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二元經濟結構下最低工資的收入分配效應研究

2014-03-28 10:00:39蘇永照
當代經濟管理 2014年3期
關鍵詞:農村

[摘 要]文章基于勞動力市場的視角對我國最低工資的收入分配效應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二元經濟結構、勞動力市場分割共同作用,構造了一個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城市二級勞動力市場),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擁有龐大數量的低收入者是我國收入差距保持較高的水平的主要原因。在目前缺乏有效的工資集體談判機制的情況下,最低工資是增加二級勞動力市場上低收入勞動者的收入,縮小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徑。研究還發現,最低工資的提高有一個合理的區間,超出臨界值,最低工資會擴大收入差距。

[關鍵詞]最低工資;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收入分配效應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4)03-0024-07

一、引 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與此同時,收入差距問題也逐漸凸現出來,收入的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行業差距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收入差距問題不僅關系到勞動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公平,更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經濟發展質量和社會穩定。為了提高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水平,保障勞動力市場弱勢群體的基本權益,減少日益擴大的收入差距,1995年我國開始實施最低工資制度。然而,由于最低工資制度的實施在提高低收入者勞動報酬的同時,有可能造成部分勞動者失業,目前學術界對最低工資的收入分配效應還存在爭議。因此,根據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具體情況,全面分析最低工資對收入分配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二、現有研究文獻

針對我國最低工資的收入分配效應,現有研究主要分析了最低工資在減少收入差距和降低農村貧困中的作用。

在最低工資降低收入差距方面,羅小蘭(2007)利用橫截面數據分析了我國最低工資與城鄉收入差距之間的關系,認為最低工資可以有效的縮小城鄉收入之比,但是存在一個臨界值,超出臨界值,就會有相反的作用。[1]羅豎元(2008)研究了最低工資制度與初次分配公正的關系,認為建立科學合理的最低工資制度是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實現初次分配公平的重要途徑。[2]陳萍(2009)對最低工資與我國不斷下降的勞動者報酬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額之間的關系,認為制定和有效實施最低工資制度等勞資關系的協調機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3]權衡和李凌(2011)分析了最低工資對縮小上海收入差距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單純的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并不能降低基尼系數,只有增加低收入勞動者報酬的同時,適當的調整高收入者過快的收入增長,才能夠降低有效的消除收入差距。[4]賈朋(2012)以中國社會核算矩陣和中國家庭收入調查數據為基礎,分析了最低工資標準提升的收入分配效應。發現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可以有效地降低收入不公平,但是最低工資標準超出一定的臨界值以后,最低工資會對低收入群體的就業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利用最低工資降低的收入不平等的過程中要注意可能出現的失業問題。[5]

在最低工資降低農村貧困方面,羅小蘭(2011a)對最低工資與農村貧困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認為最低工資在消除農村貧困方面的效用主要取決于最低工資農民工就業彈性。在當前農民工就業彈性下,最低工資可以有效的降低農村貧困率和貧困強度。[6]羅小蘭(2011b)認為最低工資與農村貧困之間存在“U”形關系,最低工資在合理的區間內可以有效的消除貧困,一旦超過閾值,則有相反的作用。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是買方壟斷市場,我國最低工資消除農村貧困的作用十分明顯。[7]

對于我國最低工資的收入分配效應問題,學者們已經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析。我們認為現有研究還有待完善之處。現有研究無論是設定勞動力市場是競爭型的還是買方壟斷型的,背后都一個隱含的假設:我國勞動力市場是一個整體,是統一的。目前我國的勞動力資源正處在由政府統一配置向市場配置的轉型期,勞動力市場分割現象比較突出。

勞動力市場是統一的這個假設會從兩方面影響分析結果。第一,把分割的勞動力市場假設為一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會使研究的樣本出現選擇性偏差,出現相互矛盾的結果。第二,最低工資對收入分配的影響取決于一個國家勞動力市場的具體情況,把分割的勞動力市場假設為一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會使現有研究對最低工資收入分配效應的作用機制分析比較籠統,難以對當前研究結果的分歧進行具體深入的探討。

