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明
(培才中學,福建 永定364110)
在當前課改的潮流中給學生減負成了熱門的話題,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即在45分鐘內讓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和文化意識等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不要把疑問留到課后花時間去補缺補漏,做到堂堂清。那么如何實現(xiàn)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呢?根據(jù)教學實踐體會,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教師應該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認真做好備課工作,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積極因素,以學生為中心,靈活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符合現(xiàn)實生活的情境,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掌握和應用所學的知識做好準備。這樣在課堂上教師就能靈活地運用教材,選擇恰當?shù)慕谭ǎ蛯W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嫻熟地駕馭課堂。同時,教師要發(fā)揮主導的地位,指導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并督促檢查。如果學生課前有很好的預習,并且認真地查閱了資料,他們已弄懂的知識在老師講解時便會進一步加深印象,而且使他們有一種成就感;而那些未解決的問題在老師授課時也會得到解決,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提高聽課效率[1]。這既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每節(jié)課前我都會布置好有針對性的預習任務。如:在教學七年級Unit 2 Topic 1 I have a small nose.Section B時,我給學生布置了3個預習任務:(1)要求學生根據(jù)已學的音標嘗試進行單詞的拼讀和拼寫;(2)注意句子結構 She has big eyes.和 Her eyes are big.的不同,并嘗試舉兩個類似結構的句子;(3)認真觀察跟我們生活密切相關人物的外貌特征,為課堂上的語言操練做好準備。這樣學生上課時既能很快掌握be和has/have的區(qū)別,又能在操練中積極主動地對熟悉的人物進行準確的描述。
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的主要場所,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鍛煉出更強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必然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從導入、呈現(xiàn)、操練實踐到鞏固都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有脫節(jié)、浪費時間的現(xiàn)象。教師組織教學要從實際出發(fā),按照《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語言實踐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和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和文化意識等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為以后學習奠定基礎。課堂教學活動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做到難度適中。同時,時間安排也要合理,做到步驟清晰、分工明確,避免出現(xiàn)難度過高或過低、時間安排不合理、角色分工不明確的現(xiàn)象。為了提高效率,在語言操練時向學生講明任務、目的、內容,并適時提供恰當?shù)膸椭H?在學完The changes in Beijing后,我讓學生完成Group work,討論 The changes in my hometown學生從小到大親眼目睹了自己家鄉(xiāng)的變化,自然有很多話要說,我要求學生盡量運用所學知識用英語從居住條件、通訊、交通條件、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去討論,并及時提供他們不懂的詞匯。這樣就避免表面討論很熱鬧,所學的知識又不會運用或只用漢語不用英語的情況。
英語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是這個過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因此,組織課堂教學既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確實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決定著學生學習興趣、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fā)揮程度。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教學語言要準確生動、有啟發(fā)性,要富有感染力,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使教學過程本身成為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的過程。同時,也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緊張的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師生、生生互動過程中要多引導,少責難,少貶斥,多鼓勵,科學地利用評價手段,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評價。課堂上教師及時的鼓勵性評價能激起不同層次的學生探求問題答案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有效防止學生走神,使學生全神貫注地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盡量少說:“No,you are wrong.”多說用“Good!”“Wonderful!”“Great!”“Excellent!”等評價語言,讓學生輕松上陣,體驗成功的快樂。即使學生的回答有錯,也要盡可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如在一位女生回答錯誤后,我仍然鼓勵她說:“Although you are wrong,you are a brave girl.You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loudly.I am sur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這位同學聽了很高興,心理負擔減輕了,消除了恐懼心理。在以后的課堂提問中都能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了。
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發(fā)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這樣就會讓學生保持新鮮感和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處理知識和技能的關系上,一定要兼顧兩者,突出重點,避免重知識、輕技能,忽略非知識技能目標。對重點、難點要做到精講精練。新課程課堂教學理念是課堂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把課堂還給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不講不放心、生怕學生不會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所謂精講精煉就是教師要把握重點、難點,抓住突破重難點的關口,一語道破難點,讓學生聽起來省勁,然后根據(jù)所講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精煉。無論是講還是練都體現(xiàn)一個“精”字,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既掌握所學知識又發(fā)展了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另外,還要利用直觀教具或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同時運用,強化對所學材料的感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有助于營造活躍生動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取得高效的教學效果。當然,使用多媒體播放的影視資料或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不能只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要注意科學性和實效性,否則就會浪費課堂教學的寶貴時間,起到相反的作用。如:在教學仁愛英語九年級下冊Unit 5 Knowing About China Topic 1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ina?Section A時,如果關于中國和旅游勝地的影視資料播放的時間太長,那么學生必然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操練。而適時的播放則有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的結尾部分,是鞏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梳理的有機環(huán)節(jié)。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講課所涉及的內容較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要求學生掌握,學生只需掌握重點知識就可以了。所以,及時有效的課堂小結能達到強化教學重點、明確知識結構、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檢查反饋教學效果的目的,還能銜接新舊知識、貫通前后內容,是從課內到課外、由知識向能力過渡的橋梁,同時也能起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的作用[2]。如在教完系數(shù)詞后,學生反映數(shù)字太多,不好記。在課堂小結時,我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系數(shù)詞的變化,讓學生按變化規(guī)律來記:“一、二、三特殊記(first,second,third),八去t(eigh),九去 e(nin),遇到 ve變 f(five,fif,twelve,twelf),遇到 y變 ie(twenty,twentie),th都要添后面。”這樣既能理清學生的思路,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引導學生學習要善于觀察,掌握好有效的學習方法。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課堂及時回憶要比6小時后回憶的效率高出4倍。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等提出的遺忘曲線的規(guī)律也證明了這一點。因此,要在一堂課結束的前幾分鐘及時對這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這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提高,避免出現(xiàn)上課好像都懂,一到下課都忘記的現(xiàn)象。
總之,高效的課堂教學能減輕學生的負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不僅學到語言知識,而且語言技能也將得到充分的訓練。而在英語教學中要實現(xiàn)高效,就必須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認真?zhèn)湔n,有序地組織教學,做到精講精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多種途徑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去預習、聽課、操練,爭取做到當堂鞏固和消化,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姚桂紅.如何優(yōu)化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上)[N].英語輔導報(初中教師版),2005-10-10(2).
[2]尹鉑淳,鄧云華.基于框架理論的英語詞匯習得優(yōu)化方案[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