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艷,楊寶成,莊乃保,李金玉,盧舜華
(深圳市血液中心,廣東 深圳518035)
在信息化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數字化信息技術已滲透到各個領域,無償獻血領域亦不可避免,較多血站已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實驗室管理之中[1]。長期以來獻血者獻血前填寫的獻血登記表征詢內容繁多,且多為專業術語,導致獻血者在登記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答,存在服務不到位,征詢結果不準確、書寫潦草導致電腦輸入信息錯誤等情況。2012年深圳市血液中心率先建設和應用自助獻血登記系統,該系統集獻血登記、獻血結果查詢、信息傳輸等功能于一體,有效減輕獻血者紙質書寫負擔和醫務人員工作壓力,使無償獻血登記更加快速準確,收到良好效果。
1.1 材料 硬件為深圳比特時代科技公司立式觸摸屏顯示器及二代身份證識別器,將開發的自助獻血登記軟件應用于觸摸屏電腦中,與血液信息計算機管理軟件進行聯網,從而實現身份證查驗及信息提取、獻血登記表填寫、獻血檔案及間隔期查詢、信息提交與傳輸功能。
1.2 方法 獻血者通過刷取身份證進入自助獻血電子登記系統,先后完成獻血前須知項目的閱讀、獻血征詢項目的逐條回答,對于不清楚或有疑問的專業術語進行注解描述,個人信息的準確輸入、個人知情同意等項目后提交后信息傳送至體檢醫生電腦中,對獻血者填表項目進行審核,有疑問的項目重點進行征詢,確定無異后打印出紙質的《獻血征詢表》及《獻血登記表》,由獻血者確認簽名并存檔。流程圖:點擊自助登記系統→獻血者刷取二代身份證→身份證驗證→數據庫進行獻血間隔和獻血資格核查→獻血前應知內容的閱讀→獻血征詢答題→獻血知情同意書→個人基本信息填寫(學歷、職業、戶籍、聯系電話、地址、郵箱等)→提交。
1.3 設定試驗組和對照組 設定2012年7月1日-2013年9月20日隨機抽樣使用自助登記系統的120名初次獻血者為試驗組,同期隨機抽樣未使用自助登記系統而使用原始方法 (即手工填寫《獻血征詢表》和《獻血登記表》)的120名初次獻血者為對照組。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計量資料(n>30)使用u檢驗,兩組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試驗組與對照組獻血者進行比較
深圳自1993年開展無償獻血,1995年率先在全國出臺 《深圳經濟特區公民無償獻血及血液管理條例》,1998年國家頒布《獻血法》時,深圳已實現無償獻血100%滿足臨床用血。深圳無償獻血長效機制的建立對于促進無償獻血在深圳的持續健康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總結深圳無償獻血二十年的經驗重點就是宣傳和服務[2,3],如何為獻血者提供優質服務是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正是基于這一理念,2012年深圳市血液中心與唐山啟奧公司共同研發了自助獻血登記系統,自助獻血登記在日本等發達國家已啟用多年,同年9月深圳市血液中心成功啟用自助獻血登記系統,該自助系統具有身份證識別及信息提取、既往獻血信息提取、獻血間隔期判定、獻血征詢信息回答、專業術語描述、個人信息登記及修改等多項功能,并廣泛應用于街頭獻血屋,得到獻血者和工作人員的普遍認可。
3.1 方便快捷,準確實用 獻血者獻血前需填寫獻血征詢登記表,按照國家《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4],獻血征詢涵蓋了獻血前應知內容告知、不宜獻血各種情況的自我排查、健康史和生活習慣及獻血知情同意等多項內容。既往使用紙質的獻血征詢登記表,獻血者需要完全手工填寫所有的內容。自助獻血電子登記系統通過點擊,即可完成身份證識別及獻血間隔期和次數及信息提取、獻血征詢、個人信息輸入和數據傳輸的功能。對于其他有效證件可直接手工輸入身份證號碼完成獻血登記,由醫生進行現場有效證件的查驗。
3.2 答疑解惑,高效服務 獻血征詢中許多專業術語造成獻血者困惑和理解困難,醫務工作人員需要反復進行單一重復機械的解釋工作,為獻血者和工作人員帶來較多困擾。自助獻血登記系統針對常見的專業術語和疑問進行標準化規范化注解描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詳細解讀,為獻血者答疑解惑,便于獻血者理解。獻血者完成自助獻血登記后提交至體檢醫生處,對填寫的信息進行逐項核查和咨詢,確認無誤后打印《獻血征詢表》和《獻血登記表》進行確認簽名及存檔,有效減輕了獻血者紙質填寫的負擔,詳細的指引和術語注解減輕了工作人員的重復性解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3.3 經濟環保、減少浪費 紙質填寫獻血征詢表和獻血登記表,經常出現因獻血者錯填、漏填、誤填或獻血間隔期未滿等而暫緩獻血等引起的紙張浪費。獻血者通過自助登記系統進行獻血登記時,首先系統已對未滿獻血間隔期、獻血年齡不符的獻血者進行了告知和屏蔽,符合條件的獻血者方能完成自助獻血登記,并對既往信息中個人信息進行修改和補充,減少因錯填、漏填、誤填而引起的紙張浪費,實現環保低碳。
3.4 信息準確、便于追蹤 既往獻血者手工填寫個人信息時,因書寫潦草和筆誤、漏寫等情況影響獻血信息的完整性,如18位身份證號碼和11位手機號碼經常出現錯誤,導致電腦信息錄入資料的準確性下降和獻血者聯系的困難。通過刷取身份證能夠準確讀取獻血者身份證信息并打印相應信息,對手機輸入位數進行設定,位數不正確不能完成數據上傳,有利于提醒獻血者進行及時有效核查和修正,從而確保了獻血電腦信息資料的真實準確,實現獻血者追蹤。
3.5 隱私保護、安全可靠 獻血者使用自助獻血登記系統設置二代身份證讀卡、身份證生日信息隱藏、不操作自動取消返回等安全保護功能,以防止出現獻血者個人信息及隱私泄露。
自助獻血登記系統的建設與應用,為獻血者提供了便利、快捷、智能的信息化平臺,使獻血過程更加流暢,深受獻血者的歡迎和認可,值得應用與推廣。
[1]錢榕,熊麗紅,方昌志.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在血站實驗室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學,2009,27(4):402.
[2]楊寶成.從深圳無償獻血實踐看我國無償獻血長效機制的建立[J].中國輸血雜志,2008,21(6):409
[3]楊寶成,李慧文.保障醫療供血關鍵是宣傳和服務[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12):1032-1033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S].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