我們認為,勞動力市場是決定收入分配的重要市場,最低工資的收入分配效應與勞動力市場的狀況密切相關。按照人口增長態勢,我國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勞動力總量供大于求,同時我國存在明顯的二元經濟結構,大量的農業勞動力需要向工業和服務業轉移,這是我國勞動力市場的數量特點。另一方面,我國勞動力市場發育還不完善,大量的農民進城務工卻難以融入城市,行政壟斷行業勞動力市場日益封閉,形成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和行政壟斷行業分割,這是我國勞動力市場的體制特點。因此,本文基于勞動力市場的視角,把對勞動力市場的體制分析與數量分析結合起來,全面剖析最低工資制度實施對收入分配的影響,可以形成對現有研究的有益補充,更好地探討我國最低工資的收入分配效應問題。

三、二元經濟結構下最低工資收入分配效應的理論分析

(一)我國勞動力市場狀況

中國是典型的發展中國家,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矛盾表現十分突出:第一,雖然近年來農村人口比重在逐年減少,但是其比重仍然過大,2010年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50.05%。第二,對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偏少,農民接受教育和技術培訓的比例偏低,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既沒有參加農業技術培訓也沒有參加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占69.2%。第三,農業生產率偏低,存在大量隱性失業人口。學者們一般認為我國目前還有1億左右的農業隱性失業人口需要轉移就業。城鄉收入差距和大量農業隱性失業人口的存在意味著現在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量的農業人口要流向城市勞動力市場。但是勞動力流動卻受到勞動力市場分割的限制。endprint

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阻礙了農村勞動者向城市勞動力市場流動。這種阻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就業歧視。農村勞動者一般只能進入城市的非正規勞動力市場,很難進入正規勞動力市場。其次,身份約束。雖然現在戶籍制度已經松動,與戶籍制度相關聯的收益差異也逐漸縮小,但是進城的農村勞動者在社會保障方面的待遇還是要遠遠低于城市勞動者,根據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數據,2012年雇主或單位為農民工繳納社保的比例很低,繳納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的比例分別為14.3%、24%、16.9%、8.4%和6.1%。身份約束使農村勞動者無法真正的融入城市。最后,子女教育。子女教育問題是影響農村勞動者流動重要因素。城市由于體制的弊端不能為其子女提供正規教育。

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限制了農村勞動者向城市勞動力市場的流動。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則進一步限制了勞動力的行業間流動。行政壟斷行業分割是一種新的勞動力市場分割形式。主要是指政府運用行政力量對特定行業的競爭進行限制,使內部企業擁有壟斷經營權,獲得超額利潤,并利用該優勢,在人事領域實施獨特的運行規則,限制外部勞動者的流入,形成相對封閉的內部勞動力市場。內部勞動力市場和外部勞動力市場有不同的運行規則,勞動者在就業、收入、社保等方面的待遇差別很大。[8]

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阻礙了勞動力在競爭行業和壟斷行業之間的自由流動。這種阻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限制外來人口進入行政壟斷行業。據2012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數據,農民工主要從事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等競爭性行業。制造業占35.7%,其次是建筑業占18.4%,服務業占12.2%。在沒有勞動力市場分割的情況下,外來人口的就業應該分散在各個行業而不是集中在幾個競爭性行業,即使考慮到農民工整體人力資本偏低的情況,他們就業集中在競爭性行業也可以證明行政壟斷行業勞動力市場對外來人口的排斥。其次,通過較高的招聘門檻限制本地勞動者進入。大部分求職者不是通過社會招聘的正規方式進入行政壟斷行業而是通過找關系和支付入門費的方式進入。天則研究所《國有企業的性質表現與改革》的調查則顯示,近些年,一些經濟效益較好的行政壟斷企業一個進人指標可以賣到幾萬甚至幾十萬。[9]

綜上所述,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特點是:二元經濟結構使大量農村勞動者流向城市勞動力市場,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延緩了這種流動。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則進一步限制了城市勞動力市場上行業間的勞動力流動。二元經濟結構、勞動力市場分割共同作用,構造了一個日益龐大的城市二級勞動力市場(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這個市場上的雇主是競爭性行業的企業,雇員是以農民工為主的勞動者。他們很難自由流向壟斷性行業。

(二)我國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基于勞動力市場的視角

1. 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對收入差距的影響

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從兩個方面影響收入差距。首先,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會壓低勞動者的邊際農業產出,減少農村勞動者的農業人均收入。當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阻礙農村勞動者向城市勞動力市場流動時,相對于勞動力自由流動狀態,更多的勞動者留在了農村,出現隱性失業現象。本文借鑒蓋美(2010)的研究,采用固定時期測算法來估算中國農業隱性失業人口數量。[10]

從表1可以看出,從1994年至2011年,我國農業就業人口大于農業有效就業人口,農村隱性失業現象比較嚴重,未來中國農村仍有大量剩余勞動力需要向城市勞動力市場轉移。

