分析實施合理的傷口護理后,保持患兒口腔環境的清潔,防止患兒術后哭鬧及抓撓傷口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患兒傷口發生感染的概率[6]。術中輕柔的操作和術后密切的監控以及個性化的護理服務,減少了患兒咽部水腫及誤吸情況的發生。兩組患兒中出現并發癥的患兒經采取相應處理后癥狀均緩解,未影響治療效果。從滿意度調查中也可了解到患兒及其家屬對優質護理給予了一致認可和好評。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的貫徹實施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唇腭裂患兒的預后情況,并且通過醫護人員與患兒家屬的密切交流促進了醫患之間的相互信任,將醫患關系重新導向和諧的發展方向,值得廣泛推展。
[1] 徐秀芬,戚瑞,張君.唇腭裂治療中的護理指導240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8):37.
[2] 邱蔚六,張震康,張志愿.口腔頜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379-409.
[3] 謝美玉,吳淑瑞.唇腭裂嬰兒圍手術期的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2):230-231.
[4] 宋儒耀,柳春明.唇裂與腭裂的修復[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3.
[5] 何菊芳.唇腭裂圍手術期的護理[J].西南軍醫,2008,10(6):182-183.
[6] 鄭雷蕾,鄭謙,石冰.唇腭裂患者及家長的心理分析[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5,23(6):489-491.
(收稿日期:201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