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
魯迅美術學院 (沈陽 110004)
我國藝術類院校發展迅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步入藝術類院校進行學習,藝術類院校辦學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藝術類院校大學生由于其獨有的個性特點,其思想還處在不完全成熟的階段,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等都處于轉型期,整體思想政治文化素養均有待提升。因此,為促進藝術類院校大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藝術人才,就要加強對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很多藝術類院校的大學生由于從小就進行藝術學習,他們個性非常鮮明,思維活躍,學習接受能力較強,對社會上的新奇事物感興趣,喜歡流行元素,富有創造性,處理事情的能力過于理想主義,與普通高校學生有著明顯的區別。藝術類院校的大學生普遍對思想政治教育不關心,忽視思想政治的學習,整體思想政治素養不高,他們認同紀律約束的必要性,但主觀要求與客觀行為相矛盾,經常表現在行為比較散漫、處理事情比較隨意,缺乏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等方面。
藝術類院校的大學生比較強調自我的發展,個人主義比較明顯,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對周圍的事物不關心,缺乏集體觀,團結協作的精神不強,集體觀念、團隊意識相對比較淡漠。藝術類院校大學生的個人主義,不利于其專業技能的學習,更不利于個性發展的完善。
藝術類院校的大學生專業技能出眾,有著較強的專業基礎,在專業領域里有著較大的上升空間,學生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也比較認真,在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當中能全身心的投入,在課內外認真研究專業技術,把專業基礎課程學習當作自己藝術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能主動的進行學習研究。相反,藝術類院校的大學生對文化課程的學習相對忽視,對于英語、思想政治等必修的文化課程則常常有逃課、曠課的現象發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不理想,抱著只要考試能合格就行的態度,導致了藝術類院校大學生文化知識相對薄弱的現象。
以往藝術類院校的大學生將追求藝術成就、追求藝術價值作為自己的理想,思想比較單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類選秀節目的增多,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一些藝術類院校的大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到酒店、酒吧、演藝廣場兼職,經常性的接觸社會使學生的思想變的比較復雜,價值觀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藝術類院校的大學生當中,有一部分想出名當明星,于是過多的參加社會上的各類選秀節目,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荒廢了學業。另外,有的藝術類大學生拜金主義傾向明顯,學生之間攀比穿名牌、開好車,比誰家富有。因此,如何加強推進藝術類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當前藝術類院校亟待研究的課題。
藝術類院校往往特別重視學生的專業課程,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認為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專業基礎才能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當然,重視專業技能訓練,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在當前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巨大的就業壓力下,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心理素質以及責任感和社會意識都顯得尤為重要,藝術類院校在強調專業技能的同時,如果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會造成學生價值觀和自我認知能力的缺失,缺乏社會責任意識,容易產生迷茫、不自信甚至憤世嫉俗、自暴自棄等不良情緒,這也是當前藝術類院校大學生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
除了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之外,藝術類院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師資配置上也存在一些不足,缺乏具有較高專業素養和豐富工作經驗的骨干教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往往都是由輔導員老師代理,但大多數輔導員老師由于工作任務繁重而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往往僅僅是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也只是考試及格敷衍了事。另外,由于一些輔導員老師本身所學的專業并非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具備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缺乏理論和實踐經驗,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藝術類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當前藝術類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還是停留在注重形式的層面上,比如安排一些講座或者課程,學生上這些課程的時候,也只是走走過場,并沒有真正起到內化思想、提高政治覺悟和思想素養的作用。由于這樣一種重形式、輕內容的缺乏實質的教育方式,使得藝術類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相脫節,不被學生認可,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度下降。
藝術類院校要充分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學生的道德修養、心理發展、個性培養等結合起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整體素質提升的重要作用。針對學生思想價值取向相對比較復雜且尚不成熟的現實情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優勢,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在打好專業基礎的同時,提高責任意識和人格修養,提高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培養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健康、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社會的各種競爭和挑戰,并創造出更多具有藝術感染力和深刻思想價值的藝術作品和成果。
針對藝術類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業人才缺乏的現象,藝術類院校應充分重視廣開門路,引進具有較高理論和實踐水準的專業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安排,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導,利用學校良好的藝術和人文氛圍,并結合藝術類院校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和教育。對于兼任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輔導員老師,學校也應加強培訓,為其提供各種進修和學習的機會,以提高輔導員老師的業務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建立一支高水準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與時俱進,要尋求創新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也要多元化,要同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就業指導、個性發展結合起來,建立服務意識和理念,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和幫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理論的講授,要同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作為志愿者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奉獻精神,讓學生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提高責任感,凈化心靈,培養克服困難、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韌勁兒。
總之,藝術類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我們要認真分析藝術類院校大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個性特點,并結合藝術類院校大學生的專業特色,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對藝術類院校大學生心理發展和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為藝術類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的開發和教育形式的改革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1]孫佳寧.淺談藝術類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及方法創新[J].改革與開放,2012,(14).
[2]張峰圣,寧杭玲.論藝術類院校“問題學生”成因與教育轉化的原則[J].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