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良
(重慶師范大學 文學院,重慶 400047)
中國古代最早的飲酒詩作出現在《詩經》中,在西周禮樂文明的背景下,酒事活動已被納入禮儀文化系統當中。據統計,其中言及酒者有55篇。[1]這些篇目廣泛涉及到周代以前酒禮儀及酒文化史的多方面內容,成為當時社會生活的風俗畫卷。《詩經》中的飲酒詩與周代的酒事禮儀活動關聯密切,結合《詩經》作品來研究周代的酒禮儀和文化風俗,這對于認識《詩經》作品形成時期500余年間的政治制度、生活形態、社會心理、民俗風尚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祭祀是古代的重典,也是先民們釀酒的主要目的。[2]酒用于祭祀,最初與巫文化有關。巫師要進入與神溝通的境界,就必須通過酒等醫藥使自己進入迷狂狀態,因之,酒就成為人神溝通的媒介[3],最早出現的食禮與遠古的祭祀儀式直接相關?!抖Y記·禮運》稱:“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薄抖Y記·表記》:“粢盛秬鬯,以事上帝。”秬鬯為祭祀用酒,以郁金草釀黑黍而成,有香氣,主要用于祭祀降神及朝廷賞賜。上古時的酒首先用于禮祀天地及祭拜祖先的禮儀中?!墩f文解字》釋“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禮記·郊特牲》:“至敬不饗味,而貴氣臭也。諸侯為賓,灌用郁鬯,灌用臭也?!币跃凭瓷?,是取酒的香氣饗食神靈,后來在迎賓的場合也用郁鬯敬獻賓客,這種意義的飲酒只是取其象征性,而實際注重的是禮儀節文的形式。從古代宗教思想發展來看,周人祭祀禮敬的對象與原始先民的宗教已經發生了重要的變化,一個明顯的區別即出現了“天”與“祖先”的禮祀。[4]西周時期,原始的自然崇拜逐漸轉向祖先崇拜,因此《詩經》的祭祀詩主要包括敬天和祭祖兩方面的內容。具體來看,關于祭祀山川及社稷之神的篇目主要有《時邁》、《臣工》、《噫嘻》、《豐年》、《載芟》、《良耜》、《絲衣》等;關于祭祀祖先的主要為《周頌》中的大多數作品,另有“大雅”中《文王》、《大明》、《綿》、《思齊》、《皇矣》、《生民》、《公劉》等篇,描寫周族先人開創基業的功績,因此這類詩在風格上具有莊嚴和神圣的屬性。結合兩類作品來看,無論是對上帝或對祖先的禮拜,宗教和政教觀念都是統一在一起的。
《周禮·春官》記有吉、兇、軍、賓、嘉“五禮”,祭祀屬于“吉禮”。祭祀禮儀是君王向臣民推行禮治的示范,它體現出來的是上下尊卑的等級名分。祖先神在一個宗族中具有權力象征的意義,通過祭祀以維護宗法血緣制度,這成為對宗族成員進行教育和約束的重要手段。《大雅·旱麓》有詩句云:“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清酒既載,骍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瓚”是一種玉制的飲勺,專為天子祭祀時舀酒用,“黃流”指酒,由于郁金香入料而呈黃色。詩中寫文王執酒禮,以受先王祖業,故《毛詩序》解《旱麓》曰:“受祖也。周之先祖世修后稷、公劉之業,大王、王季申以百福干祿焉。”古禮有“禮終而宴”的說法,表明宴飲是舉禮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禮樂文化精神在宴飲中也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周代的統治者曾推出嚴厲的酒禁政策,但在《酒誥》中還有一條規定:“用孝養厥父母、厥父母慶,自洗腆,致用酒?!边@是說除了祭祀之外,在孝敬老人的場合下可以飲酒,而這兩種情況其實都是在弘揚孝道。《禮記·祭義》:“唯圣人為能饗帝,孝子為能饗親。饗者鄉也,鄉之然后能饗焉。”無論是致饗天帝或是致饗祖先,宗教祭祀的以酒為奠,其目的就是為了提倡倫理宗親之道?!洞笱拧ぜ茸怼吩?“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既醉以酒,爾肴既將,君子萬年,介爾景明?!薄睹娦颉吩?“《既醉》,太平也。醉酒飽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古人評論此詩為成王祭祀之后而宴群臣之作。可見,酒在周代能夠起到一種精神粘合劑的作用,飲酒不是個人的飲食行為,而是社會政治交往的必要形式,酒禮中所透出的禮義觀念可以內化為各階層人士的行為規范,滲透到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
