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貝貝
(重慶市工藝美術學校,重慶 400053)
中職院校普通話課程教學方法與改進初探①
李貝貝
(重慶市工藝美術學校,重慶 400053)
針對現階段中職院校普通話教學面臨的問題,要根據不同地區語言發音特點和現狀有針對性地更新教材中普通話教學內容;因材施教,采用科學有趣的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模式,啟發式教學,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采用新穎靈活的練習方法,融合多種方式,寓知識于快樂,構建學習普通話的良好氛圍;評價體系革新,激勵機制趨向多元,評價方法多樣化并靈活運用獎勵模式,以激發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
中職院校;普通話;教學方法
普通話是人們從事各種職業必需的核心技能之一,也是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中職院校學生掌握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無論是對今天的學習還是對今后的求職和就業,都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不同地區之間長久以來形成的發音習慣及語言氛圍,部分學生普通話基礎較差,發音短板各不相同,且學習自主性不強、積極性不高,給普通話教學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作為《普通話》課程的中職院校教師,筆者以重慶地區《平舌音與翹舌音》一堂課為例,設計科學、有趣、高效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并提高普通話的訓練技巧。
為強化學生的職業意識,我們首先要突出課程的重要性。通過對不同專業學生職業生涯的啟發,使他們認識到學好普通話可以更好地為就業服務,為崗位服務。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首先給出了這樣一句話“我今天上班坐的是出租車”。這句話中出現了很多平、翹舌音字,如:“上、坐、是、出、租、車”等。由于長久以來形成的發音習慣,翹舌音是重慶方言的短板;而遇到一句話中平舌音字和翹舌音字連續、大量出現的時候,重慶人往往難以快速、準確地加以區分。這就導致了大部分學生在讀這句話時對于平舌音和翹舌音判定和發音不準確。而快速準確地區分平舌音和翹舌音,學生會覺得有針對性和實用價值,并很有“成就感”,所以興趣高漲,有幾位學生還主動要求朗讀,引發了學生陣陣笑聲。這時,老師適時提出問題“哪位同學讀得更準確一些?”“我們如何辨別并讀準平舌音字和翹舌音字?”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從而引出并完成課堂教學內容,避免了課堂上單純講授的語音理論、單純練習說平舌音字與翹舌音字的枯燥乏味。當學生掌握好了平舌音與翹舌音的發音規律之后,再讓學生朗讀,使學生在練習中感受到說好普通話在將來能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對學習普通話有了更濃厚的興趣,課堂效果十分顯著[1]。
傳統的普通話教學采用“填鴨式”教學,教師在課堂上單純向學生灌輸普通話的語音知識和發音規律,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很容易厭倦,課堂效果不佳。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自己思考、主動學習。例如,在講授平舌音與翹舌音的發音規律時,讓學生首先試讀重慶方言中容易辨別、出錯率不高的平舌音字,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并總結平舌音的舌位和發音規律,然后由教師引導并通過多媒體課件中的平舌音與翹舌音的舌位動畫對比學習翹舌音的發音規律[2]。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認真思考,真正做到由“被動學”變成“主動學”、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
普通話教學要求“講練結合、以練為主”,但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靜不下、坐不住。為使讓學生樂于學習,不覺得枯燥,在普通話課堂教學中,需要歌詞、繞口令等多種輕松活潑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如在進行長段落的平舌音字與翹舌音字練習時,筆者設置了一個小游戲:用多媒體播放插曲,教師演唱《游擊隊之歌》,會有很多同學很有興趣地跟著教師一起唱。這時教師會讓大家練習閱讀這首歌的歌詞,讀準里面出現的大量平舌音字與翹舌音字;最后請2位同學閱讀,其他同學挑毛病并幫助糾正。一方面可以融洽師生感情,增進師生情誼,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對平舌音與翹舌音的發音規律,教師進行歸類,反復使用,并配合生動有趣的繞口令練習,如:“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不要十四說‘實事’,也別四十說‘細席’。要想說對四,舌頭碰牙齒;要想說對十,舌頭別伸直。要想練對四和十,多多練習十和四?!边@個繞口令主要練習了“四”、“是”、“十”等非常難以讀準的平、翹舌音字,并在其中歸納了辨別技巧,學生在有趣的繞口令練習中愉快記憶,學習興趣高漲,就不易遺忘。
2.3.1 評價方法多樣化
為突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認清自我,建立自信,筆者重視教學過程的評價,采用分組對抗、互評、教師點評等,實現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如學生朗讀完后,讓本組成員或其他小組的同學評價一下朗讀等級、說一說發音的優點、指出存在的問題,也可以由老師點評,根據評價適當計分。通過多種評價方法?,學生的學習效果明顯提高,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也明顯提高,學習普通話的興趣也較濃厚[3]。
2.3.2 巧用獎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普通話教學中,要注意經常表揚或獎勵,如:“你的平舌音與翹舌音已經發準了,只要日常交流中稍加注意就行了”,“這段繞口令你讀到這個程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但是要完全讀準確還需要課下多多努力練習”等。還可在練習中采用分組比賽并積分,最終優勝組獲得小禮物等讓學生不斷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信心和學習的興趣。
總之,要讓學生認識到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有信心,多說,多練,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而普通話課堂教學要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體現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更好地為學生的前途和發展服務。
[1]李纘仁.普通話(第三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2]李體仁.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
[3]曾志華,吳潔茹,熊征,潘潔.普通話訓練教程[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校對 謝宜辰)
G712
A
1674-5884(2014)06-0143-02
2014-01-17
李貝貝(1987-),女,山東淄博人,助理講師,主要從事普通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