農村隱性失業現象意味著相對于勞動力自由流動的狀態,農村的勞動力供給大于需求。給定農村的土地和資本,農業現有就業量大于有效就業量,會導致勞動力的邊際產出就會被壓低。本文借鑒高鐵梅(2011)的研究,在考慮主要農業生產資料(化肥、用電等)消耗的情況下,估算中國農業勞動邊際產出?鄣Y/?鄣L(Y為農業實際總產值,L為農業從業人數)。[11]

從上文表2可以看出,1994年至2011年我國農業勞動邊際產出雖然增長較為迅速,但是均為負值。說明大量的隱性失業人口導致我國勞動力的農業邊際產出被壓低。偏低的邊際農業產出,減少了農村勞動者的農業人均收入。

其次,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會降低農村勞動者在城市勞動力市場上的保留工資,減少了農民家庭的工資性收入。農村勞動者在城市勞動力市場上的保留工資取決去邊際農業產出。較低的勞動者農業邊際產出降低了農村勞動者的保留工資,使農村勞動者在城市勞動力市場上可以接受的工資遠低于從事同樣工作的城市戶口勞動者。

由表3可以看出,2004年以前農村居民家庭工資性收入在較低水平上緩慢增長。2004年以后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是農村勞動者的消費模式不同于城市勞動者,他們的恩格爾系數相對較高。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價格的上漲對他們影響較大。因此,如果消除2004年以后我國食品價格和城市房租價格快速上漲的影響,農村勞動者工資性收入的實際增長率是很低的。

總之,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阻礙了農村勞動者向城市勞動力市場流動,減少了農民家庭的人均農業收入和農民家庭的工資性收入,使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拉大。下面我們考察一下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情況。

從表4可以看出,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存在不斷擴大的趨勢。2001年,我國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 366.4倍,此后,城鄉收入差距逐漸擴大,到2009年,我國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我國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3328倍。2010年和2011年城鄉收入差距雖然有所縮小,但是,從總體上看,城鄉居民收入一直保持較大的差距。

2. 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對收入差距的影響

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從兩個方面影響收入差距。首先,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使行政壟斷行業吸收就業的能力下降,加劇了競爭行業勞動力市場的競爭程度,擴大了行業收入差距。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阻礙了勞動力在競爭行業和壟斷行業之間的自由流動,使壟斷行業勞動力市場愈來愈封閉,它對勞動力的吸收能力越來越弱。下面我們考察一下行政壟斷行業的就業狀況。(由于行政壟斷企業一般是國有企業尤其是國有控股企業,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考察國有企業或者國有控股企業來了解行政壟斷企業的情況。)endprint

由表5可以看出,從2004年以來,國有企業就業人數整體呈下降趨勢,而且國有企業就業人數占城鎮就業人數的比例和國有企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都呈下降趨勢。這說明,行政壟斷行業吸收就業的能力在逐年下降,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創造了一個愈來愈封閉的行政壟斷行業勞動力市場。這個勞動力市場排斥外部勞動者,就業人數基本保持慢增長和不增長。行政壟斷行業吸收就業能力的下降,使大量的勞動者流向競爭行業勞動力市場,這會加劇競爭行業勞動者的競爭程度,使競爭行業勞動力市場供過于求,勞動者工資被壓低。以競爭行業的主力軍私營單位為例, 2009年非私營單位工資水平是私營單位工資水平的是1.79倍。2010年是1.78倍,2011年是1.73倍。如果我們再考慮社保、福利等因素,這個差距會更大。

其次,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阻礙了勞動力在競爭行業和壟斷行業之間的自由流動,使勞動者無法通過行業間的流動縮小收入差距。由于行政壟斷企業利用其經營優勢可以獲得差額利潤,這些利潤很大一部分以各種形式留在企業里,成為正式職工的收入,行政壟斷企業的職工人均收入要高于競爭行業企業。如果不存在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勞動者行業間自由流動會使這種收入差距逐漸減小。但是,由于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限制了勞動力行業間的自由流動,這種收入差距就很難消除。為了全面了解行政壟斷行業和競爭行業收入差距的發展趨勢,我們對比分析各種類型企業職工的人均總收入。我們用名義工業增加值減去折舊、生產稅凈值、利潤表示勞動者收入。然后,我們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的非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看做是非行政壟斷企業。在此基礎上,我們對行政壟斷企業人均收入和私營企業、非行政壟斷企業人均收入進行比較分析。

