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新俠
鹽城師范學院 (鹽城 224299)
職業教育作為當下結合 社會發展形成的教育模式對于幫助學生就業,提高專業技能起到諸多積極意義,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認識和了解職業教育就需要從它的內涵的發展歷史來全面把控職業教育,同時認識到當下我國和國際對于職業教育的現狀和發展研究狀況。
職業訓練教育從廣義上將就是在職工就職之前,對其進行一系列的專業培訓,從專業領域出發對于就職職工進行一系列的專業訓練,從而使得他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當中。從狹義的觀點出發,職業教育可以屬于一些職業類院校所開展的教育模式,他們在對于學生進行技能培訓的同時,也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教授,屬于技能和學歷一體化的教學。因此,我們可以說職業教育是面向就業的教育,它在教育培訓過程當中就,將教授的重點放在了學習者的技能培訓上。而在職業教育當中,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教學內容便是學習者的職業道德培訓,在專業理論和實踐的培養同時,也在不斷加強他們對于職業的認同感。這樣,在三位一體的培訓模式下,學生擁有更加全面的能力,從而為投入到社會的發展當中起到重要的推動意義。
職業教育在我國形成和發展的時間十分有限。是近幾年教育體制進行改革之后,職業教育開始蓬勃發展起來。據統計,2005年全國僅有中等職業學校11 611所,當年招生537.29萬人,在校學生1324.74萬人。經過3年發展,2008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共有14 767所,招生規模達810萬人,在校生達2 056萬人。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規模已大體相當。同時,在我國的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發展過程當中,學校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均保持在 95%以上。在 2008年,由于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在金融危機作用之下,我國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就業難的現象,但是我國的中高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的就業率并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出現回落的現象。反之,在那樣的形式之下,中高等職業院校的畢業生的就業率仍然保持在95.77%和 95.99%。我國的職業教育的發展在近幾年當中,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通過提升對于學生的補助來進一步的擴大生源,企業同學校之間的合作,使得學校擁有充足的建設發展基礎,因此,近幾年來,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速度空前的迅速。
在國外的職業教育當中,所占比重較大。從國際數據當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澳大利亞2002年一年內授予的高等職業教育學歷約20萬。全美國社區學院約1 200所,其中公立的約1 000所。社區學院學生總數約1 160萬人。社區學院年授予準學士學位約49萬,授予二年制證書約24萬。日本專門學校共3 000所(大學700所),在校生70萬人,約為大學在校生的28%。因此,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國外的職業教育入學門檻較低,而且接受程度較高,價值由于地域原因,職業教育可以直接教育模式轉化成遠程教育,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授課的效率,也解決了學生面臨的諸多麻煩。因此在澳大利亞職業教育中有 64.4%的學生選擇業余學習方式。美國社區學院學生平均年齡29歲,有63%的學生是業余學習的。同時,在國外,絕大多數的職業教育都是同大眾生活所息息相關的,而高等教育是知識在一部分人愿意接受精英教育的需求下才開展的。因此,這些數據都可以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國外的職業教育所占的比重要遠遠超過其他同等教育所占的比例。所以,當下在國外職業教育的發展勢頭也比較旺盛,培訓內容和體系也在發展過程當中變得更加科學和完善。
我國的職業能教育近幾年來,在增強就業率,滿足社會發展方面確實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是我國的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當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從而導致其中還存在一些不科學的地方,因此,就需要我們分析之后,對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在這個基礎之上更好的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
在近幾年的發展當中,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雖有已經建立,但是體系仍然不夠成熟和完善。在國內職業教育的培訓當中,一些方面仍然存在著相對混亂的局面。國家通過政策調整和約束之后,我國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相較之前而言,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當下我國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雖然已經建立,并且在發展過程當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優化,但是從綜合方面評定還不足夠的成熟,需要改進的地方還相對較多,起步較晚,發展時間短,從而導致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處,需要改進,因此當下我國職業教育培訓體系仍然不足夠完善。