周代祭禮中的用酒,按照禮祀對象的不同而有所選擇,而所使用的禮器也具權力象征意義?!渡袝ぞ普a》說:“祀茲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這里指明酒為上天所賜,并非供人們享用,而是用來祭祀神靈的。《禮記·明堂位》記載祭祀用酒的規定:“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毕热擞镁埔浴靶啤睘樽穑始漓霑r先供“玄酒”?!妒酚洝ざY書》:“大饗上玄尊?!睆埵毓潯墩x》引皇侃云:“玄酒,水也。”上古祭祀但酌水用之,以味薄為尊,這表明對祖先之神的敬重。在周代祭祀天地的場合,所用的酒器是“匏”,“匏”就是指的酒葫蘆,是最原始的飲酒用具?!墩f文解字》釋匏:“瓠也?!别?,葫蘆的一種,果實比葫蘆大。古代的祭天之禮也使用葫蘆酒杯,稱為“匏爵”,這是襲用古禮的用法。在祭祀的酒禮中,最能顯明主人身份的應當是酒器的規格。酒器用作禮器,有其特殊的表征意義。商周時期的青銅酒器是重要的禮器,是奴隸社會禮儀典章的重要體現者,也是禮治文化的象征。[5]《魯頌·閟宮》:“白牡骍剛,犧尊將將?!痹妼戶敽罴雷婢凭弑姸啵蓝Y的隆重和氣派?!吨芏Y》記周人的祭祀禮器有“六尊”,即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太尊、山尊。《說文解字》釋“尊”為酒器,通于“樽”。段玉裁注:“凡酌酒者必資于尊,故引申以為尊卑?!薄抖Y記·禮器》稱:“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编嵭?“凡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本破鞲饔幸幐?,爵為有權位者所執,不為普通飲酒器具,故此容積小。散,為無涂飾的器具,容積大,為平民普遍使用的飲具?!洞笱拧ば腥敗酚小盎颢I或酢,洗爵奠斝”之句,意謂主人敬酒,客人回敬?!犊脊び洝贩Q斝的容量受六升,故斝字從斗,容積較大,是一種比爵略為簡樸的酒器。《小雅·賓之初筵》:“酌彼康爵,以奏爾時”;“發彼有的,以祈爾爵?!薄墩f文解字》:“爵,禮器也,象爵之形?!本羰且环N典禮時用的酒器,其造型像雀,為青銅禮器,君王賜酒給臣下用。《左傳·莊公二十一年》:“虢公請器,王與之爵?!薄囤L·簡兮》:“赫如渥赭,公言錫爵?!卞a爵,即賜酒一爵,表明對王室或有功大臣的賞賜。周人的祭祀和其后的宴飲活動都有政治倫理目的,《禮記·禮運》說:“故玄酒在室,醴酤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陳其犧牲,備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鐘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與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齊上下?!边@段話對古代祭禮的設施及意義揭示得至為深刻和全面。
《詩經》的燕饗詩是指專寫君臣、親朋歡聚宴享的詩歌,其內容可分為兩類,一為祭祀類的燕饗詩,如《小雅·楚茨》、《小雅·信南山》、《大雅·既醉》、《魯頌·泮水》、《商頌·烈祖》等。另一類為朝廷或宗族的燕饗詩,如《小雅·鹿鳴》、《小雅·湛露》、《小雅·桑扈》、《小雅·常棣》、《伐木》等等。在宴饗詩中多有出現“以洽百禮”的詩句,如《周頌》“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小雅·賓之初筵》“烝衎烈祖,以洽百禮。”從西周時代禮樂文化的背景上看,周代統治者將飲宴活動作為和睦九族,鞏固宗法統治的手段,所以宴饗詩特別強調人倫關系的和諧,表現宗法政治的理想?!缎⊙拧こiΑ?“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薄睹娦颉方獗驹婎}旨“燕兄弟也,閔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 ”。周代的這種宗族宴飲非常普遍,它起著維系人倫關系,弘揚道德規范的作用。這一類的宴享詩即產生于西周前期社會較為安定的年代,風格中正典雅,婉曲醇厚。朱熹《詩集傳》稱:“蓋君臣之分,以嚴為主;朝廷之禮,以敬為主。