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
針對目前英語課外作業存在的現象:1.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2.作業形式簡單化——一抄、二背、三做題。本人對小學英語“自主參與型”作業進行了探索,從作業類型、作業形式、作業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實踐,收到良好效果,激發了學生對英語作業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我的作業我做主”
“自主參與型”作業是一種學生主動參與、有計劃、有目的、有策略的英語學習行為。它是在素質教育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興趣、愛好,在課外時間獨立進行的鞏固已學英語知識和提高能力的作業形式。
嘗試一:自主選擇型作業。由教師設計作業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根據自己實際自主選擇其中一種作業來完成。
案例:
作業內容:PEP Primary English StudentsBook7 Unit2 B Lets talk
(一) 必做基礎題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Lets talk . (聽一聽,秀一秀)
(二) 興趣實踐題 (自選一題完成)
1. Use the map of page20.Sarah wants to buy some books. Please tell her how to get to the bookstore. (看地圖,指道路)
2. Draw a map of your school.(畫地圖,標路線)
3. Write out how to get to your home.(寫說明)
實踐證明,這種由規定變成自主,由單一變成靈活的作業形式,把英語作業聯系到實際生活中去,使學生獲得相對的自由,大大調動了他們做作業的積極性。
嘗試二:同作異構。由老師規定作業的內容,學生自主設計作業形式。
案例:PEP Primary English StudentsBook4 Unit 5 A Lets learn
作業內容:
1.掌握單詞:colourful pretty cheap expensive
2.掌握句子:Look at that dress.Its pretty.
3.能用“Look at that dress.”“Its pretty.”“How much is it?”“Its ____ yuan.”進行對話
作業形式:自定(供參考:跟讀、抄寫、仿寫、自編、表演、制作、摘抄等)
結果,學生交上來的作業五花八門,各種各樣。有的寫著:聽寫+造句;有的寫著:聽讀,已默寫正確;喜歡畫畫的學生就用繪畫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完成了作業;善于做手工的學生用卡紙剪成了一件件五顏六色的小衣服,并在背面寫上單詞交上來。那一份份閃爍著學生智慧的作業,不僅使他們收獲了樂趣,也達到了鞏固知識的目的。“同作異構”型作業,不僅是“一種作業布置,不同作業形式”,還擁有“不同作業目標,同促學生發展”的功能。
二、讓作業類型多樣化
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新課程要求小學英語課外作業減少死記硬背,減少機械訓練,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倡導實踐運用,開發思維、發展個性。本人從作業類型著手,克服以前作業類型單一、老套的現象,讓作業類型多樣化,使作業形式豐富多彩,增加趣味性。如:唱一唱、演一演、畫一畫、手工制作、英語手抄報、小書簽、網絡查閱、用英語打電話、親子作業、有聲作業,等等。
案例:親子作業。在作業的設計過程中,我會適當地設計一些親子作業。如鼓勵學生把學會的單詞、句子說給家長聽,或與家長進行日常對話。又如,把學會的歌曲或歌謠表演給家長看,要求家長仔細聽自己朗讀或背誦課文,等等。這樣既有利于增進父母和孩子的感情,及時了解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又有利于孩子英語口語的提高和鞏固。
三、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學中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因此,在英語作業的設計時,我把英語作業與其他學科整合,突出融合性,從而提高英語作業的實效性。如:1.與美術學科整合:畫一畫、剪一剪;2.與音樂學科整合:唱一唱、編一編、演一演;3.與數學學科整合:數一數、算一算,等等。
小學英語“自主參與型”作業,為學生真正開展自主課外學習創造條件,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內在自主動機、作業興趣。
責任編輯 羅 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