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記者 彭愛平 李芳芳
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鋒鋰業”)坐落于“國家新能源科技城”、“國家鋰材料及應用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新余,一個充滿神話色彩的高科技城市。公司成立于2000年,創業13年來,銷售收入從成立之初的300萬元躍升至2012年72000萬元,增長了240倍,年銷售收入和利潤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遞增,創造了一家民營企業了不起的輝煌成就。公司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家庭作坊發展成“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鋰行業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2460),中國鋰行業的領航者,業界影響力和知名度與日俱增,在世界鋰行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一切似乎讓人不可思議,但又是那樣的水到渠成。贛鋒鋰業的迅猛崛起,究其原因,在于企業積極實施科技發展戰略,始終堅持自主創新,研制新技術、新工藝,開發新產品,敢第一個“吃螃蟹”,引領行業發展趨勢。
金屬鋰是最輕的金屬,素有“工業味精”之稱,同時也被稱為“能源金屬”,與現代航空、航天工業及核工業的發展緊密相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金屬鋰熔點較低,具有體心立方結構,所以經常用于合金生產,特別是鋁鋰合金、鎂鋰合金等。由鋰制成的合金具有加工性能好、延展性大、抗腐蝕性強、抗高速離子穿透能力大、比重非常輕等優點,被廣泛用作人造衛星、宇宙飛船、高速飛機的結構材料,同時鋰具有較大的中子吸收截面,可作為原子能飛機、宇宙飛船等運載反應堆的防護屏。在核工業領域,可控核聚變是人類利用核裂變能之后更高階段的發展,不僅聚變能比裂變放出更多的能量,而且聚變比裂變更清潔、更安全,鋰在可控核聚變反應中是理想的冷凝劑和載熱體。由于核聚變的燃料是氘和氚,氘在海水中儲量豐富,但是氚在自然界中沒有直接存在,它需要通過中子和鋰相互作用而產生,因此核聚變反應實際消耗的原料是氘和鋰,對于一個1000兆瓦的核聚變反應堆,年用鋰量可達1000噸之多,具有巨大的需求前景。
贛鋒鋰業在創業之初就是選擇生產金屬鋰作為創業的切入點,因為金屬鋰市場前景廣闊,而且由于技術難度大,當時我國做金屬鋰的企業屈指可數,競爭者相對較少。在董事長李良彬的帶領下,公司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開發出金屬鋰系列產品,催化劑級高納金屬屬鋰、電池級金屬鋰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鋰鋁合金、超薄鋰帶、異形鋰粒子為省級重點新產品,在短短的十年內,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產基地。但是,贛鋒鋰業并不滿足于在金屬鋰領域取得的成績,而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技創新為動力,不斷開發新產品。如今,產品從當年單一的金屬鋰產品發展到包括金屬鋰在內的無機鋰、有機鋰等系列四十余種規格、二十多個品種。成為國內鋰系列產品品種最齊全、產品加工鏈最長、工藝技術最全面的專業生產商。公司先后開發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電池級金屬鋰及電池級磷酸二氫鋰,電池級六氟磷酸鋰專用氟化鋰、正丁基鋰、氯丁烷、碳酸銫、電池級氫氧化鋰等15項省級重點新產品,公司產品涵蓋金屬鋰(工業級、電池級)、碳酸鋰(電池級)、氯化鋰(工業級、催化劑級)、丁基鋰、氟化鋰(工業級、電池級)等二十余種品種,主要應用于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領域。公司多項細分產品市場銷量處于國內領先地位,主要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份額較大,同時也出口到美國、歐盟、韓國、印度等國際市場,在國內外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
公司堅持自主創新,始終保持科研經費高投入,長期堅持拿出不低于4%的營業收入用于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掌握了鋰系列產品生產核心技術。多項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引領國內鋰行業技術的發展方向。在鋰資源提取方面,形成了鹵水提鋰、礦石提鋰、鋰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多種原料供應保障體系,公司系國內首家突破鹵水提鋰直接制備電池級碳酸鋰和無水氯化鋰的企業;攻克了鋰云母提鋰這一世界難題,實現資源高效綜合利用,建成了全球第一條“鋰云母氯化鈉壓浸法提鋰和資源綜合利用新工藝”生產線,該技術榮獲江西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中國有色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突破了鋰輝石提鋰技術,正在建設萬噸鋰鹽生產線。在鋰產品深加工方面,擁有國內獨創的低溫真空蒸餾提純工藝;建成了國內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超薄鋰帶生產線和丁基鋰生產線。上述技術均有自有知識產權,到2013年底,公司已申報國家專利39項,其中發明專利29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
公司的自主創新也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鋰云母氯化鈉壓浸法提鋰制備電池級碳酸鋰及資源綜合化利用”和“低溫真空蒸餾制備電池級金屬鋰”被批準為2011年度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丁基鋰改擴建項目”和“礦石提鋰年產萬噸鋰電新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被分別列為2009年度和2012年度國家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六氟磷酸鋰專用電池級氟化鋰研發項目”為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公司還承擔了國家高端外國專家項目2項,江西省重大高新產業化項目1項,江西省重大鋰電專項1項,江西省科技成果重點轉化項目1項,江西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項目1項,江西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以及市級項目十多項,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7項,技術水平始終走在國內鋰行業前列,引領行業發展趨勢。
公司先后通過了ISO 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 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GB/T1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完全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規范。