然一于嚴敬,則情或不通,而無以盡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飲食聚會,而制為燕饗之禮?!惫糯亩Y制,最終要歸于政治和倫理教化的宗旨,古人解詩基本都用這樣的禮制雅樂觀點來看待?!睹娦颉方狻洞笱拧ば腥?》說:“行葦 ,忠厚也?!敝芗抑液?,仁及草木,故能內睦九族,外事黃耇,養老乞言,以成其福祿焉。清人胡承珙在《毛詩后箋》中說:“案此詩章首即言戚戚兄弟,自是王與族燕之禮……所言獻酢之儀,殽饌之物,音樂之事,皆與《儀禮·燕禮》有合。”[6](923)。另有《小雅·伐木》:“伐木于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有酒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醑矣?!北驹妼戯嬔缁顒樱瑢崉t寫親情聚會,故《毛詩序》稱:“《伐木》,燕朋友故舊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親親以睦,友賢不棄,不遺故舊,則民德歸厚矣。”
《詩經》中的燕饗詩是周代社會禮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詩歌記載的許多禮儀程序和儀式,是后人研究周代禮制的重要史料。周人的燕饗伴隨著繁縟的禮儀形式,它的過程是嚴格按照禮制規范而進行的,由此燕饗詩具有政治價值。對《詩經》的宴饗詩,古代學者也多從禮樂政教上作解?!遏旐灐び旭儭?“自今以始,歲其有。君子有谷,詒孫子。于胥樂兮?!敝祆湔J為本詩為“燕飲之詩”,反映的是君臣同樂,體現君臣之道?!缎⊙拧ぢ锅Q》三章,寫君主宴群臣嘉賓之詩,體現君臣和樂之情,其后乃推而用之鄉人飲宴?!堵锅Q》中有“承筐是將”句,指筐中酬幣。《儀禮·聘禮》鄭玄注:“酬幣,饗禮酬賓勸酒之幣也?!奔囱顼媱窬茣r贈給賓客以禮品?!睹娦颉方狻堵锅Q》題旨認為:“《鹿鳴》燕群臣嘉賓也。既飲食之,又實幣帛筐篚以將其厚意,然后忠臣嘉賓得盡其心矣?!薄睹娦颉方狻锻窞椤疤熳渝a有功諸侯也?!敝祆洹对娂瘋鳌分赋觥锻吩?“此天子燕有功諸侯而錫以弓矢之樂歌也?!保?](113)不唯《鹿鳴》、《彤弓》篇,朱熹指出《桑啟》、《魚藻》、《車擎》、《須棄》、《瓤葉》等皆為“燕詩”,他對燕饗詩的主旨也都持有禮義政教的認識。
《詩經》中寫飲酒活動經常結合著歌舞和投壺場面的描寫,其間的禮儀內容可謂十分豐富多彩。《周禮·天官·膳夫》有“以樂侑食”的說法,說明周代貴族飲宴通行用音樂歌舞佐食?!短骑L·山有樞》:“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鼓瑟?”《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萃。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都是寫貴族以音樂佐飲賓客的場面?!端螘分尽吩?“前世樂飲酒酣,必自起舞,《詩》云‘屢舞仙仙’是也?!薄缎⊙拧べe之初宴》有“舍其坐遷,屢舞僊僊”句,寫酒后的歌舞。詩中描寫到:“酒既和旨,飲酒孔偕。鐘鼓既沒,舉醻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張。射夫既同,獻爾發功。發彼有的,以祈爾爵。”這里寫迎賓的宴席上,既有醇酒,又有鐘鼓樂器鳴奏,同時在酒宴過程中還要舉行投壺比射?!巴秹亍迸c周代的禮樂文化密切相關。周禮規定,天子朝會群臣要進行“大射”之禮,諸侯朝見天子時要進行“燕射”之禮,諸侯相會時要進行“賓射”之禮。投壺開展過程要經過主客的“三請三辭”,表現出君子的禮讓,投壺中伴隨著音樂的節奏,表現君子的行為合乎禮樂。參與投壺的賓主需做到“毋憮、毋敖、毋俏立、毋錦言”,即指不懈怠、不傲慢、不背立、不談論他事。此乃恭敬謹慎之態度,正是“恭近于禮”之意。投壺過程伴以樂歌,全為《詩經》的篇目?!洞蟠鞫Y記·投壺》:“凡雅二十六篇,其八篇可歌:《鹿鳴》、《貍首》、《鵲巢》、《采蘩》、《采蘋》、《伐檀》、《白駒》、《騶虞》?!笨梢姡@種比射活動貫穿著一系列的禮儀形式,體現了“禮樂和人”的教化宗旨。
