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艷姣


摘 要:我國新時期的廣播電視事業的規模與質量較以前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伴隨著這一技術的進步,作為廣播電視事業的重要一個環節——廣播電視技術的維護工作,已得到了廣播電視行業的不斷重視。新時期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關系著廣播電視事業的安全與高質量運行,一旦發生技術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廣播電視播出效果,造成廣播電視行業聲譽以及經濟的損失。在本文中,筆者從廣播電視技術維護的基本類別出發,分析其在新時期呈現的工作特點,提出了一定的維護對策。
關鍵詞:新時期;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特點;對策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廣播電視事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進程,廣播電視技術在運行使用過程中,是否得到了良好的維護與管理,體現著是否保障了人民群眾基本的視聽權益,是否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需求,更是直接影響到黨和國家的聲音是否能夠順利地傳播到廣大的人們群眾當中。廣播電視行業的技術維護工作如果依然使用陳舊的管理運行模式,將無法順應新時期廣播電視技術現代化、信息化的發展潮流。實現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合理地將科學技術應用在技術維護工作上,提高技術人員的素質,結合計算機網絡維護技術,重視信息和應用的集成,實現現代化的技術管理系統,是提高新時期廣播電視行業運行效率,擴大其覆蓋面,加速其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對新時期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的特點進行探究與分析,并提出相關的對策,是當今廣播電視行業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1.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的特點
1. 1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彈性化
可以想象到,隨著人們對廣播電視需求的不斷變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應用的不斷進步,廣播電視技術必然要跟著改變,這是一個不能截止的過程。因此,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隨著廣播電視系統的變化而保持著彈性、可變性、靈活性。并且,擁有再次開發的能力,可以保證廣播電視技術在應用深度、寬度以及規模上繼續發展的要求。
1.2廣播電視系統的網絡化
廣播電視系統也順應時代的潮流,將計算機網絡技術運用到其中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計算機網絡傳輸自動播出系統代替了傳統的“放音機+調音臺”的廣播播出模式。信息處理、廣播傳輸、效果確認等等這一系列的環節,讓廣播電視技術的維護工作也變得便利與快捷起來。當然,這就要求技術人員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能夠對廣播電視系統的網絡化做到足夠的把握。
1.3播控、傳輸系統復雜化、先進化
播控、傳輸系統的改革是在先進的技術下進行的。新時期的播控、傳輸系統由以前較為簡單、獨立的播出機房逐漸變成了單頻道控制與多頻道結合控制的系統,具有相對方便、靈活、可調的綜合性系統。
先進的播控、傳輸系統可以將電視臺、錄制系統、外場轉播車、衛星地球站、電臺的新聞直播室等各系統順暢、有效地連接起來,通過總的控制系統獲取各項數據,完成信息處理。可以說,先進的播控、傳輸系統是廣播電視信息處理收集、處理、發送中心,其具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術手段,將適應不同的播出需求以及不同的播出環境,使用便利可靠。因此,通過運用先進的播控、傳輸系統,才能緊跟時代需求的步伐,保證系統的管理、設備、技術都具有良好的運作效率,得以更好的發展。
1.4傳輸系統多樣高效化
廣播電視一直將覆蓋率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價指標,而提高覆蓋率與傳輸系統的支持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在傳輸系統方面已經出現了光纜傳輸手段、衛星傳輸手段以及數字壓縮手段等。這些傳輸手段具有著傳輸覆蓋面大,傳輸速度高等優點,為提高廣播電視的覆蓋率,實現不同地區同等效率傳輸這一目標。同時,大容量和壓縮編碼的傳輸技術可以將上百套的廣播電視節目進行壓縮,大容量的數據傳播有效解決了無線電頻率無法擴充的缺點。
1.5播出時間延長,播出頻道增加
我們如今可以看到,通過有線電視廣播、衛星直播電視廣播的使用,近大可能地挖掘與使用了廣播電視頻率,將電視播出的頻道增加到四十、五十個,乃至一百多個電視頻道供人們選擇。電視臺24小時不間斷播出已成了普遍現象。播出時間得到延長,播出頻道得到增加,這是新時期廣播電視技術一項重大的、利民利國的進步與改變。
2.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的對策
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所要達到的目標就是“不間斷、高質量、既經濟、又安全”地播出、傳輸、發射廣播電視節目。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結合科學的管理措施,樹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層層落實責任,培養合格的高素質人才。
2.1對廣播電視技術采取信息化維護
信息化對廣播電視技術的維護工作有著重要意義。其主要是對重要廣播電視技術設備實施跟蹤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所有設備的維護、檢修檔案制度。為技術設備的基礎管理和強制維護等提供翔實可靠的基礎數據。制定設備更新計劃,做到及時更新,并有效保證相應設備的及時投入。定期檢查對設備基礎管理和維護等工作做的是否到位。
2.2強化管理意識,實行制度化管理
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即使出現錯誤也是不容許重復播放第二遍的。這一特殊的要求,就提醒相關工作人員,如何避免出現失誤,減少播出事故的發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因此,切實加強廣播電視技術維護與管理的制度化實施,是確保廣播電視技術實現安全穩定運行的首要任務。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根據有關設備管理方面的規定,結合廣播電視播出的具體情況,要做到落實機器設備的巡回檢修標準與制度,設備操作的詳細步驟制度,技術人員執行崗位責任制度。尤其在重要環節,要實施多項包崗措施,確實地將各項管理指標量化細分,結合設備完好率、操作準確率等硬性指標制定考核獎罰措施。不定期對設備質量、操作設備的人員操作規范度等進行檢查,及時糾正不準確的操作行為,確保在一個可靠的運行環境下工作。
2.3建立廣播電視技術設備檢測檢修系統
廣播電視行業要依據國家相關規定,對廣播電視技術設備進行定期檢測檢修。在每次檢測檢修前,還需要制訂詳細、嚴格的檢測檢修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進行檢測檢修。除此之外,有必要建立依靠計算機實施輔助的廣播電視技術設備管理系統。采用這種管理系統,可以方便實施收集與處理設備運行數據,更加準確及時的對維修狀況做出形象直觀的分析,便于工作人員進一步的進行檢測檢修,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可靠。
2.4提高技術維護隊伍的整體素質
廣播電視是專業性較強和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先進的技術裝備需要高技術、高技能、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否則再先進的技術裝備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效力。因此,廣播電視行業需要培養一支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專業化技術人才隊伍。首先應培養技術人員的創新思維觀念,要引導他們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要用創新的眼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其次,要對技術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技術培訓,努力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從而熟練地掌握廣播電視設備的性能、原理,進而快速準確地判斷和處理故障。
在對技術隊伍進行專業方面的培訓提高的同時,還需要在其思想上進行進一步的教育與指導,提高其安全意識,明確事故發生的危害性??梢圆扇∵\用典型案例,對工作人員加強安全思想教育。
3.結語
對于廣播電視部門來說,以先進的信息技術作為依靠,實施較為完善的廣播電視技術維護管理信息系統,提高技術維護工作的水平和服務質量,是廣播電視行業應該所不斷追求的。本文針對新時期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的特點做出了相關的分析并提出了應對策略,希望能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郭學敏 新時期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的特點與對策《科技傳播》 2011年24期
[2]林偉明 論二十一世紀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的特點與對策[J] 電視工程 199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