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厚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383-01
我從事山區教育快三十年了,現在教學越來越難教了,是因為我們這里農村經濟比較困難,現在大多數家長趁自己年經,家里老人可以照顧孩子,都出門打工掙錢去了,孩子跟祖輩在家讀書,祖輩白天忙地里活,對孩子的學習他們哪里顧得了,他們重養輕教的觀念在作怪,而且這種隔輩親的觀念讓祖輩更加溺愛孩子,一味地寵愛而不加教育。我班有幾個學生放學了不回家去,說回家了家里這時沒人在家,學校里面人多就在學校里玩,否則就到外流竄,沒有目的性。
對這種缺乏家庭教育和學習無人輔導的學生,對做作業這事壓根就沒放在心上,就在學校里玩到天黑才回家,吃好晚飯已經很晚了,瞌睡又來了,哪還有心思做作業啊?這樣日復一日,養成了孩子不完成作業的行為習慣。
學生的成績呈直線下滑,我布置一些少量的家庭作業主要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讓他養成能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能有一種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性。
但家庭作業完成情況較差的人數中,留守兒童占了很高的比例,針對這種情況,只好把每天少量作業要求學生在校完成了才能回家,可是這部分留守兒童的作業和字跡都比較潦草,作業都是應付了事,自主完成家庭作業的能力普遍較差,很讓人頭疼。
在留守兒童中很多孩子養成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糾正錯誤的過程就更困難,作業完成的程度很差,作業的質量就更不用說了,在課堂中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遵守紀律,沒有認真聽課,作業錯誤之處不能及時更正,心里健康出現異常,作業再少這部分學生還是不能很好完成,真的非常困惑。
我認為留守兒童也是社會安定的一份子,需要政府部門協調合作,加強地方經濟快速發展,讓外出務工人員在本地就近打工,家庭生活兩不誤,讓父母多有時間與孩子生活在一起,多能與孩子進行交流,有健康的行為習性,不再讓我們教師感到困惑,一起教育好孩子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