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國光
(山西省河津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山西 河津 043300)
行政事業單位是行使國家賦予的一定權力、具有一定的政府職能、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組織機構。事業單位會計又稱預算會計,是指根據事業單位的性質和運營為目標,為使用者提供事業單位委托責任的會計信息并作出經濟和社會決策的一種會計。事業單位會計為了執行事業任務保證業務活動的資金需要,一方面要向財政部門和上級主管單位按照核定的預算領取經費,另一方面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開支標準安排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和各項專業業務和經營業務的各項支出,收支相抵為單位的結余。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是對事業單位中的各類資金運行情況進行連續、全面、系統地記錄和核實,反映和監督事業單位執行國家預算情況,其核算的對象是各類事業單位在單位預算和執行過程中的各項收入、支出和結余,以及事業單位在資金運營過程中形成的資產、負債和凈資產。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市場化程度的逐步提升,我國市場經濟得以規范和完善,事業單位作為國家設置的公共服務機構,在市場經濟中更多地扮演引導和服務角色,因此,提高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質量,能夠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保障會計信息質量,從而有利于規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使事業單位充分利用有限資源完成公共服務職能,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是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導致財務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原始憑證方面,部分事業單位核算的原始憑證填寫不完整,開票的日期、開票人、收款人、購買單位客戶名稱等出現漏填、少填和不填的現象比比皆是,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這些不完整的原始憑證被納入事業單位的會計資料,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同時,原始憑證不真實現象頻發,包括經濟業務項目與實際發生項目內容不符、經濟項目內容與發票使用范圍經營范圍不符、使用過期作廢發票及收費收據,甚至出現違規編制虛假的自制原始憑證行為。這些不真實憑證沒有得到嚴格管理,為部分單位和個人貪污侵吞公款大開方便之門,縱容了違法犯罪行為。
其次,在記賬憑證方面,部分事業單位出現會計記賬憑證摘要過于簡單、會計科目名稱不規范、業務處理不及時等現象,對會計核算造成困難。同時部分事業單位在開設銀行專戶時,未將會計憑證列入單位財務會計總賬內管理,而將其單獨記賬和保管,形成“小金庫”和“賬外賬”,容易導致資金的流失,資金安全完整得不到保障。
最后,在賬簿設置方面,部分事業單位不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印刷的賬簿,個別單位不設置總賬,無法對各明細賬進行核對、控制和平衡賬務,固定資產不入賬,形成賬外資產?,F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混用或一本賬多年度使用,賬簿在啟用時不填寫“經管人員一覽表”和“賬戶目錄”,會計人員調動時間和經管人員責任不清。賬簿登記發生錯誤時更正方法不規范,有的挖補、涂抹、刮擦,數字書寫錯誤。
在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過程中,受傳統體制的影響,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現象普遍存在,使得事業單位內部缺乏相互制約的財務監督機制,會計核算工作無章可循,最終流于形式甚至較為混亂。內部控制的薄弱和執行不到位,為單位部門擅自收費、隱瞞截留國家專項資金和單位應交財政的收入等違法違紀行為提供可乘之機。再加上國家、單位內部和社會三類監督部門之間對會計核算的監控缺乏協調和配合,難以形成有效合力,監管部門對各項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不夠及時,對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監督不夠嚴格,對違紀違規問題的處罰力度不夠,致使有些問題長期得不到糾正,容易造成資金被侵占和挪用,影響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隨著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業務的增加,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規模逐漸擴大,加強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管理對于確保其安全完整,使事業單位更好地完成社會服務職能的保障具有重大意義。然而在目前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會計核算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方面現行的事業單位核算制度對固定資產只核算其賬面原值,不計提折舊,而通過提取修購基金來進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更新和維護。這樣會使固定資產的凈值與其原值嚴重背離,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總量和凈資產等現實情況不能得到如實反映,造成凈資產虛增和盈余虛增嚴重;另一方面,部分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薄弱,固定資產從購置、入賬到使用、報廢,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事業單位賬目混亂,家底不清,使得固定資產在核算中困難重重,難以準確詳實地反映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配置和使用情況,容易造成事業單位重復購置和閑置積壓,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和浪費。
由于大部分事業單位采用任命式選拔會計人員,有可能使得原先沒有會計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人員走上會計核算的工作崗位,這種選拔任命模式使得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專業素質普遍偏低,嚴重影響了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再加上部分會計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素質底下,或罔顧法律法規只看領導臉色行事,使得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助長了不正之風,造成財政資產的流失和浪費。
