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榮蓉
(揚州市江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江蘇揚州,225200)
檔案管理是人事工作的基礎,不僅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更具有很強的服務性。每一個人事檔案工作者,都應該站在改善服務環境的高度,增強服務意識,完善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更好地服務于人事工作。
人事檔案工作有諸多屬性,最基本的屬性還是服務。以往我們談人事檔案工作,從專業角度談得多,強調的是“管理”,就是如何收集、整理、保管、統計等等,就專業談專業,常常把它的服務屬性放在比較次要的位置。其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事檔案工作的服務性更加突出。
1.勞動力市場化需要突出服務性。人事檔案工作的重要服務對象就是各級人才。人才大多數要通過人才市場,尋找就業單位;同時,用人單位又通過人才市場尋覓人才。在這個過程中,各類人才的檔案通常要保留在人才市場。
人事檔案是與當事人的工資、職稱評定等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作為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如果服務跟不上,就會影響到當事人自身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做好服務,就是對當事人負責,就是“以人為本”。
2.改善發展環境需要突出服務性。“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才的流動同樣如此。尤其是那些高端人才,以及大量的具有較高技能的熟練勞動者,他們追求較高的工資待遇,較好的社會保障、居住條件、工作環境、服務環境乃至社會環境。這些需求的滿足,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提供完善、優質的公共服務。
人事檔案工作就是一個基本的服務環境,如果單純停留在管理而服務跟不上,就很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開發區來說,它具有較強的探索性、超前性的特點,不僅在產業發展上領先一步,而且常常是人才的高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也起著排頭兵的作用。這一特殊的環境,決定了開發區人事檔案做好服務的重要性,因為這里是外來人才打交道最多的地方。可以說,人事檔案服務工作是一個地區、一個部門服務環境優劣的直接體現。
3.企業的發展需要突出服務性。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也是經濟繁榮的重要支撐。在我國的眾多企業中,大型企業因其基礎好,裝備先進,人才充足,生產出來的產品也較有保證。反觀中小企業,雖然總量上占據了絕大多數,但是突出的問題是人才缺乏,造成管理落后、產品質量差、原材料等資源浪費,甚至有的鋌而走險,生產假冒偽劣產品。
為企業提供人才服務,是人事檔案工作的基本職能。人事檔案管理部門應該很好地發揮自身這種人才資源優勢,把人事檔案工作與企業人才需求更好地結合起來,不斷滿足企業的各種人才需求,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站在服務的角度看,人事檔案工作作為基礎的公共服務之一,從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人才本身切身利益的需要以及企業的需要來看,還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
1.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的流動性十分頻繁,這也給檔案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現在許多地方招商引資,上大項目,上高端產業。這些建設一般來說都伴隨著大量的人才引進。還有社會建設、國家機關招錄工作人員等,都涉及到人事檔案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運轉效率低,一個人從一個單位到另一個單位,光辦人事手續就要好長時間,甚至是幾年的時間。在講究政策性的同時,切實提高辦事效率,是人事檔案工作需要下功夫解決的問題。
2.與人才切身利益的差距。人才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財富。一方面要吸引人才,讓更多的高端人才實現自身價值,另一方面是留住人才,讓人才能夠在安心、舒適的環境下愉快工作。問題是,許多地方十分重視吸引人才,做足了功課,但是卻忽略了人才的使用,在留住人才上缺乏誠意、缺乏招數,致使引進來的人才不安心,這樣的例子在實際工作中并不少見。
人事檔案管理政出多門,現有的人事檔案管理體制處于新舊體制轉軌時期,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沿襲舊體制,但又有突破舊體制的趨勢。人事檔案總體上是單位、部門管理,分別由黨委組織部門與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流動服務中心、勞動部門所屬就業服務中心、教育部門所屬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企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以及有人事管理權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管理。人事檔案的多頭管理是傳統“檔隨人走”的人事管理模式的反映,它既是束縛人才流動的障礙之一,又是影響人事檔案管理質量的原因之一。
3.與企業發展需要的差距。企業發展需要大量人才,這一點不再贅述。人事檔案工作與企業發展之間的差距,一是有的地方人事檔案工作還沒有擺脫坐等服務的傳統方式,企業不來,自己不去。現在的人才招聘,采取的基本模式是企業把招聘崗位、崗位條件、招聘數量報給人事招聘部門,人事招聘部門公布招聘啟事,進行公開招聘。這種模式固然是一種常態,但是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的個性化人才需求。人事檔案工作不僅僅是“蓄水池”,更應該成為“發電站”,及時掌握企業人才需求,主動服務,滿足企業的個性化人才需求,才是企業不斷前進的“源動力”。
一般來說,開發區在稅收、土地、投資、人才等方面都享受優惠政策,盡管近年來這些政策優勢有所衰落,但是,發揮好這些政策優勢仍然是開發區發展的重要條件。人事檔案工作具有很強的公益性,開發區所具有的獨特優勢,為人事檔案工作提供了廣闊的服務舞臺。
第一,要強化服務意識。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政府賦予開發區的稅收、土地、投資等優惠政策將與非開發區趨于一致,開發區不能再握有異于非開發區的特權和優惠。也就是說,開發區與非開發區之間未來的競爭,不是要看有多少優惠政策,更多的是要看服務質量怎么樣。一是從指導思想上明確人事檔案工作的最基本屬性是服務。沒有服務,再講政策、再講專業也毫無意義。講以人為本,落實到人事檔案管理上,就是要搞好服務。這一條,應該成為工作指導思想。二是領導要重視。要像抓人事檔案管理那樣抓人事檔案服務,把服務作為人事檔案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三是強化培訓教育,讓從事人事檔案工作的每一個同志,都切實樹立起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企業服務,為人才服務的理念,讓“服務”成為工作的“座右銘”。
第二,創新服務體制機制。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為人事檔案工作更好的服務提供了機會與可能。一是通過數字化、網絡化的管理開放式平臺,實現人事檔案現代化管理,建立起高效、便捷的人才信息服務網絡體系;二是建立與企業經常性的協作平臺,加強溝通,掌握企業的人才需求狀況,為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三是發揮自身優勢,時時掌握檔案中的人才狀況,滿足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專業技術人才需求。
第三,練好硬功夫。人事檔案管理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檔案工作人員的素質。一是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增強責任感,把人事檔案工作看作一項政治工作,在平常的管理中體現它的嚴肅性,能堅持原則、嚴守紀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在繁雜瑣碎、枯燥單調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責任心,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和差錯。二是抓好業務培訓,掌握過硬的本領,熟悉人事檔案工作的各個環節和基本要求,尤其是對材料的鑒別、分類,更是要了如指掌。三是提高工作效率,推行“一站式”服務、聯合辦公等形式,壓縮辦結時間,盡最大可能。為服務對象提供適時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