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煙草公司荊州市公司 王必成
淺論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
●湖北省煙草公司荊州市公司 王必成
近年來,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構建受到了我國政府的關注和重視,特別是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通過學習國外的先進理念以及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特點,我國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發展速度仍然比較慢,水平不高,問題也不少。因此,本文主要致力于研究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并為問題的解決提出了幾點建議。
內部控制 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
安然事件發生以后,美國政府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管日益加強。2002年,美國頒布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隨后,美國上市公司對于審計報告和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披露逐漸變得規范起來,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也因此頗受理論界與實踐界的關注。作為一個與國際經濟聯系緊密的經濟大國,我國對于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關注也日益增多。在解決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方面,中國財政部、審計署、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五部委)分別于2008年和2010年聯合頒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意味著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受到了政府的重視,盡管如此,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企業管理者參照一定的標準對外披露注冊會計師對內部控制報告審核的信息和本企業內部控制的合理性、完整性以及有效性的信息。對企業自身而言,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管理者的內部控制意識和責任意識,便于企業所有者對管理者的監督,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防范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風險,從而降低企業的委托代理成本。對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為其投資決策提供更多的信息。通過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了解企業的管理是否有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否正常,這對于投資者或是相關外部管理者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發展狀況。在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落后到逐步完善的發展過程。2000年以前在我國很少有關于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相關政策及文獻。國際社會在安然、世通等會計丑聞發生后加快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其中美國國會于2002年7月通過的 《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強制性要求。隨后,我國政府也開始關注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相關部門開始積極發布關于企業內部控制的相關政策。2000年至2005年主要是各部門各自發布政策的階段;2006年至2007年滬、深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進行了規范;2008年至今,財政部、審計署、證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五部委)聯合發布企業內部控制的規范,明確提出了內部控制的標準。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對改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內部控制缺乏有力的環境支持。內部控制環境是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其內容包括公司治理結構、企業文化、公司對管理者的激勵制度等。健全的環境可以減少內部控制建設中的障礙,有利于公司的有效運轉,但是我國上市公司目前的內部環境普遍比較脆弱。對上市公司而言,企業的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是一種委托代理關系,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由于經營者有信息上的優勢,當缺乏監督時容易造成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從而給企業帶來風險和損失,并增加代理成本。在企業文化方面,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增強員工的認同感、減少管理方面的阻力、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但是很多上市公司并沒有認識到文化作為公司軟實力的重要性。在公司的激勵制度方面,完善的考評激勵制度可以有效地激勵和約束公司的高級管理者,從而使之為公司忠心效力,但是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在這方面的制度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不能滿足管理者的需求。
(二)相關部門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標準與要求不統一。近年來,我國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政策方面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經驗以及相關部門配合不協調等原因,出現了各部門的標準和要求不統一的現象,使得上市公司難以選擇一個固定的標準來披露內部控制信息,同時也使得同行業披露的內部控制信息缺乏比較性。例如: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方面,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各上市公司對于在內部控制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應以臨時報告的形式予以披露,同時也要將該情況在年度財務報告中進行披露;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內部控制的披露規定在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對外披露之前,其董事會應該依據公司的內部審計報告對公司的內部控制情況予以審議并形成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其監事會還要對該報告發表意見,最后這份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將與公司的年度財務報告同時對外披露。由此可見,相同性質的不同部門對于內部控制的具體執行要求方面是存在差異的,這種標準上的差異不利于構建統一的上市公司發展環境。
(三)缺乏實質性的內容,容易流于形式。雖然我國在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在披露內部信息時,上市公司往往注重形式,所披露的內容通常泛泛而談,缺乏實質性的內容,對于外部信息使用者特別是投資者而言價值不大。此外,上市公司對于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其表現有,在沒有強制要求披露之前,很少有公司主動披露其內部控制情況;當相關部門作出強制性要求之后,企業管理者則通常秉承著能少披露就少披露的原則。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由于企業對于內部控制仍缺乏了解,尚未真正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此外,我國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制度不健全是導致這種現象發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美國的薩班斯法案302條款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內容作了明確的強制性規定。我國近年來雖然加強了這方面的制度建設,但是對于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內容缺乏強制性規定,為上市公司管理鉆漏洞提供了可能。
(一)改善內部的環境,為內部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礎。內部環境是進行內部控制建設的基礎,必須重視上市公司內部環境的建設。一方面要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優化董事會結構,可以針對內部控制建設的需要成立相應的專門委員會,要利用好董事會手中的權力,起到對公司管理作用和對經營者的監督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增加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為內部控制的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此外,要在公司中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優化對管理者的評價激勵制度,穩定人心。
(二)統一各個部門對于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標準和要求。在內部控制方面我們擁有標準和要求,但是缺乏統一的體系,這難免給上市公司造成諸多不便,也不利于公司間的橫向比較。因此,為了統一化的市場建設,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合作,統一內部控制方面的標準。
(三)在制定強制性規定的同時采取鼓勵措施提高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自愿性。目前我國制定的關于內部控制的政策都是一些強制性規定,由于企業內外環境的薄弱、管理的不足、政策的不完善等各種原因,現階段在上市公司實行完全的強制披露制度有一定的難度,而且有很多企業缺乏對內部控制的正確認識而不愿意將相關信息對外披露,投資者和債權人不能從中得到更有效的信息。基于此,相關部門應當先對上市公司進行引導,增強他們對內部控制的了解,鼓勵上市公司進行披露,對于在這方面做得好的公司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
1.胡蕾、祝焰.2010.中美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比較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5。
2.宋蕾.2012.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財政監督,8。
3.王惠芳.2011.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認定:困境破解及框架構建[J].審計研究,2。
4.楊雄勝.2010.論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制度的實現模式——基于112個企業案例的研究[J].會計研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