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
(東營市社會保險管理服務中心 山東 東營 257000)
社會保障制度作為我國基本的社會管理制度,在保障居民生活水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調節居民收入分配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社保基金作為社會保障制度運行的物質基礎,社保基金管理也是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中最為關鍵的環節。由于社會保障基金規模龐大,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難度也較高,近年來各種挪用、截留以及擠占社會保障基金的問題也時有發生。因此,強化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確保社會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實現社會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已經成為當前社會保障管理工作的基礎,這對于推進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建設的規范化與制度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隨著國家對于社會保障管理的不斷重視,我國的社保基金管理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對于確保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發揮基本生活保障功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當前制度管理弱化,導致我國社保基金風險防范力度薄弱,制約了社保基金運營管理的進一步發展。綜合分析,當前我國社保基金監管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社會保障基金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關系到國計民生以及經濟發展,因此對其監管必須具有完備的法律體系。但是目前我國在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仍然不完善,對于社保基金管理只是出臺了《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以及《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等,而且主要是以“條例”、“規定”以及“辦法”為主,由于這些條例規定的層次較低,無法向法律一樣具有強制執行效力,因此造成了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管缺乏法律解釋以及執行依據,對于提高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水平十分不利。
當前我國在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機構建設上也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首先,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機構的職能不明確,監管機構同時充當了社會保障基金的委托人、投資運營管理人以及監管人的多重職責,因此監管力度很難保證,同時由于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工作涉及到較多的部門,造成了社保基金監管上存在著綜合規劃以及協調一致的困難;其次,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手段較為單一,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主要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實現的,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方式缺乏整合,勢必會造成基金的監管困難。
由于在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權、運營權以及監督權都控制在政府機構之中,在監督信息披露公開方面還存在較多的問題。關于社會保障基金信息公開管理上雖然制定了一些規定,但是這些規定都非常的簡單,而且可操作性也相對較差,沒有形成程序化以及常態化的信息公開機制,不僅造成社會保障基金社會監督的困難,同時也導致社會保障基金監督工作缺乏指導與約束,影響了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的有效性。
社保基金作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運轉的物質基礎,對其進行監管也是一項系統的、重要的工作。對于社保基金的監管,同樣應該采取有效方法,按照一定的規律開展監管工作。對于社保基金的監管,應該遵循以下幾方面原則來開展。
第一,對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應遵循依法執行的原則。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應該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行使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的行政監管權力,以確保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監管的權威性、約束性以及有效性。第二,對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應該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對社會保障基金進行監管,應該以事實作為依據,遵循客觀公正的原則,提高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監管的透明度,通過采取各種管理手段對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情況進行整體的把握。第三,獨立性原則。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應該遵循獨立性的原則,要確保對于社會保障基金客體監管過程中,應該具有足夠的獨立權限,不會受到其他機構或者是單位的干預,能夠對社會保障機構在基金運營活動管理上進行系統全面的監督管理。第四,科學性的原則。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隨著投資市場以及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也處于變化之中,因此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也應該遵循科學性的原則,通過科學地設計基金管理以及基金投資風險預警管理,提高社保基金的監管水平。第五,審慎性的原則。對于社保基金的監管應該遵循審慎性的原則,要明確對于社保基金管理既要確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同時也要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來實現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具體而言,就是在社保基金監管過程中應該重點針對社保基金的流動性、安全性以及效益型三項要求,通過采取專業的監督指標,對社保基金管理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控制,約束社保基金的正常運作,在法律與政策允許的環境內,實現社保基金的保值與增值。
健全社會保障基金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不僅可以為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提供法律依據與工作指導,同時也有助于督促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部門嚴格按照法律要求進行基金的征繳、運營使用以及發放管理。首先,國家管理部門應該強化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專項立法,通過高層次的立法以及法律的強制性,提高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監管的效力。對于社會保障監管法律體系的建設,應該遵循配套全面以及層次分明的原則,可以將合理可行以及系統的條例或者是規章經過調整完善之后,形成法律依據,以提高其約束管理效力。
針對目前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監管存在著多頭管理以及管理無序的問題,應該建立系統、完善的社會保障基金專業的監管機構,通過社會保障基金監督機制、行政管理以及資本運作管理的分離,提高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水平。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機構的建設,首先必須明確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機構的主要社會職責,即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的要求,對社會保障基金的運作以及管理情況進行系統全面的監督,確保社會保障基金操作嚴格按照程序執行。其次,應該注重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機構的專業化建設,確保社會保障監管機構能夠獨立、專業的開展工作,并定期的向上級主管部門提交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使用情況評估報告。
只有將權力置于陽光下運行,才能有效地規避各種違紀違規問題的出現,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同樣應該如此,只有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基金信息監管信息披露,將社會保障基金相關數據信息在社會公眾面前公開,才能提高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水平。可以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基金監管定期公示制度,將社會保障基金經辦機構的運營信息數據以及監管信息及時全面的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的監督,才能確保社會保障基金運行管理的規范化。
強化社保基金監管工作,首先應該構建完善的社保基金風險防范體系,通過對社保基金運作中的法律政策、資產管理以及技術操作等風險因素利用量化的指標進行評估分析,為社保基金運作管理提供信息數據支持同時在監管過程中應該及時總結分析社保基金運營過程中的風險信息,對社保基金風險進行及時的監控與判斷,對于可能發生的社保基金風險問題進行預警,及早的采取各種防范措施。其次,應該進一步強化社保基金運作流程管理,對于社保基金征繳、日常管理以及投資增值,均應該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特別是對于社保基金的投資管理,應該通過采取拓寬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渠道等措施,來分散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的風險實現社保基金運營效益的最大化。
預算管理,是確保社保基金安全使用管理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水平,應該將社保基金作為專項資金納入預算管理,通過完善社保基金的社會化發放管理,特別是對于各種虛假冒領的行為,應該堅決依法予以打擊,嚴格控制社保基金的管理成本支出管理,確保社保基金的使用管理安全。此外,為了實現社保基金的標準化以及規范化管理,應該由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部門作為主要負責,建立以基金管理部門內部審計作為基礎的監管體系,由國家審計機構主導社保基金審計,通過內部審計管理強化社保基金的財務監管力度。
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涉及到管理學、財務理論、法律以及審計等多方面的知識,因此提高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水平,必須提高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機構管理機構人員的能力水平。可以采取公開選拔的方式,選擇在經濟、管理、金融等方面從業經驗豐富以及工作能力強的工作人員來開展社會保障基金監管工作。此外,應該對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機構工作人員強化培訓,通過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提高社會保障機構監管工作人員的呢綜合素質以及專業水準。
社保基金管理作為我國社會保障管理工作的基礎,對于實現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上存在的各種制約問題,必須通過分析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監管的情況,通過完善社保基金監管法律體系建設以及強化投資使用監管,確保社會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最終實現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1]倫淑華:淺析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存在的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論壇,2013(5).
[2]楊睿、盧世雨:談社保基金投資現狀與新型投資方式拓展[J].商業時代,2009(19).
[3]蓋根路:引入“權責發生制”完善社保基金會計制度[J].中國社會保障,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