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是事業單位進行會計核算工作的依據和重要保障,因此,要在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的前提下,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具備科學性和實用性的本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對會計核算工作進行明確規定,并建立責任制和獎懲制,將會計核算工作的責任具體到個人,提高單位財會人員工作的效率。同時財務部門要與資產部門進行充分協調合作,要將會計核算與資產管理進行統一的管理協調,定期進行賬實核對,確保本單位賬實相符,確保本單位的資產安全完整,有效防止資產的流失和浪費。
在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方面,各個單位都應當采取綜合預算的管理模式,將所擁有的預算內的資金與預算外的資金都納入到政府的綜合財政預算的管理體系之內,以符合實際的定額的科學定額標準進行預算體系的改進,從而使得預算能夠落實到單位的各個部門,促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的科學化與規范化。要根據事業單位的工作范圍、工作性質和任務特點,建立起一整套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系統,從組織上和制度上對事業單位的財務實行內部控制,加強對會計核算的監督管理。
同時應充分發揮政府審計部門的職能,高度重視事業單位日常資金流動方面的審計工作,對相關事業單位領導對資金分配調動情況進行詳細審查,加強對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監督和制約,使其在會計核算中嚴格遵循法律要求和會計準則,防止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
加強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管理,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提高事業單位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利于事業單位管理好固定資產和盤活固定資產,確保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提高為民理財的能力,促進服務型、節約型單位建設。
首先,要健全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明確固定資產的范疇和確認標準,加強對固定資產的購置申請、資產交付、調撥轉移、盤虧盤盈及報廢資產處理的審批辦法和辦理程序,確保固定資產的登記和核算準確完整,同時要加強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制度,提高固定資產的透明度和核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其次,應建立固定資產折舊制度,通過引入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加強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等措施,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凈資產和盈余情況得以真實準確的反映;最后,要改革核算指標和評價體系,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應逐步實行企業化運作,將會計核算納入企業財務范疇,建立以現金流量指標為主的決策評價體系,革新財務報告體系和運行監管,正確恰當的反映財務成果。
首先,事業單位應嚴格會計人員的選聘程序和選拔方法,提高財會人員的選聘要求和任職標準,必須擁有相關證書才予以考慮,嚴禁通過托關系、走后門形式進入財會隊伍;其次,事業單位應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定期培訓工作,使其掌握先進的財會理論和專業技能,提高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最后,要加強對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引導工作,提高財會人員的道德水平,使其擁有專業技能的同時也有很強的道德自律意識,確保避免財會人員利用自身職權竊取單位錢財等違法犯罪行為,使其更好地完成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是一項長期性和復雜性的綜合系統工程,關系著財政資金的安全完整和使用效率,是事業單位行使社會服務職能的物質保障。因此,事業單位應通過強化會計法規和會計制度建設,統一協調會計核算和資產管理;深化財政預算制度,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固定資產的核算管理,防止固定資產流失和浪費;加強會計人員的選聘和培訓工作,提高會計隊伍整體素質等措施,提高本單位會計核算的質量和效率,保證準確及時的財務信息,為政府和事業單位做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促進社會主義事業健康發展。
[1]曹麗萍:改進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幾點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1(11).
[2]劉春秀:淺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經貿(下旬刊),2008(7).
[3]牟善嵐:淺議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實施內部控制加強財務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10(24).
[4]田仁杰: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5]黃長富:關于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改革的幾點思考[J].石家莊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2).
[6]陳諒:提高我國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重要性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24).
[7]張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與會計信息質量[J].消費導刊,2008(20).
[8]常虹: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舉措[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