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如 張忠陽
推進政府購買服務,需要有一大批有能力、有公信力的承接主體來進行有效實施,目前服務市場上大部分承接主體不具備可以高質高效完成政府購買所需服務的條件,這是造成政府購買服務難以大幅推進的根本原因。在西歐、北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服務市場規范,政府可以大量通過購買方式,來為政府公共機構提供如公共教育、醫院、公共安全、消防甚至是國防、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服務,而在我國,承接方市場發展不足,承接方市場可以提供的服務類型有限,很多服務行為仍需政府機構主動提供,造成政府服務質量不高,效益低下。所以,大力扶持承接方市場主體發展,是發展推進政府購買服務行為的基礎。
政府購買服務行為難以界定,是導致購買服務行為不規范的重要原因。由于《預算法》和《政府采購法》對購買服務行為缺乏明確認定辦法和規定,很多公共機構認為政府購買服務只是本部門單位自身的行為,不需通過政府采購,很多購買服務行為得不到規范,通過政府采購購買服務難以執行,承接方市場缺乏公平競爭機制。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規章制度,明確服務類政府采購范圍,與公共服務相關的一般性服務項目均應納入采購范圍,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制度。
目前公共機構向社會力量采購服務的行為中,多數采購未執行政府采購程序,各部門單位認為采購服務不同于采購商品,只是本部門自身的行為,且與日常政務相關,無需通過政府采購程序。目前山西省陽泉市只有公車維修保險、定點會議場所租借、購置商業保險等少數服務在采購中是通過了招投標、公平競爭的政府采購程序,大多數采購行為仍存在單位未經過協商或招投標便購買的現狀。規范政府購買服務,應當考慮在政府購買服務行為中引入“量化”或“擬量化”觀念,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制度,促進公平競爭,刺激承接方主體發展。
由于政府購買服務很難產生直接經濟效益,各部門單位對于所購買服務缺乏監管,服務質量難以保證。很多公共機構簡單地將政府購買服務認為是一種一勞永逸的行為,只要約定購買,本單位就不需再追蹤管理,造成服務質量不高,購買資金浪費。政府購買服務,應當與政府提供服務一樣,高效為民,注重效益。建議政府主管部門與財政部門盡快構建政府購買服務績效管理監控機制,在引入競爭機制的同時,加強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政府購買服務行為對于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能有積極意義。能通過購買方式提供的服務,盡量不再采用直接提供方式,對于政府部門不擅長、不了解的方面,大量采用購買服務方式,以實現政府購買服務的發展,提高政府服務效能,促進服務業市場活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