從表6可以看出,2004年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2004年以前,行政壟斷企業的人均收入要低于私營企業和非行政壟斷企業。2004年以后,行政壟斷企業的人均收入開始超過私營企業和非行政壟斷企業,并且這種收入差距呈逐漸擴大的趨勢。尤其是2008年,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氣候下,行政壟斷企業人均收入逆勢增長,比私營企業人均收入高0.643,比非行政壟斷企業高0.362,這些數據說明,行政壟斷企業員工在工資收入和工資外收入方面,均遠高于非行政壟斷企業,而且,行政壟斷企業的收入增長具有一定的剛性。

總之,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阻礙了勞動力在競爭行業和壟斷行業之間的自由流動,使行政壟斷行業吸收就業的能力下降,加劇了競爭行業勞動力市場的競爭程度,擴大了行業收入差距;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割斷了勞動者通過行業間的流動縮小收入差距的通道,使行業間勞動收入差距不斷得到固化和強化。

3. 我國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基于勞動力市場的視角

從勞動力市場的角度看,我國收入差距的成因主要是兩個供大于求的局部勞動力市場造成的。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對勞動力城鄉間流動的阻礙,使農村勞動力市場供過于求,壓低了農業邊際產出。而偏低的農業邊際產出決定了農村勞動者在城市勞動力市場上較低的保留工資。勞動力市場行政壟斷行業分割阻礙了城市勞動力市場上勞動力行業間的流動,使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供過于求,使勞動者在工資博弈中處于不利地位,同時,由于農村勞動者進城務工一般進入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這些勞動者保留工資較低,因此,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上勞動者的工資總體較低,且很難通過流向壟斷性行業勞動力市場改善待遇。另外,從表5可知,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勞動者占勞動者總體的比例較高,可以說,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擁有龐大數量低收入者是我國收入差距保持較高的水平的主要原因。縮小收入差距的關鍵是增加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上低收入勞動者群體的收入水平。

(三)最低工資的收入分配效應研究

提高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上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有兩個有效的途徑:工資的集體談判機制和最低工資制度。

首先,工資的集體談判機制。單個勞動者與雇主進行工資談判,處于天然的弱勢。為了與雇主方平等博弈,勞動者組成自己的團體——工會與雇主進行集體談判,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勞資集體談判成為現代勞動力市場上確定工資福利待遇的正常機制。但是,在中國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上,工會的力量還太弱,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主任委員黃鎮東十一屆第十一次會議上通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執法檢查情況時表示,目前全國2億多農民工,入會率不足1/3。說明工會在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上的力量還太弱,其代表性不強。另外,即使已經組織起來的工會,集體行動能力也嚴重缺失。200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工會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所指出的:“企業工會干部大多數是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這種情況造成工會干部很難真正代表職工的利益”。因此,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上低收入勞動者很難通過工資的集體談判機制提高收入。

其次,最低工資制度。最低工資制度對收入分配的影響取決于勞動力市場的狀況。按照微觀經濟學理論,如果勞動力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最低工資低于市場均衡工資對就業和收入沒有影響,高于市場均衡工資實際上相當于“勞動力價格管制”,會使勞動力供大于求,導致就業減少,因此,在完全競爭勞動力市場,最低工資提高部分低收入勞動者收入的同時使部分低收入勞動者失業,最低工資對低收入者收入的影響很難判定;如果勞動力市場為買方壟斷,最低工資低于于市場工資對就業和收入都沒有影響,高于市場工資會使壟斷企業增加勞動力需求,導致就業增加,因此,在買方壟斷勞動力市場,合理的最低工資可以有效增加低收入勞動者的就業和收入。

我國城市二級勞動力市場的特點主要體現為:第一,勞動力供大于求,勞資雙方力量懸殊。在二級勞動力市場上,有兩億多農民工,還有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下崗分流的5 000多萬國有企業員工。第二,工會代表性不強,集體行動能力嚴重缺失。我國城市二級勞動力市場的特點決定了其買方壟斷的性質。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勞動生產率的角度分析我國城市二級勞動力市場的性質。如果勞動力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勞動報酬應該與邊際勞動生產率大小相當,如果勞動報酬遠低于邊際勞動生產率則說明勞動力市場存在買方壟斷現象。下面我們以農民工就業最集中的制造業為例進行考察。endprint

