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柏靜
摘 要:學困生的轉化是社會、家長、學生的需要,需要廣大教師善于利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的生成資源,對這些生成資料充分挖掘,使用。給這些原本同樣可愛的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使每個學生有所發展,為他們的一生負責。這些特殊孩子因為有你喚起學習興趣,人生的軌跡發生變化轉化。
關鍵詞:尊重;給機會;重指導;一幫一;多鼓勵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136-01
學困生在班里所占比例雖小,但影響甚大。直接影響班風、紀律和正常的教育工作,若教育不當會給學校、家庭、社會帶來嚴重不良后果。所以,如何教育轉化后進生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也將對小孩一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轉化一個學困生與培養一個優秀生是實現學生個性發展落實新的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學困生的轉化是社會、家長、學生的需要,需要廣大教師善于利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的生成資源,對這些生成資料充分挖掘,使用。給這些原本同樣可愛的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使每個學生有所發展,為他們的一生負責。這些特殊孩子因為有你喚起學習興趣,人生的軌跡發生變化。
那么如何轉變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呢?
一、造氛圍
師愛是轉化的秘訣。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差,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自卑、自棄心理,這就更需要教師給予特別的關注和關愛。教育沒有了情和愛,就成了無水的池”。師愛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是溝通思想的橋梁。作為教師,只有具備了深厚的愛生之情,才會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學生才會向教師敞開自己的心扉,接受教師的愛,因此,教師應樹立起正確的“學生觀”,熱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要偏愛學困生,因為他們更需要愛。
1、將“尊重帶進課堂”,讓每一個學困生在愉快、平等的環境中學習。教師要以人為本,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在老師的眼里每一個學生都是彼此不同,各具特點的,沒有好壞之分,學困生同樣是一個健全的孩子,他們智力正常,教師要學會賞識孩子,幫助他們揚長避短。
2、不斷給學困生打氣,幫助他們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識。要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必須要鼓勵學困生,幫助他們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識,把孩子自己看作是一個學習者和一個能學習的人。兒童對自己就像對別人一樣,在開始時并沒有清楚地認識他們自我意識的形成,往往是透過周圍的重要他人:主要是家長、老師的反映,由設想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印象與感覺他人的態度,在長時期人際交往過程中交往而成。“重要他人”認為他是有用的,他就很自然地認為自己是有用的,有價值的,我能行,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自我意識,反之,就會形成消極的自我意識。如老師說“你真笨”,一開始他可能會反駁,以后老師再說他笨,他就不反駁了,甚至也相信自己笨。因此,教師要正確評價學生,不要用語言虐待學生。
二、給機會
首先重課堂實效
教師必須從教學的各個方面為”學困生“走出困境創造條件。在課堂上,要面向全體學生,特別要更多地關注學困生,充分了解學困生現行學習情況,教給正確學習方法,使他們朝正確方向發展;改善他們學習情況,提高學習成績;對他們可以適當放寬一些學習要求:對他們的作業、練習、測試進行分層次,比優等生或中等生的容易做一些、趣味性一些。讓他們領略學習的魅力與快樂。逐步做到循序漸進、有的放矢。注意觀察這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的跟進、共鳴、投入,并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讓他們參與課堂學習活動。
其次重學法指導。
在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掌握學會學習的方式方法和技能,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成功的自信心。只有當學生對學習感到有興趣、有信心、有責任,他們才會為學習付出努力的代價。學困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得當而造成學習困難的。為此,我們教師要注重學法研究,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他們記憶的方法,養成作業書寫端正的習慣,預習、復習的好習慣。
第三、發揮集體作用,
發揮優等生的優勢資源,利用“一幫一”工程幫助他們在學校里有效學習,運用最能讓學困生學習的方法讓差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安排特殊座位,以優帶差,讓優等生的學習氣息、學習動力感染學困生、鼓勵學困生,以便學困生的轉變與進步。也可以成立一個學困生小班,推選學習小組長,進行組內比賽,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習的有效發展。這主要利用小組間成員的同質性,讓學習基礎相同或相近的同學展開競爭,讓學生在心里建立要學習、想學習的意識,以求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最終讓小組成員共同進步。
三、多鼓勵
轉化學困生要持之以恒。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而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應有長期的思想準備。由于學困生自制力差,再加上環境的影響,他們的思想行為容易出現巨大的反復性。這時教師要為學困生多創造學習的條件,多為他們設計一些可以達到的目標,讓他們有更多表現的機會享受更多成功的喜悅。切忌操之過急,簡單粗暴地批評欲速則不達,教師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幫助他們,鼓勵他們,要給學困生一個再認識,再改正的機會,有針對性地采取恰當的方法及時給予引導,使他們在認識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改正缺點。
我相信:愛是轉化學困生的催化劑。只要教師施以愛心,有契而不舍的精神,不斷的幫助其樹立學習的信心,一定有收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