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衛紅
廣東省語文中考現代文閱讀部分是中考的難點,是中考試卷的重頭戲,也是制約著考生分數高低的瓶頸。它在中考試卷中占的分值大,2011年廣東省語文中考題現代文閱讀部分的分值為25分,2012、2013年現代文閱讀部分的分值高達33分。因此,現代文閱讀題得分的多少已成為語文成績高低的一個關鍵。如何破解中考現代文閱讀的難點?
一、實例分析近年來的命題特點及趨勢
縱觀這幾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題現代文閱讀部分,命題呈現以下特點。
說明文閱讀命題特點及趨勢:1.逐漸弱化從文體知識角度命題。如:直接考說明的對象是什么?說明的方法有哪幾種?說明的順序是什么?這種題型基本已沒有。取而代之的是:這個句子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或考查語言準確,注意表示修飾限制等作用的詞語。2.加強對文章內容整體理解能力的考查。注重篩選、提取、概括文中重要信息能力的考查。如:2012年試題說明文《“毒膠囊”有多毒》中:說說如何鑒別“毒膠囊”?3.增加開放性試題。如:2012年試題說明文《“毒膠囊”有多毒》中:根據文意,談談我們應該怎樣理性對待膠囊類藥品?
議論文閱讀命題特點及趨勢:選文大多是文質兼美、充滿思辯色彩、闡釋人生哲理的短文。將增加一個選擇題。內容為:關鍵信息的篩選、要點的歸納概括、關鍵語句的理解、語言特點的體會等。考查的重點一般放在提取論點、分析論證思路、探討論據與論點的關系和對作者的人生感悟上,以開放性試題見多,結合生活體驗談對選文某一觀點的理解。如2013年試題《怎樣讓幸福來敲門》,問題:談談為什么“同樣的生活水平,有的人會覺得甜蜜、幸福;而有的人卻感到失落、痛苦”?考的就是考生閱讀后對人生的感悟,對生活態度和幸福的認識和重新的定義。
散文的閱讀命題特點及趨勢:選取的都是名家具有強烈的人文氣息的文章。如2011年的是美國作家比恩的作品《舊餐桌上的美好時光》,2012年的中國作家常躍強的《淡淡的深情》,2013年凌鼎年《天使兒》,這些文章有助于學生人格的塑造和完美。考查幾種能力:對主要內容的理解與概括能力,對寫法的分析能力,對語言的品析能力,對文章的主旨的把握和感悟能力。考查初步欣賞作品寫作技巧和藝術特色。如2012年《淡淡的深情》中13題通過選擇題形式考查了作品思想意蘊、形象以及寫作技巧與藝術特色的初步鑒賞;2013年《天使兒》中16題考查了對內容理解和概括能力。
二、不同文體的解題技巧
1. 說明文
考查內容為說明對象的特征、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 (1)考查對說明事物的特征的把握。答題方法:盡量從原文中找原詞原句作答,若沒有,則注意段意、中心句。(2)考查對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及作用的把握。常見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別、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等。常見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3)考查對段意概括的把握。解題方法:找中心句,結合特征進行概括。(4)考查對語言準確性的把握。問題形式一般為:加點詞語能否刪掉,為什么?答案形式為:不能刪,這個詞的意思是……,在程度、狀態、性質、范圍上加以限制說明,刪掉后意思變為……,與實際不符、不符合原意、不準確。這個詞的使用,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 議論文
(1)找論點的方法。可以從以下三種情況判斷:是否開門見山提出論點,是否用問題引出論點,是否用名言引出論點。(2)論據考點:一般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包括事例和數據;道理論據包括名言警句、諺語格言以及作者的說理分析。此考點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證明論點的?答題思路是:作者為了證明某個觀點,首先使用某某論據,然后對某某論據進行了怎樣的分析,從而證明了該觀點。(3)論證方法及作用的答題思路: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種:舉例論證。格式:舉某某事例具體有力地論證了……,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道理論證。答題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論證了某個觀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論證。格式:將……比作……,證明了某個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對比論證。格式:將……和……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正確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3. 散文
以2012年中考《淡淡的深情》為例。
(1)選擇題。下列對本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1段中“沒事了,往后這是沒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親為“我”感到驕傲,同時也為第7段寫“我”在報刊上發表文章作了鋪墊。 B.第4段中母親化“打”為“拍”的動作,看似漫不經心,但母親的愛子之心卻表露無遺。這樣的細節描寫在文中多出可見。 C.本文在選材上最大的特點是選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賦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義以小見大、平中見奇。 D.本文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典雅華麗的詞語作者以發自肺腑的深情為平淡的母親抒寫了一首樸素感人的贊歌。
技巧:這道題考查了考生散文的基礎知識 。因此,學生必須熟記散文的基礎知識。如: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理清結構,了解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對比、以小見大、先抑后揚、前后呼應,以及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等表現手法,記敘、議論、抒情、描寫等表達方式,學會鑒賞、評價文章的優劣得失等。
(2)閱讀選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文以什么為線索將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聯在一起的?
②文中兒子對母愛的體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技巧:①怎樣找線索。線索有的是標題,有的是開頭一句話,有的是文章中反復出現的短語或句子。線索有以時間為線的;有以人物活動為線的;有以情感為線的;有以事物為線的等。②審清問題,確定答題區域。看清命題人問了哪些方面的問題,各個問題涉及哪些知識,在文中的哪些段落尋求答案,即確定答題區域。根據答題區域,精讀文本,勾畫關鍵語句。
(3)本文多處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請找出兩處,并作簡要的分析。
答題格式:文中把……和……對比,突出了……,更好地表現……的主題。
(4)文章結尾“這是平靜水面下深處的激流啊”這句話飽含深意,其中“平靜的水面”和“深處的激流”各指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詞句欣賞要運用一定的句式答題,以確保語言的有序、流暢與準確。往往可以用的格式:“我認為……美在……它表現了……”“……指的是……”、“……寫得好,它點出了……”這樣的句式來表述。經常會用到的詞語有:生動地、形象地、具體地、表達了、表現了、抒發了等。
學生掌握了閱讀的規律和解題的技巧,加上實戰訓練,就會提高得分率,增強自信,在考試中做到胸有成竹,發揮自如,一定會取得優秀的成績。
責任編輯 羅 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