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 亮
資產價格波動是個漫長的過程
◎ 蔡 亮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三名美國經濟學家,表彰他們在資產價格實證分析方面的貢獻。于是乎,近期資產價格又成了熱門話題。而對于中國公眾來說,認識資產價格波動的長期性則至關重要。
近年來,在全球流動性擴張的大勢下,我國證券和房地產等資產市場迅速升溫,價格出現顯著波動。有的是隨機波動,如同投機游走一般,風吹草動。有好事者利用股票軟件隨機挑選了2009年12月7日上證指數走勢圖,可以清晰地看到上證指數在該交易日內一日數變,上下起伏,毫無規律可循。從大概率事件來說,A股市場也是無規律波動。20多年來,A股難以與經濟政治周期合拍。中國股市左右搖擺,其蜿蜒曲線與經濟政治大勢較少重疊。1992年10月,正值黨的十四大召開,股市不漲反跌,令人失望。在2000-2009年經濟周期內,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中國股市卻長期徘徊,有違經濟常規。這些都是隨機波動所致。當資產價格隨機波動時,投資者會同資產價格一樣隨機游走,盲目跟風。
有的是異常波動,突然間大起大落,泡沫四濺。比如上證指數在2006-2008年兩年間,從1000點附近一飛沖天,飆升到6200點,然后又直線下跌,高臺跳水,令人驚魂。2012年A股依舊是熊途漫漫,疲軟不舉,詭異莫測,讓多少股評家自扇耳光。雖然一季度股指連續走強,上證綜指甚至上摸2400點,但從5月份開始,股指開始了夢魘般的表現,接連失守2200點、2100點整數關口。而2013年光大‰烏龍指‰事件當日,兩分鐘內光大證券72億元成交額拉動數十只大盤藍籌股像過山車一樣暴漲暴跌,數千萬投資者先喜后悲,A股市場呈現出多年來從未有過的悲壯景象。異常波動受市場噪音、自信過度、前景理論和羊群效應而發生。
還有的是趨勢波動,在較長時間內上升下降,有一個大的趨勢。從2002-2009年每日交易收盤價數據來看,雖然證券市場每日價格波動隨機變化,但縱觀8年,還是有著明顯的波動規律:2002-2006年基本保持平穩,只是在2007年后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牛市上升趨勢后,就回歸到2000點左右。再看房地產市場,1993-2007年,一直保持平穩上漲趨勢,2007年之后連續3年房價猛漲,大多翻了一番。2010年有短暫回落后,2011年開始,在中央政府調控政策打壓下,連續3年還是有節制地漲價。資產價格周期波動可引導投資者作出理性預判,在大趨勢中捕捉投資機會。
無論是隨機波動,還是異常波動,抑或趨勢波動,都證明中國資產價格波動的客觀存在,不可忽視。
而公眾對資產價格波動往往流露出?恨鐵不成鋼‰的牢騷,一邊吃肉,一邊罵娘,對管理層說三道四,殊不知中國資產價格波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陪伴。
這是因為中國資本市場要達到成熟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慢慢?調教‰,而人民幣國際化更是給資產價格波動增添不確定性,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來穩定。
中國的資本市場開張才不到30年,還處于學走路的階段稚嫩得很。薄霧徐行,股市如醉駕,跌跌撞撞、左右搖擺向前,無論是頂層設計,還是股民行為,都在不斷修補調試中。股市險象環生,陰晴無常,投資功能萎縮,融資功能膨脹,股市成了圈錢游戲,成了?抽水機‰,成了投機家的樂園,尚不能擔當宏觀經濟晴雨表的作用。而歐美資本市場已走過200多年的歷程,如今正處于成熟期,靈活包容,多層次市場滿足多樣化需求;完善立法,保障信息充分披露;重視價值投資,培育成熟機構投資者。因此,資產價格相對穩定。即便如此,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歐美資本市場也跌宕起伏,資產價格波動不止,弄得華爾街元氣大傷。對比之下,中國資本市場軌跡?怪異‰就不足為奇,資產價格波動就不值得驚詫。而且中國資產價格波動還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
中國房地產市場也很淺薄,?根基‰不牢,在此行業累積的資產泡沫比比皆是。雖說中央政府連年出臺整治房地產市場的新政,但由于地方政府從中作梗,房價依然漲聲不斷。讓中央政府特別尷尬的是,2012年打壓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利劍高懸,市場卻毫不畏縮,房價不降反漲,其慣性延續到2013年。國家統計局2013年10月22日公布的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65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69城市同比上漲,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漲幅均超過20%;二手房方面,63城市環比上漲,68城市同比上漲。在這樣的情勢下,要想房價短時間內回歸理性,實在很難。
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資本價格波動更是不可避免。近5年,央行與20多個國家(地區)進行了近3萬億貨幣互換。2013年8月人民幣占全球外匯交易市場份額的1.49%,超過俄羅斯盧布、瑞典克朗和韓元等幣種,成為全球外匯市場上的第八大交易貨幣。而在2012年初,人民幣在外匯交易市場上的份額僅為0.92%,排名第11位。人民幣在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已得到廣泛認可,并發揮著結算、投融資,儲備貨幣等作用。但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是一個牽扯到金融領域方方面面的復雜過程,人民幣若想真正做到國際化,則必須以資本市場完全開放、人民幣可以完全自由兌換為前提,而對于中國來說,該過程易慢不易快。太快了,會誘發大量熱錢入境,如果被熱錢不加節制地反復炒作,同時又缺少實體經濟支撐,最終造成資產價格劇烈波動,只能淪為泡沫。日本的教訓值得記取。
綜上所述,中國的具體國情決定資產價格波動的長期性。在尚不發達的資本市場中,在自由競爭和政策規制摩擦不斷的房地產市場里,在關山阻隔的人民幣國際化征途上,資產價格波動不可避免,也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穩定的,而且多數情況下是隨機波動和異常波動,就連相對穩定的周期性波動也成奢望。
為應對資產價格波動的長期性,我們要有耐心,也要有耐力。
首先,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不同于中國人喜歡的?波段分析‰、?趨勢分析‰,在三位獲得2013年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的學術研究中,他們的分析基礎在于?有效市場假說‰,并用數學模型、嚴謹的計量分析研究資本市場,結論是一般人想?打贏大盤‰是極其小概率事件,股價的時漲時落決定了人們不可能從中獲得穩定的收益。這對于中國廣大散戶來說,或許是個忠言逆耳的警告,?別全職炒股‰。中國股市成熟有待時日,要想炒股,就要經受得住股市波動,賺不驕,賠不餒,而且要打持久戰。
其次,擠掉房地產泡沫有個漸進過程,別用過激手段打壓房價。中國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達到36倍,這意味著一般工薪人員要耗費大半生才能買得起房子。中國房地產泡沫路人皆知,但這種泡沫需要一定時間來消化,試圖在短時間內打壓房價,擠掉泡沫是不現實的。而設法讓房價在目前波動的基礎上控制在周期性波動之中,應是管理層的當務之急。
再次,人民幣國際化不可操之過急,只能慢慢來,走一步看一步,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前進。從貨幣職能來看,一國貨幣實現國際化,要經過?三步走‰,即先成為區域和全球的結算貨幣,進而成為投資貨幣,最后成為國際儲備貨幣。漫漫征程上關山阻隔,人民幣國際化還要面臨許多門檻,例如利率和匯率市場化、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創新金融產品等。要跨越這些門檻,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我們必須作長期努力。
總之,我們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持久的耐力陪伴資產價格的漫長波動,切勿浮躁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