從表7可以看出,從2000年以來,中國制造業的勞動報酬一直低于邊際勞動生產率,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顯著。說明我國城市二級勞動力市場是典型的買方壟斷市場,而且壟斷程度有逐漸加深的趨勢。因此,基于對我國城市二級勞動力市場性質的判斷,我們認為最低工資可以有效提高城市二級勞動力市場上低收入勞動者的收入水平,縮小我國日益擴大的收入差距。

四、實證分析

(一)被解釋變量

收入差距(ID)我們用各個省(直轄市)的基尼系數來衡量,采用郭秀榮(2012)的方法計算基尼系數。[12]我們采用的基礎數據為2000~2011年的全國各省、直轄市的面板數據, 數據來源于省(直轄市)各期統計年鑒。為了消除物價因素的影響,其中產值、收入等數據都以2000年為不變價格進行了調整。

(二)解釋變量和模型設計

最低工資標準(WM),由于各省(直轄市)的最低工資標準有多個檔次,為了計量的方便,我們統一選用各省(直轄市)最低工資最高檔次的標準,并以2000年為不變價格進行調整,得到實際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標準數據來自勞動和社會保障網。

人均GNP(GNP), GNP數據來自于各省(直轄市)的統計年鑒,并以2000年為不變價格進行調整,得到實際GNP數據。

地區變量(RG),取值情況為,東部地區省份為1,中部地區為0,西部地區為-1。其中,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我們采用的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的基礎數據均為2000~2011年的全國各省、直轄市的面板數據。考慮到我國可能存在的庫茲涅茨倒U現象以及最低工資的提高可能存在一個合理區間的問題,我們將方程設定為二次型,并對數量級較大的最低工資標準和人均GNP取對數形式。我們設計的計量模型如下所示:

IDit=?茁0+?茁1lnWMit+?茁2lnGNPit+?茁3(lnWMit)2+

?茁4(lnGNPit)2+?茁5RGit+?著it

其中,i代表地區,t代表年份,?著it為隨機誤差項。

(三)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我們利用2000~2011年的面板數據,用Eviews軟件對上述計量模型進行分析。在分析過程中,我們用F檢驗值選擇變截距模型,用hausman檢驗值判斷是否使用固定效應模型,用橫截面加權方法處理異方差和序列相關。最終估計結果如表8所示。

從表8所示的估計結果可以看出,最低工資對縮小收入差距有正面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①最低工資與收入差距負相關,且統計顯著。這說明最低工資可以有效提高二級勞動力市場上低收入勞動者的收入水平,縮小總體收入差距。

②最低工資的平方與收入差距正相關,統計也較顯著。說明最低工資的提高有一個合理區間,在合理區間內,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可以提高二級勞動力市場上低收入勞動者的收入水平,縮小總體收入差距。一旦最低工資標準超過臨界值,它就會擴大收入差距。這主要是因為提高最低工資標準雖然可以增加部分低收入勞動者的收入,但是也造成了部分低收入勞動者的失業,總體上擴大了收入差距。

③人均GNP與收入差距正相關,人均GNP平方與收入差距負相關,且都統計顯著。說明我國存在的庫茲涅茨倒U現象,即隨著經濟增長,收入差距先擴大后縮小。目前我國處于初級階段,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收入差距擴大。

五、結 論

我們從理論和實證角度分析了我國最低工資的收入分配效應。研究結果表明,二元經濟結構、勞動力市場分割共同作用,構造了一個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城市二級勞動力市場)。競爭性行業勞動力市場擁有龐大數量的低收入者是我國收入差距保持較高的水平的主要原因。在目前缺乏有效的工資的集體談判機制的情況下,最低工資是增加二級勞動力市場上低收入勞動者的收入,縮小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徑。

研究還發現,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有一個合理的區間,超出臨界值,最低工資會擴大收入差距,目前我國最低工資標準還沒有達到臨界值。因此,在收入差距問題亟待解決的今天,提高我國最低工資標準對于保障勞動力市場弱勢群體的權益,縮小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羅小蘭.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縮小的一個途徑分析[J].地方財政研究,2007(11):10-14.

[2] 羅豎元.最低工資制度與初次分配中的公正問題[J].陰山學刊,2008(6):71-76.

[3] 陳萍.最低工資法、集體協議與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J].財經問題研究,2009(8):90-95.

[4] 權衡,李凌.上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的收入分配效應:實證與模擬[J].上海經濟研究,2011(4):96-109.

[5] 賈朋.最低工資的就業效應和收入分配效應[D].吉林大學,2012.

