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玲
試論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管理
蘇建玲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銀行承兌匯票在生產流通領域的地位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是日益凸顯的風險。本文對銀行承兌匯票的風險表現形式及其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管理的有效對策。
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管理;表現形式;有效對策
銀行承兌匯票(Bank's Acceptance Bill,簡稱BA)是由承兌銀行承兌,由付款人開立,到期后由付款方付款的一種票據。是商業匯票的一種,是用于由延期付款需求和貿易背景的各類企業、醫療單位、機關、學校等企業和單位。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銀行承兌匯票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和單位的青睞,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
1.信用風險。信用風險的產生主要是因盲目簽發造成的,基層銀行出現的較多。國內一些基層銀行在操作和審查上的風險意識較為薄弱,刻意放松審查條件,盲目簽發,造成了企業兌付的困難。在銀行承兌匯票的使用上,也不按照使用的范圍使用,帶來信用風險。
2.信貸風險。信貸風險的產生主要是因審查和監督不力造成的,商業銀行出現的較多。按照規定,商業銀行在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時,要嚴格對出票人的資格和條件進行審查,但是現實是一些商業銀行并沒有做到嚴格的審查監督,甚至都不繳納保證金。這樣的話,一旦出票人與收票人之間有資金損失糾紛、因沒有有效擔保、因賬戶沒有足夠的資金時,銀行就不得不自己墊付,形成了新的呆賬,給銀行承兌匯票帶來了信貸風險。
3.管理風險。管理風險主要是一些管理者忽視了對會計人員或者財務人員的工作管理和監督,使得一些思想不純正的工作人員因過度追求利益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如2005年平頂山煤業集團物資公司的出納員張仲偉就監守自盜,把公司的銀行承兌匯票折現后購買彩票,給公司帶來幾千萬的經濟損失。可見,銀行承兌匯票存在著較大的管理風險。
4.操作風險。操作風險主要是針對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工作人員而言的。一些工作人員因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較低,在工作中常常會犯錯,給銀行或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風險。如在核算工作中的疏忽,使得票據丟失,在承兌匯票中出一些背書不連續的匯票,票面與背書不足,以及收受虛假匯票等,都是操作風險的體現。
1.缺乏健全的票據法律法規。目前國內對銀行承兌匯票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只有《票據法》和《銀行支付結算辦法》等法律法規對其有相關的規定[2]。而且這些法律法規的規定也不盡完善,對貼現及其業務中涉及銀行承兌匯票的法律法規較少,在具體的業務員操作上,還無據可依。這使得銀行承兌匯票工作缺乏了制度保障,是產生風險的制度原因。
2.缺乏全面的業務操作章程。這主要體現票據查詢業務上,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收到銀行承兌匯票后,就可以到銀行查詢票據的真實。然而,由于國家并未對查詢的格式和簽章有統一的規定,缺乏查詢業務的具體操作規章,使得一些銀行在辦理查詢業務時沒有章法可循。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查詢的方式多樣化,給查詢業務帶來很大的不便,如電子查詢、電報查詢、信匯查詢等。同時,查詢的內容也過于簡單,收票人智能查詢票號是否存在,只能初步確認是否存在假票的風險,而不能徹底確認票據的真偽。
3.銀行內部風險控制不力。這主要體現在工作人員對申請人的資格和條件審查不過關,使得承兌中申請人資格信用調查只能流于形式,沒有實在意義。同時,一些銀行只對票據的數量和金額進行核對,內部存在著偽造票據,詐騙銀行資金等情況,造成了票據風險。
4.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工作人員是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造成匯票風險的罪魁禍首。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較低,個人業務能力不突出,綜合素質低下,在票據的簽發、取得、轉讓以及真偽審查中,無法達到工作標準,甚至因為自身的疏忽,給承兌匯票工作帶來一定的風險,給銀行或者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1.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針對銀行承兌匯票的相關業務和風險防范管理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在制度上保障銀行成都匯票風險管理工作。對已經建立好的《票據法》和《銀行支付結算辦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的完善,增設對票據的貼現及其業務中涉及銀行承兌匯票的相關規定,制定詳盡的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操作和管理章程,建立統一的票據市場,制定完善的市場管理制度。同時,還應該建立激勵機制,調動銀行承兌匯票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其工作責任心。
2.狠抓基礎管理,強化風險意識。這主要是針對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而言的。一般而言,出票人必須具備的條件有:與承兌銀行有真實的委托付款關系,是承兌銀行有存款賬戶的有效法人或組織,是真實的業務交易,資金信譽良好,有支付匯票金額的可靠資金來源。
3.加強內控管理,完善管理和監督體系。建立科學、嚴密、規范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包括了信貸內部控制管理以及會計內部控制管理等。這不僅能有效增強會計工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還能對銀行會計的核算工作帶來一定的好處。同時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監督體系,對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整個工作流程進行全面的審查和監督,讓每個銀行都能按照統一的管理制度來進行承兌匯票業務。這樣,就能讓銀行在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秩序下開展承兌匯票業務,有效規避匯票風險。
4.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責任感。銀行承兌匯票工作人員是整個風險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或銀行必須加大對其的培訓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工作人員通過掌握了受理、審查、催收等方面的業務知識,能有效提高銀行的風險識別能力和控制能力,為規范的業務操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應該針對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以一些現存的違法亂紀案例作為講解的例子,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以更好的防范銀行承兌匯票的風險。
總之,銀行承兌匯票是我國生產流通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不過,目前我國銀行承兌匯票工作還存在信用、信貸、管理和操作等風險,要想有效規避這些風險,做好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管理工作,就必須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加強內控管理,完善管理和監督體系,狠抓基礎管理,強化風險意識,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責任感。只有這樣,才能規避銀行承兌匯票風險,促進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健康發展。
[1]湯光美.淺談銀行承兌匯票在醫院的應用[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19(01):27-28.
[2]楊學慧.銀行承兌匯票業務風險與防范對策[J].金融與經濟,2011,24(07):11-12.
[3]孫凱.中間業務整合視角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優化設計[J].經濟師,2011,13(09):17-18.
[4]黃建清,李文迎.發展投資銀行業務推動商業銀行戰略轉型[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6(03):25-26.
(作者單位:山西煤炭運銷集團陽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