《詩經》農事詩是指描述農業生產以及與農事相關的政治、宗教活動的詩歌,其中包含農業祭祀詩和農業生活詩,涉及到酒事的篇目有“小雅”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無羊》、《魚麗》,“周頌”的《臣工》、《噫嘻》、《豐年》、《載芟》、《良耜》,“大雅”的《生民》、《公劉》、《綿》以及《豳風·七月》、《唐風·鴇羽》、《豳風·東山》、《魯頌·盟宮》等。這類詩篇的內容反映了一些與農事相關的民俗宗教活動,也提供了周代酒的生產制作方面的情況,具有很高的社會認識價值?!对娊洝分械霓r事詩也多反映宗教的祭祀活動,但由于其核心是圍繞著農業生產,所以祭祀的對象主要是自然界的“百神”,而不是天帝之神。《禮記·郊特牲》記載的伊耆氏《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這是一首咒語性質的祝辭,反映了萬物有靈的觀念。周代承襲這一禮俗,在每年歲末舉行祭祀百神之禮,稱為蠟禮?!吨茼灐r邁》:“懷柔百神,及河喬岳?!薄睹献印とf章上》:“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薄鞍偕瘛痹谔斓壑?,主司一職,農業上的水旱蟲荒等各種災害都與百神有關,故此在人們的祭祀之列?!对娊洝纷髌分羞€有一些篇目反映了周王藉田的舉措。《歷漢書·明帝紀》注引《五經要義》稱:“藉,蹈也,言親自蹈覆于田而耕之?!薄吨芏Y》注:“古之王者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必私置藉田,蓋其義有三焉,一曰以奉宗廟親致其孝也,二曰以訓于百姓在勤,勤則不匱也,三曰聞之子孫躬知稼穡之艱難無逸也?!保?](517)《國語·周語上》記載天子藉田的過程:“及期,郁人薦鬯,犧人薦醴,王裸鬯,饗醴乃行,百官、庶民畢從。及籍,后稷監之,膳夫,農正陳籍禮,太史贊王,王敬從之?!叄钻愷?,膳宰監之。膳夫贊王,王歆大牢,班嘗之,庶民終食之?!薄吨茼灐ぽd芟》:“播厥百谷,實函斯活”,“載貨濟濟,有實其積,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恰百禮。”《毛詩序》解云:“《載芟》,春藉田而祈社稷也。”《周頌》中的《噫嘻》與《臣工》都是藉田禮的樂歌,詩中寫周王親臨籍田率領農奴春耕的場面?!抖Y記·祭義》說明了這一祭禮的意義:“昔者天子為藉千畝,冕而朱,躬秉耒;諸侯為藉百畝,冕而青,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以為醴酪齊盛,于是乎取之,敬之至也?!笔绿斓刂T神,祈國家農桑,天子親耕意在勸農,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
周代的農業生產與當時的宗教觀念有自然的聯系,主要體現祈谷和報祭活動,這是早期的社稷祭祀,社原為土地神,而稷則為五谷神?!栋谆⑼āど琊ⅰ?“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吧纭背霈F很早,至遲到夏代已有社祀記載,凡是驅除災異、刑罰殺戮以及與農業相關的土地神的祭祀等都在這里舉行?!吨茼灐へS年》寫到:“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标P于春祈秋報之禮,《周禮·春官》記載:“仲春,晝擊土鼓,籥《豳詩》以逆署。中秋之夜迎寒,亦如之。凡國祈年于田祖,籥《豳雅》,擊土鼓以樂田畯。國祭祀蠟則籥《豳頌》?!薄吨茼灐ぽd芟》是周王春天籍田的樂歌,而另一篇《良耜》則是周王在秋收以后祭祀谷神的樂歌,豐收祭祀,以報神明,這是西周農事的風俗。此外還有《小雅·天保》、《小雅·信南山》一類作品,基本上都反映當時農事生產和從事宗教活動的情形。
周代是糧食造酒的興盛時期,從《詩經》的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到當時酒的生產和使用情況。《大雅·公劉》:“篤公劉,于京斯依。蹌蹌濟濟,俾筵俾幾。既登乃依,乃造其曹。執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痹娭斜憩F公劉帶領周人定都以后群臣飲宴的場面,反映出當時畜牧生產和造酒業已有很大的發展。周族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業的氏族,史學上一般認為公劉遷都后,國家的形式已經基本形成,隨之而來的是農業經濟的繁榮,糧食造酒在當時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周禮·天官》記“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酒正中有“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這里記述的是已經有很大規模的造酒和管酒機構。