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濤
摘 要:家庭、學校、社會是人才培養的三大支柱,三者教育的功能既相互聯系又不能相互取代。廣大家長對教育參與的積極性以及對學校教育的期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高,學校所承受的壓力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大。盡管現在家庭的生活空間愈來愈大,家長對我們的期望愈來愈高,但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發展的空間卻愈來愈小。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當前的家庭德育正面臨著嚴重的缺位、錯位與越位。
關鍵詞:家庭德育缺位;分析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001-01
一、家庭教育的缺位
家庭教育的缺位主要表現為“父教”的缺失。父教有著獨特的作用,父親是孩子的第一個男子漢榜樣,父教的力度決定著孩子的高度。父愛的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無法填補,缺失父愛的孩子會成長為危險的人。 然而,在中國現代的家庭中,父親大多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單位公司的業務骨干,他們有著更多的工作壓力與應酬,有的甚至要為了家庭生計而背井離鄉。這樣父親留給家庭和孩子的時間就少之又少。家庭教育中父教的缺失變得越來越嚴重。
二、家庭教育的錯位與越位
當今社會嚴重的就業壓力已經滲透到每一個家庭當中,而父母又想方設法的把社會的這些壓力施加到孩子的身上,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之下勇往直前,遙遙領先,以便將來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殊不知沉重的社會壓力已經將孩子的脊梁壓彎,人格扭曲,健康發展尚談不上,何來遙遙領先,脫穎而出呢?家庭教育的錯位與越位越來越嚴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智輕德
很多父母及長輩過分注重孩子知識水平的提高,而忽視了對孩子進行思想品德、性格習慣的良好要求。正是由于沒有充分認識“德是為人之本”的道理,“重智輕德”的教育價值觀使他們忽視了對孩子做人的教育。古今中外的事例都表明:一個人具備的優良品質越多,其聰明才智往往發揮得越好。否則,縱有聰穎的天資,也會被不良品性和習慣所淹沒。家庭對學生實施德智并重的教育是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的需要,家長重視對孩子道德行為和文明習慣的教育是提高智育的根本保證。
2、溺愛
現在的子女多為獨生子女,他們一出生就成了家里的心肝寶貝,受到無微不至的呵護。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都一味遷就,生怕孩子受到半點委屈。使得對孩子天然本性的關愛失去了原則,變得盲目病態。他們對孩子愛的過分,愛的無原則,愛的失去理智。這樣的愛往往適得其反,使孩子變得任性自傲、自私自利、事事依賴、無法適應社會生活。人生的許多黑夜只能獨自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無法替代也無法承擔,孩子的成長需要磨礪,過分的愛就是對孩子的毀滅。
3、期望過高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不乏少數。他們希望子女出人頭地,所以不管孩子自身的性格,氣質如何,都對孩子抱有極高的期望。有的家長在年青時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也可能現在的工作和生活不盡如人意。所以便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于是在學習和生活上嚴歷的管教孩子,以為這樣就可以達成目標。可沒想到結果卻事與愿違。有的家長自身很優秀,把虎父無犬子、龍生龍、鳳生鳳看成必然的邏輯關系。但是他們卻從未考慮過孩子的感受,以至于孩子壓力過大,不能健康成長。
三、家庭教育缺位的對策
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連續性、權威性、感染性、及時性等特點,為此家長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教育孩子是每個家長的責任和義務,父母的言行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發揮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備條件,同時更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作為家長只有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覺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盡好家長的責任與義務,才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培養出人才。
2、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
因為環境因素有廣泛性、經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點。所以,孩子會受到各種影響。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會具有不同的個性心理傾向,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環境對人的影響作用。
3、樹立現代家庭教育思想
家長要改變過去教育子女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狹隘觀念,努力把孩子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各項素質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改變子女必須無條件服從家長等傳統觀念,積極培養孩子的科學民主、自立自強、公平競爭與合作等現代意識;要改變重智輕德,重知識輕能力的觀念,重視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和人際關系協調能力的發展,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4、不斷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是家長,被教育者是子女。父母的“言、行、舉、動”都將對兒童思想、性格、品德、作風的形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使孩子從小就受到真善美的陶冶與感化。家長具有權威性,這是家庭教育的一個優勢。但優勢能否發揮出來,家長能否與子女親密無間,能否嚴格約束自己,受到子女的尊重,這就看家長的修養如何?這就需要家長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緊跟時代發展,不斷吸納新思想、樹立新觀念、研究新方法,做智慧型的家長。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讓孩子從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受到良好的品德熏陶,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5、轉變教育方式方法
要學會與孩子溝通,通過言傳身教,把理性的教化、愛的滋潤、美的熏陶有機融為一體,傾注到孩子的成長過程,指導孩子在做事中開智明理;要尊重理解自己的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愛好興趣,給孩子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要多鼓勵,不要總是與其他孩子作橫向比較,要多看其自身的發展與進步;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并給他改正錯誤的機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