在我國的職業教育當中,學習的周期設置不科學,一些企業單位的短期培訓往往為了降低成本,從而將培訓的時間縮短,一周甚至更短。在職業學校之內,職業教育多為1年時間,雖然教學內容在不斷豐富和深化,但是要想培養出高精尖的專業實踐性人才,1年代時間還是同預期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伴隨著授課形式和課程設計的不斷優化,學習周期也在不斷的趨于科學化。通過因人而異的授課形式,從而使得當下我國的職業教育在一些領域內也取得不錯的成績,從而在短時期內,解決了就業問題。
在職業教育當中,部分院校在開展技能訓練過程當中,有時會將院校的培訓中心放在實踐上,通過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忽略了對于學生職業道德建設工作的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直接決定著學生在今后工作當中的工作效率,是一切工作能否做好的根本。因此,深入的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對于提高職業教育的綜合技能訓練具有重要的意義。當下,一部分的職業院校已經意識到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在不斷探索如何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在職業教育當中,職業道德也是職業教育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當中,道德教育是基礎,因為道德教育工作能否深入完善的開展,直接決定了學生在后期投入工作當中,能否擁有高度的責任感,來更好的投入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當中。因此,在職業教育當中開展道德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和積極的影響。而要想在職業教育當中更好的開展道德教育,就需要借助認識職業教育的特點來進一步的剖析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意義。
職業教育的本質就是借助了解社會需求,從而承擔起為社會、企業輸送專業人才的培養任務。在這個過程當中,職業教育具有一定的中介性質。因為它可以更好的面前市場,從而在來了解市場需求之后,制定一系列的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從而保證培養出來的學生都能夠很好的滿足市場需求。而正是在中介性質的作用下,才充分考慮市場需求,避免盲目性人才的培養。因此,職業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學生都能夠很好且很快的承擔起社會發展的剛性需求。在這個過程當中,道德教育對于職業教育的作用就會發揮出來,擁有搞的責任心的學生在迅速適應社會和工作之后,可以用高度的熱情投入到工作當中,避免因為個人原因造成的公司利益受損。同時,由于他們對于工作崗位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在正確價值觀的作用下,他們會在體現學校中介性的過程當中,充分發揮學校的技能培訓為社會創造的價值。
職業教育當中的技能訓練的主體是依據學生特點和市場需求,以及院?;厩闆r而確定的。因此,在對于學生進行教育過程當中,培養的方向都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因此個體性的教育特點更加突出。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加強學生技能訓練和道德教育的關鍵使其。因為因材施教,注意群體性,往往可以提升職業教育的效果。從而幫助學生在這個過程當中,健康人格的形成,為今后更好的投入工作,為社會服務奠定基礎。
職業教育當中的技能訓練立足于實用性,因為他們在面向市場需求過程當中,扮演著將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最高效的培養成實用性人才的角色。在實踐性的作用下,使得職業教育更加突出實用性的開展,但是在職業教育當中,德育教育同樣在這個階段密不可分。在教授學生一些實用性的技能過程當中,加強訓練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將物質和精神兩者分開。技能型的訓練屬于前者,那么德育訓練就更加注重精神層次。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培養學生擁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根本。學校在培養實用性人才過程當中,一定也要注重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思想品質健全的實用型人才。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除了擁有純熟的專業技能之外,還擁有高尚的人格和職業素養。
職業教育從另一個方面講,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建立在社會文明之上,但是職業教育同傳統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斷的凸顯技能和學歷的教育。因此,相對而言,職業教育更加貼近和適應于社會發展。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之下,做好職業教育工作就是對社會發展負責的一種態度。因此,良好的推進職業教育和技能訓練就成為當下職業教育工作開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在職業類院校開展校園文化當中,學校應該重視高校在校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并納入技能訓練當中。在職業類院校,重視技能訓練,忽略其他課程是一個顯著的問題。因為職業教育院校能夠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而跟就業息息相關的就是學好專業技能知識,從而保證學生在今后就業工作道路上走的更加順暢。因此,便會忽略了職業教育當中其他的東西,比如職業道德素養教育。要想將職業道德思想充分貫徹在學生的生活當中,尤其是課外生活當中,就需要在校園文化構建上做足功夫。這樣,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之下,可以使得他們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之下生活成長學習,這樣他們也可以能夠更加鮮明的感受到校園文化思想的影響。借助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來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這樣不僅可以在潛移默化當中,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而且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服務經濟建設作也有許多積極之處。