在周代,造酒的目的在于饗祀神靈和祖先,因此酒正的地位也至為重要,在制作上也形成了純熟的工藝?!缎⊙拧こ摹?“我黍與與,我稷翼翼。我倉既盈,我庾維億。以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陳子展《詩三百解題》:“楚茨,當是有關王者秋冬祭祀先祖之詩?!薄吨茼灐へS年》:“豐年多黍多,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捉??!北驹姙橛錾虾媚瓿膳e行祭祀的頌歌,其中“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四句,在《周頌·載芟》中也出現過,這不是偶然的現象,可能是當時流行的一種說法,表明造酒祭祖是人們的共識。詩中提到一種醴酒,劉熙《釋名》說醴酒“釀之一宿而成,醴有酒味而已”。醴為天子用酒,醴酒不用“曲”法而用“蘗”法釀制,適合天子祭祀和宴賓?!缎⊙拧ぜ铡酚小耙杂e客,且以酌醴”句,寫周宣王選擇吉日祭祀和田獵的過程,最后以醴酒宴樂賓客。《豳風·七月》中出現了有關釀酒的描寫:“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這里表明秋天獲取了稻米之后,就用來制酒,故后人常取“春”字代指酒。《禮記·月令》記載周代的釀酒技術:“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齊,曲蘗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監之,無有差忒?!边@里同《七月》詩中所述十月秋收后造酒的過程基本吻合。
“諫酒”是古代有識之士依傳統酒德來評價人的是非,而在政治領域,“諫酒”往往也就是“諫政”?!对娊洝分猩形闯霈F專門的諫酒詩,但有很多酒事活動的描寫,這些作品并不渲染飲酒歡宴的場面,而是貫穿著理性精神,體現了周代的酒禮和酒德觀念。在我國酒文化史上,夏禹首先發出第一道關于酒的禁令。《戰國策·魏策》記載夏禹時,“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人以酒亡國者?!焓鑳x狄而絕旨酒?!贝笥淼母嬲]具有政治遠見,后代帝王因酒失國或導致自身敗亡的不可勝數。《帝王世系》記載:“桀為酒池,足以運舟,糟丘足以望七星,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紂王濫飲無度,“以酒為池,懸肉為林。”周初的統治者鑒于前代亡國的教訓,專門發出飲酒的戒令?!渡袝o逸》記載周公的話:“無若殷王辛之迷亂,酗于酒德哉!”孔穎達疏:“王當自勤政事,莫如殷王受之迷亂國政,酗于酒德哉。殷紂藉酒為兇,以酒為德,由是喪亡殷國,王當以紂為戒,無得如之。”《無逸》是周公對成王的告誡詞,提出君王應該知道稼穡之艱難,不應荒淫逸樂,這對于周代的政治產生很大的影響。《詩經》飲酒詩的思想具有很強的政治意味,其中所反映出來的酒德觀與政治相關?!洞笱拧ひ帧?“其在于今,興迷亂于政,顛覆厥德,荒湛于酒?!薄洞笱拧な帯?“咨汝殷商,天不湎爾以酒,不義從式,玩愆爾止,靡明靡晦,式號式呼,俾晝作夜”?!缎⊙拧ふ柯丁?“湛湛露兮,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边@些詩篇把周公的戒律寫在詩中,或就前代君主的荒淫作為,或聯系當時貴族的享樂行為來警戒在位者,告誡他們要以史為鑒,不能為個人耽于淫樂而貽誤國政。
《詩經》寫宴飲的詩作,所表現的是貴族謙恭揖讓的風范以及賓主之間和諧融洽的關系,而對于縱酒失德則予以揭露和告誡?!缎⊙拧ろ熪汀吩娭袑戀F族家族兄弟相聚的宴飲:“爾酒既旨,爾肴既嘉”;“爾酒既旨,爾肴既時”;“爾酒既旨,爾肴既阜”。詩中反覆陳述宴會的豐盛,表現貴族生活的豪華,但飲宴之余也未免流露出哀傷之感?!八绬薀o日,無幾相見。樂酒今夕,君子維宴?!边@里有及時行樂之意,是貴族階層所能具有的消極享樂情緒。周代的統治者對于酒德十分重視,并把它放在政治的高度來加以對待?!蹲髠鳌でf公二十二年》:“酒以成禮,不繼以淫,義也?!憋嬀撇灰?,就是保持重禮合度,否則就會導致神智的迷亂?!缎⊙拧ば⊥稹?