贛鋒鋰業一直很注重企業的文化和品牌建設,不斷優化組織流程,使公司的基礎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公司堅持“工作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標準化、標準國際化”,注重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的培訓和引導,積極塑造“誠信、責任、合作、高效、創新”的企業文化,創辦“贛鋒商學院”、《贛鋒報》、《贛鋒科技》等企業內訓機構和內刊,增強了員工“愛崗敬業、以廠為家”的主人翁意識,提高了公司的凝聚力,為后續的組織機構變革、組織流程優化、規章制度推行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2012年公司繼續加大企業文化建設投入,專門設立企業文化部,聯合黨委、工會、青協共同促進企業文化蓬勃發展。公司堅持以文化為依托,優化組織流程,強化基礎管理,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同時,公司還引進了北京民生軟件開發的“管易達”系統,讓員工的辦公更加系統化、規范化;引進用友軟件“ERP”系統,使財務運算更準確。
公司秉承“利用有限資源,創造無限價值”的經營理念,積極倡導“綠色化工”、綜合利用、循環經濟,以實現高效、清潔、可持續發展。作為化工企業,公司一直以來十分重視安全、環保工作,是全省首批通過安全標準化的企業之一,也通過了ISO 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各種生產線從設計開始就重點考慮環保、安全問題,采用優化工藝、自動化設計、閉路循環等方式實現本質化安全與環保,所有項目均先通過安評、環評批復后才開工建設。
深加工鋰化合物的終端客戶主要為制藥企業和新材料加工企業(PPS、SBS及氣體分子篩等),其在生產使用深加工鋰化合物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雜質的氯化鋰(或碳酸鋰)的殘液或殘渣,如無法回收將嚴重浪費鋰資源,而且客戶“三廢”處理的成本很高。針對上述難題,公司自主研發并建成了回收鋰化物綜合利用生產線,利用各種回收鋰化物生產氯化鋰后,電解生產金屬鋰。該技術既可幫助客戶降低環保處理成本,增加收益,提高競爭力,又能增強客戶對公司的忠誠度和依賴度,還可以拓寬公司的原材料獲得渠道,降低生產成本。
公司廣泛開展產學研活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與南昌大學、西北核技術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江西理工大學等高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聯合開發新型鋰電材料、高性能動力與儲能電池,共建“聯合實驗室”。與西北核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防化研究院聯合成功申報2012年國家“863”計劃項目子課題——“高比能、高安全鋰一次、鋰二次電池”;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共同建立了“中國地質大學新余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在鋰電新材料開發和生產工藝方面進行合作;與南昌大學合作成立了“南昌大學贛鋒鋰業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鋰材料開發及其生產工藝領域全面合作;與江西理工大學、新余學院共同組建江西省鋰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鋰基新材料研發,共同申報成功2011年江西省重大鋰電專項子課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新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2項。通過一系列的產學研合作,企業的科研創新綜合實力大大增強。
公司獲批組建了三個省級研發平臺:江西省鋰電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鋰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西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一批在鋰行業從事多年研發工作的專家。公司非常注重人才的培養和梯隊建設,建立贛鋒商學院,出版《贛鋒科技》報,開展雛鷹培養計劃,采用內訓與外訓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公司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選派優秀的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到外面進行培訓,如參加新余中小企業局舉辦的創業大學MBA培訓,參加新余市人保局舉辦的中歐聯合商學院培訓等。在培養人才的同時,公司也十分重視人才的選拔,每年舉行一次崗位公開競聘,引進先進的人才測評軟件,采用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選拔人才,使公司有能力的年輕人能夠脫穎而出。為了激勵人才,公司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中長期激勵與短期激勵相結合,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一是為了充分發揮各種人才的積極性,揚長避短,公司規劃了多條職業發展通道,如工程技術人員既可以走技術通道,也可以走管理人員通道,公司每年評聘助理工程師、工程師、中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相應級別的級稱享受不同的待遇,每一次晉級,工程技術人員的待遇會提高;技術人員也可以先在基層鍛煉,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后,再經過選拔成為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二是通過有效地績效考核進行激勵,分為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實行量化考核進行“獎優罰庸”,充分調動有能力的人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促使能力稍差一點的人員不斷地提高自已。三是對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核心工程技術人員進行股權激勵,維持公司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的穩定性,確保公司長期發展。
未來,公司將堅持鞏固和不斷開拓國內外鋰行業下游產品市場份額,積極擴大中游產品生產量,通過各種方式保證公司鋰資源的供應,確保公司的行業地位;繼續打造一個開發型、創新型、學習型企業,充分發揮“鋰資源提取和鋰產品深加工”的技術優勢,不斷延長完善公司的產業鏈;將致力于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市場的開發,努力通過升級產品結構提高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靈活性和快速性,通過先做強再做大的策略參與國際競爭,做強中游,立足上游,關注下游,重點打造有機鋰醫藥中間體、金屬鋰材和合金材料、鋰電池材料和動力儲能電池三大業務板塊,努力把贛鋒鋰業打造成鋰行業“上下游一體化”的國際一流企業,使“贛鋒”品牌成為世界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