在職業院校當中,技能訓練一直都是學生所選專業當中最受重視的部分。因此,在技能學習當中,教師、學生、家長多方面都比較注重。因此,就造成了德育教育重心位置的傾斜。在職業教育當中,技能訓練同職業道德訓練一樣是教學目標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學生對此認識不充分,只是將就業納入了人生規劃當中,從而忽略了職業素養的學習和養成。因此,借助這一點,要想在職業教育當中使得職業道德教育能夠得到重視,除了加強宣傳之外,還需要借助技能訓練課程的開展來激發學生。鑒于此,教師必須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技能學習的興趣,再進一步培養學生規范的職業道德。實習課教師在上序言課時,可安排學生到相關企業、實習基地參觀,了解本專業的發展前景,還通過展示往屆學生技能訓練的成果,讓學生對技能訓練項目有一個感性認識。通過對于企業文化的學習,來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環境當中,充分客觀全面的認識到職業教育的范疇和企業的真正需求。在企業內部除了需要擁有專業技能的員工之外,企業文化的構建也是每個員工應當學習的。這樣,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充分認識到職業道德素質的價值才能從內在激發他們的全面發展。
職業教育面向的就業,因此在校所學習到的專業技能知識是直接用在一線工作的實踐當中的。而我們的學生在實習過程當中最先接觸到的就是安全意識的養成。安全意識是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所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因此,在校園當中,就要培養和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教師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多媒體教學用生產事故圖片等向學生講解大部分生產事故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生產指揮者或操作人員精力分散、不遵守安全規程或缺乏安全意識而導致。通過教師對于操作人員失誤的分析,來進一步的向學生灌輸認真謹慎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素養的重要性。學習到專業的安全教育知識,不僅在緊急關頭可以保護好自己,也可以使得企業的損失降低到最低。同時,為了增加課堂教學的說服力,教師還通過總結歷屆學生在技能訓練時出現的典型問題,結合操作過程中所出現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和講解,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這樣,可以避免他們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同時,在技能訓練中必須強化學生的安全文明生產意識,教師在訓練前講解安全文明生產知識,在訓練中加強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防微杜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職業道德素養。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謹慎操作,認真檢查的良好習慣,也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在現代企業當中,質量就是一個企業能否長遠發展的關鍵。因此,當下企業對于質量的要求非常高。面向企業培養學生的職業教育也必須要將質量意識貫徹在學生當中。除了教師在課堂之上,對于學生講述質量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之外,學校可以請一些合作的企業,包括校企等專家來向學生進行一定的講座開展和溝通交流,通過他們對于實際工作的總結和市場的調查來向增強學生的質量意識,從而在他們學習專業技能之初,就在內心認識到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同時,同職業教育合作的企業也可以在學生實習階段通過對于產品的加工,來讓學生更加貼切的認識和學習到質量安全的重要性。這樣,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僅強化了學生的質量意識,也大大提高了專業技能水平,而且體驗了工作的艱辛以及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勞有所成,勞有所得,這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另外,企業在招聘學生過程當中將職業素養納入到考察項目當中,并在學生入校初期就明白職業素養對于今后更好就業的意義,從而促使他們在學習專業技能訓練當中,同樣注重職業道德和良好習慣的養成。
[1]姜稱,王大松,陳曦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2]張金月,李子洪,黃秋霖.職業教育學教程[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
[3]陳志華,李俊昌,王曉吉.中國職業教育學會[M].北京:中國職業教育出版社,2011.
[4]夏未來,陳昌成,王紅滿.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及其啟示[M].武漢:湖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
[5]朱云飛,高小霞,夏太陽,陳宇.借鑒德國“雙元制”職教模式的探討[M].北京:石油教育出版社,2013.
[6]王振如.職業教育創新與發展研究[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