“人之齊圣,飲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边@里提出飲酒有兩種不同的境界,并把飲酒之事上升到個人修身和保守天命的高度上來認識?!缎⊙拧べe之初筵》:“賓之初筵,左右秩秩。籩豆有楚,肴核為旅。酒既和旨,飲酒孔偕?!薄睹娦颉?“賓之初筵,衛武公刺時也。幽王荒廢,媟近小人,飲酒無度,天下化之,君臣上下沉湎淫液。武公既入而作是詩也?!痹娭邢葘懙劫e主謙恭有禮,器具排列有序的景象,接下來還寫到人們酒后失狀,宴飲之人飲酒前后狀貌構成了鮮明對比:“賓之初筵,溫溫其恭。其未醉止,威儀反反。曰既醉止,威儀幡幡。”“其未醉止,威儀抑抑。曰既醉止,威儀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贝嗽娍勺鳛橐皇字S刺貴族統治者醉酒失德的作品,詩人顯然是在抨擊飲酒敗德的現象。詩中云“飲酒孔嘉,維其令儀?!薄傲顑x”就是美好的風儀,這要求飲酒者應具備高雅的風度。為了維護貴族飲酒場合的秩序,周代貴族飲酒設立了酒監,監督飲酒者不得悖越酒禮?!缎⊙拧べe之初筵》:“凡此飲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監,或佐之史?!薄睹珎鳌方庠?“立酒之監?!鼻謇赏O《勝飲編》說:“監史之設,本以在席之人,恐有懈倦失禮者,立司正以監之也,后人樂飲,遂以為主令之明府?!本茍錾系倪@種嚴明的執法,帶有十分突出的維護政教和統治權威的意識,其核心理念就是上下尊卑的等級秩序。在飲酒禮儀上,周人尊老敬老的風習在以酒為主體的民俗活動中有生動顯現,《詩經》作品依照周人的禮義觀念,來確認君子之飲的風范?!缎⊙拧ゐ~》中寫到了飲酒酬獻之禮:“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這里所稱“三爵”儀式后來成為古代燕饗中必經的程序。《禮記·鄉飲酒》:“君子之飲酒也,一爵而色溫如也,二爵而言斯,三爵而沖然以退?!薄缎⊙拧ね粪嵐{:“飲酒之禮,主人獻賓,賓酢主人,主人又飲而酌賓謂之酬。酬,猶厚也,勸也。”[9](352)“迎賓”和“酬”“酢”、“獻”的環節,這些內容在飲宴活動中占據主體,表明這樣的飲宴“非專為飲食,為行禮也”。中國古代非常崇尚社會交往中的禮儀,而酒禮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得到確定,《禮記·鄉飲酒禮》及《燕禮》等都有相應的記載。經過歷史的文化積淀,這種酒禮觀念已經內化為人們的日常生活行為當中,成為一種自覺的行事準則。人們認識到飲酒本身是一種文化行為,不以口腹自娛為樂,酒作為人的社會交往形式的載體,整個飲酒活動呈現為民俗化的禮俗儀式。鄉飲酒禮在周禮中屬于“嘉禮”,施禮過程中可以由上而下地推行教化,故此向被統治者所重視,并滲透到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对娊洝返娘嬀圃婓w現出周人以禮節酒的政治理性,就其精神實質來說,最為重要的在于追求人的內在道德風范。[10]從中國古代酒文化發展的意義來講,《詩經》的飲酒詩不限于酒事活動內容的客觀再現,更為重要的意義是在人們的精神觀念中提倡揖讓有節的酒德,培養誠敬守禮的君子品格。
[1] 周蒙,馮宇.從詩經看商周酒文化現象及精神[J].社會科學戰線,1993,(5).
[2] 劉靜.論中國酒詩詞[J].學術交流,1998,(4).
[3] 陳鵬程.從詩經飲酒詩看酒在周人社會生活中的功能[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4] 邊思羽.《詩經》中所見的宗教觀念——以宗廟、農業祭祀詩為考察中心[J].甘肅社會科學,2013,(1).
[5] 齊運東.試談對我國先秦酒器文化的幾點啟示[J].釀酒,2006,(5).
[6] 陳子展.詩經直解[M].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
[7] 朱熹.詩集傳(卷十)[M].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8] 續漢志集解(卷四)[A].續修四庫全書[Z].上海古籍出版社.
[9] 黃侃.經文句讀毛詩正義[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0] 楊蕊.談詩經飲酒詩的思想內涵及變遷[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