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勁松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鼓勵學校和教師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辦學特色。”追求學校有特色、學生有特長已經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發展趨勢。近年來,我校發揮全體教師的智慧和力量,積極探索,自主建構,逐步形成了“才藝養性,博雅怡情,特長益智”的特色教育體系,提升了辦學品質,培養出一大批有個性、有特長的學生。
一、特色教育根植于鄉土,在長期辦學實踐中逐漸形成與固化
小欖僑中座落在珠三角腹地中山小欖,自古文人輩出,文風播揚,翰墨飄香。書畫文化熏陶了一代代小欖人。要讓翰墨之鄉的文化傳統薪火相傳,必須要讓書畫在校園飄香,讓藝術之花在學校綻放。小欖亦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港澳和西方文化沖擊較大。早些年,曾出現學生趕洋時髦、過洋節日等風氣,對民族文化的情感日趨淡化。如何讓民族傳統、中華文化在年輕的一代傳承并發揚光大,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為此,在新世紀之初,學校決定將區域文化與學校文化進行整合,開展了以書畫藝術為主的、具有鄉土氣息和中國民族特色的系列才藝教育活動。
二、鮮明的、個性化的特色教學模式和體系正在形成
學校認為,“養性”是指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即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所表現出的良好心理特點,還指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正確的情感。“怡情”是指陶冶情操、培養情調、舒展心身、活躍思想。“才藝養性,博雅怡情”可以通過藝術、體育特長等形式熏陶實現;而特長的發展最終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1. 整體推進,進行特色課程的開發建設。藝術模塊教學,涵括了書法、水墨畫、毛線畫、紙刻畫、木刻畫、陶藝、粵曲表演與欣賞、豎笛演奏、電子畫報編輯與技巧等。體育教學模塊分為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武術散打、太極扇等。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校本課程滿足了每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促進了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校本課程的內容雖然不同,但是幾個構成要素基本相同,比如大都有實踐篇、欣賞篇、感悟篇、創新篇、鄉土篇。
2. 建立形式多樣的學校社團,促進學生特色發展。在體藝模塊教學的基礎上,我們形成了足球、健美操、舞蹈、合唱、創意設計、四棋、四球等20多個社團。學校認真落實體育與藝術2+2和四球、四棋、兩操、每天鍛煉一小時等活動,實現每人會演奏樂器、會唱歌、會跳健康舞、會書法、會太極扇等目標,鞏固了學校的體藝特色和品牌。
3. 形成體藝拳頭項目。通過一系列具有實踐性、趣味性、綜合性、創新性的校本課程教學和社團活動,學校逐步形成了特色十分突出、成績斐然的體藝項目,也培養并發現了特長特別突出的學生。在此基礎上,學校組建的足球隊、羽毛球隊、健美操隊和武術散打隊,經過科學、嚴格和系統的訓練,在中山市中學體壇上名聲鵲起,累累折桂。同時,學校紙刻、木刻、毛線畫和水墨畫等“四畫”特色成績斐然。
三、開辟了一片特色教育新天地
三年來,學生近300多人次獲得全國、省、市、鎮的體藝方面獎勵。我校成為中山市德育示范學校、中山市首批十七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之一、中山市武術傳統學校,小欖鎮書法、曲藝訓練基地。羽毛球、籃球、足球和田徑隊連續多年獲得中山市比賽優秀成績,武術散打隊和健美操隊更是連年蟬聯中山市中學生錦標賽的桂冠,向上級學校輸送了大批體藝特長學生。特長益智,在中山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中,我校連續八年獲得中考教學質量評價一等獎。學校的陽光體育活動得到了教育部全國開展陽光體育組領導、中央教育頻道、《中國教育報》、《中山日報》等媒體的充分肯定。2012年10月舉行的“水情墨韻,五校聯展”活動,展出了幾百幅學生作品,得到了省市美術教研員的高度評價。2013年5月,北京市中小學美術教師教育考察團到學校交流,學校的藝術工作得到北京同行的肯定。在剛剛過去的30周年校慶大典中,學生的精神面貌、才藝展示傾倒了無數的校友。
特色是學校的個性,特色教育是學校的靈魂,也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供給方式的日趨多元化,社會對學校的評價也趨于多元化,學校特色無疑已經成為學校贏得家長和求得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我校在走特色教育之路上獲得了累累碩果,也嘗到了特色教育的甜頭。我們將繼續走特色教育之路,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 魏文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