[6] 羅小蘭.我國勞動力市場買方壟斷條件下最低工資就業效應分析[J].財貿研究, 2007(4):1-5.

[7] 羅小蘭.我國最低工資標準農民工就業效應分析——對全國、地區及行業的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2007(11):114-123.

[8] 蘇永照.我國勞動力市場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學,2011.

[9] 天則研究所.國有企業的性質、表現與改革[DB/OL]. http://www.aisixiang.com/data/40395.html,2011-02-11.

[10] 蓋美,田成詩.中國農村有效就業量的測算[J].統計與決策,2010(2):4-6.endprint

[11] 高鐵梅,范曉非.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轉型與供求拐點[J].財經問題研究,2011(1):22-31.

[12] 郭秀榮.基尼系數的一種新的經驗測算公式與實證[J].統計與決策,2012(16):17-19.

A Study o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s of Chinese Minimum Wage under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From the Angle of Labor Market

Su Yongzhao

(School of Business,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s of Chinese minimum wage from the angle of labor marke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al economy structure and labor market divisions co-construct a competitive industry labor market (secondary urban labor market). The enormous number of low-income earners in this marke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which enlarge the resident income gap in our country. In the current case of lacking efficient collective wage bargaining mechanism, the minimum wage c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low-income workers in the secondary urban labor market, thus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re should be a reasonable scale in the minimum wage growth. Exceeding the thresholds, it would impact negatively on the income gap.

Key words: minimum wage;labor market urban-rural division;labor market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industry division;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s

(責任編輯:張改蘭)endprint

[11] 高鐵梅,范曉非.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轉型與供求拐點[J].財經問題研究,2011(1):22-31.

[12] 郭秀榮.基尼系數的一種新的經驗測算公式與實證[J].統計與決策,2012(16):17-19.

A Study o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s of Chinese Minimum Wage under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From the Angle of Labor Market

Su Yongzhao

(School of Business,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s of Chinese minimum wage from the angle of labor marke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al economy structure and labor market divisions co-construct a competitive industry labor market (secondary urban labor market). The enormous number of low-income earners in this marke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which enlarge the resident income gap in our country. In the current case of lacking efficient collective wage bargaining mechanism, the minimum wage c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low-income workers in the secondary urban labor market, thus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re should be a reasonable scale in the minimum wage growth. Exceeding the thresholds, it would impact negatively on the income gap.

Key words: minimum wage;labor market urban-rural division;labor market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industry division;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s

(責任編輯:張改蘭)endprint

[11] 高鐵梅,范曉非.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轉型與供求拐點[J].財經問題研究,2011(1):22-31.

[12] 郭秀榮.基尼系數的一種新的經驗測算公式與實證[J].統計與決策,2012(16):17-19.

A Study o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s of Chinese Minimum Wage under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From the Angle of Labor Market

Su Yongzhao

(School of Business,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s of Chinese minimum wage from the angle of labor marke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al economy structure and labor market divisions co-construct a competitive industry labor market (secondary urban labor market). The enormous number of low-income earners in this marke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which enlarge the resident income gap in our country. In the current case of lacking efficient collective wage bargaining mechanism, the minimum wage c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low-income workers in the secondary urban labor market, thus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re should be a reasonable scale in the minimum wage growth. Exceeding the thresholds, it would impact negatively on the income gap.

Key words: minimum wage;labor market urban-rural division;labor market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industry division;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s

(責任編輯:張改蘭)endprint

猜你喜歡
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我們的新農村
我們的新農村
提高農村小學習作講評的幾點感悟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48
今日新農村
民族音樂(2018年6期)2019-01-21 09:30:04
四好農村路關注每一個人的幸福
中國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28
愿多出現這樣的農村好報道
湖南農業(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8
新天新地新農村
草原歌聲(2016年2期)2016-04-23 06:26:27
農村初中留守兒童教育初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高清一区 | 欧美性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欧美成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熟女视频91| www.91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偷拍美女撒尿视频| 九九九国产|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级片视频|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日本色综合网|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青青草原国产| 国产va在线观看|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国产jizzjizz视频|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男人天堂伊人网|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操国产美女| 亚洲婷婷六月|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性69交片免费看|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综合色亚洲|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亚洲综合香蕉|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九色91在线视频|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在线看国产精品| 91亚瑟视频| 亚洲另类色| 无码福利视频| 日韩av手机在线| 亚洲天堂777| 亚洲人成网18禁|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无码人妻系列| 精品三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