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君菲
針對當前中學生對現行音樂教材中歌曲興趣不濃的現狀,在音樂教學中適當引導流行音樂,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有利于減輕教師教學上的難度,提高課堂效率。初中生認為教材中的歌曲落后、不時尚,而對流行音樂更感興趣。因此,把健康向上的流行音樂元素引入課堂,提高學生課堂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就顯得更有價值。
一、把健康向上的流行音樂引入課堂
流行音樂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擊著中學生的情感,在學生心目中,流行音樂幾乎已經是“音樂”的代名詞了,所以流行音樂不可避免地要流進課堂中來。我們在教學中往往聽到一些聲音:“這節課沒勁,書本上的歌曲不好聽”“老師可不可以唱《愛情買賣》”,學生對課本沒興趣。記得有一次,我一進教室門就聽見一學生沖口而出:“老師播放流行音樂給我們聽聽吧”。我就順勢說:“好吧,我們就唱唱流行歌曲吧!”話音剛落,包括幾個平時紀律較差的學生都在臉上露出了掩飾不住的興奮!隨后每個同學都爭先恐后報出想要聽的歌名,《那些年》《最炫民族風》……隨著音樂的響起,同學們都規矩地坐著跟唱起來,頃刻間沉醉在這動聽的音樂聲中。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樂我們全部接受,作為教師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正確地引導學生們欣賞好的、有教育意義的流行音樂,讓他們懂得鑒賞與審美,能夠積極地面對生活,熱愛音樂。
二、把表現愛的流行音樂帶進課堂,產生共鳴
在影響青年人心靈的手段中,音樂占據著重要地位。現行音樂教材的大部分歌曲年代久遠,與學生產生隔膜,無法引起其興趣和共鳴。而流行歌曲是最能讓學生接受的音樂形式,把流行音樂元素與教材相結合,既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將課本的知識自覺地接受。如在汶川大地震期間,涌現出了大量頗具價值的歌曲,配合歌曲收集地震圖片,我做了一節專題課,以《相信愛》這首歌曲為主題,旋律優美,動畫制作觸動人心,同時與教材中公益歌曲“We Are the World”的教學相結合,課堂中學生感動了,從學生的歌聲中我感受到了愛的力量,他們眼中流出的不僅僅是淚水,還有真誠的情感碰撞。音樂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它讓這些被稱為最不具備同情心的“90后”學會了珍愛生命、關愛他人,這節以賑災歌曲為主題的課一直令我銘記于心。
三、流行音樂在課堂中的運用方式
1. 投其所好,激發興趣。如在節奏教學中,把“說唱”引進課堂。選擇周杰倫的《雙截棍》,一首勇猛剛勁的快節奏歌曲,雖然它沒有明顯的旋律走向,但節奏輪廓鏗鏘有力,加上MV中充滿中國武士神采的場面,使音樂極富感染力,很快就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又如流行歌曲《青花瓷》《花田錯》使用了民族樂器二胡、琵琶等,教師可以將這樣的歌曲納入民族樂曲的欣賞課中,這不但能增強學生的欣賞興趣,而且能激發他們滿懷激情地去探究民族樂器的深層知識。
2. 以熟帶生,循序漸進。如在欣賞外國名曲《夜鶯》時,先讓學生聽騰格爾的《天堂》,以這種比較熟悉的流行歌曲先把學生帶進狀態,然后再播放意境寬廣的沒有歌詞的純音樂《夜鶯》,這樣可以令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情緒,達到教學效果。
3. 通過對比,正確選擇。學會辨別音樂作品的好與壞,讓學生通過對不同音樂作品的欣賞、對比,領略各種不同的美,如熱烈的美、幽靜的美、雄壯的美、古典音樂的美、現代音樂的美,達到審美能力的提高。
四、流行音樂在音樂教學中對教師的素質要求
首先,教師本身必須要有較高的教學藝術來吸引學生。教師能否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如果教師能在課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歌,或跳一段流行舞蹈,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學生吸引住。其次,教師自身對流行音樂的正確把握是成敗的另一關鍵所在。教師應該有選擇、有目的地將那些健康向上、適宜學生年齡特點、身心特點并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流行音樂的融入只是音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切不可將其當作提高學生興趣的靈丹妙藥。
總之,將流行歌曲引入課堂,豐富了教學內容,鞏固了音樂知識,促進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無形中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對音樂課產生興趣,愿意和老師一起去共同探索課本之外的音樂藝術領域,不斷提高自己對學習音樂的信心,享受到音樂藝術所給予的無限樂趣。
責任編輯 錢昭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