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睿,姚柏春,黃 琪,王 軍,唐 杰,李文春,王配軍,王漢琴
(湖北醫藥學院基礎醫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0)
·醫學教育·
人體解剖學教學中實施預習教學的探討
劉 睿,姚柏春,黃 琪,王 軍,唐 杰,李文春,王配軍,王漢琴
(湖北醫藥學院基礎醫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本文從解剖學預習教學的內涵與作用、內外條件、教育干預等方面對預習教學做了理論分析。預習教學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上理論課和實習課之前預先獨立地或協作地學習課堂及其有關內容,診斷已弄懂或還不懂的知識點,主講教師結合學生預習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學生預習能力和習慣養成依賴于預習興趣、預習策略、意志控制等內部條件和教學資源、教師指導與檢測等外部條件的有機結合。解剖學預習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將其與課堂教學整合在一起,作為教學常規來抓,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學生;預習教學;預習能力;必要條件
醫學科學,浩如煙海,日新月異。學醫,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要想當一名好醫生,沒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是不可能的。解剖學是醫學第一課。在解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不僅能提升其學業成績,而且對其畢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1]。因此,多年以來我們在解剖學教學中一直致力于探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我們要求學生學會一種方法(自主學習方法)、兩種模式(臨床思維、批判性思維)、三個基本(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四個多為(多看、多記、多做、多思)。長期的解剖學教學實踐告訴我們,預習教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
預習教學,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上理論課或實習課之前預先獨立地或協作地學習課堂知識及其相關內容,診斷已弄懂或還未弄懂的知識點,主講教師檢測并結合學生預習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2]。“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通過有效預習,一方面學生了解了新課內容,知道哪些內容已經自己明白、哪些內容自己不明白,聽起課來有的放矢,并且能與教師有效互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發揮了主體作用;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了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針對學生的疑難點進行重點講解,既突出重點,又突破難點,起到了主導作用。在預習過程中學生要獨立地鉆研教材,獨立地觀察標本、模型,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新的知識[2-3]。如能長期堅持,有助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對做一名合格醫生有著特殊的意義。
2.1 預習必須以學生的興趣為前提,即學生“想預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產生鉆研精神的前提條件,對自己所學的課程無興趣,是很難發揮個人聰明才智的。學生對解剖學的興趣越濃厚,其預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就越強。興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時間逐步培養起來的。因此,開始階段對學生的預習不能要求過高,要循序漸進,避免學生感覺負擔過大而失去興趣[2]。這時,教師可以根據下次課的內容和學習重點,結合臨床、結合功能、結合生活,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預習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去閱讀教材。關于預習思考題,一方面應具有啟發性,“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精心設置問題情景,以質疑開路,使學生養成多思善問的習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還要有趣味性,預習目標能否順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解剖學的興趣,所以設計預習思考題要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情緒和成功體驗,并隨著這種情緒體驗的深化,產生進一步學習解剖學的內在動力。在學生預習習慣沒有形成之前,教師還應編寫預習提綱,帶著學生一起預習,指導學生學會如何預習。預習之后,學生對新課的內容會有一定的認識和思考;在他們上新課時對教師講授的內容更容易理解,也就更容易產生成就感,從而使其上課的興趣大增,對預習也越來越有信心。這樣,經過一年或更長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就掌握了如何進行課前預習,逐漸養成預習的好習慣[2]。使每位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要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樹立學好解剖學的信心。
2.2 預習必須以學生掌握一定的預習策略做保障,即學生“會預習” 傳統的授課模式也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可無論解剖學教師怎樣強調預習的重要性,學生的預習效果總是不佳。預習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往往是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條件下進行的。面對既定的預習任務,如果學生缺少相應的預習策略,即使具有較強的預習動機和預習興趣,預習也不可能順利進行[1]。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使學習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為或行動[3]。大學教育是成人教育,強調學生自己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即自主性和廣博性。解剖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人體形態結構,并學會利用解剖學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臨床問題。這樣,解剖學教師不僅要用無懈可擊的解剖學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知識去征服學生,而且還要用各種高效的學習策略去武裝學生。在學生學得解剖學知識的同時學會各種學習解剖學的方法,包括做好預習的方法。堅持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并重并舉,這是教師必須堅持的一條原則。學生建立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又具備了科學的預習方法,預習就有可能順利進行了。
2.3 預習還必須以意志控制為條件,即學生“堅持預習” 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肯定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干擾,如疑難問題、身體疲勞、情緒煩惱和外界干擾等情況,此刻就特別需要學生用意志努力來控制自己,使預習過程堅持到底。其實,預習能力的形成,經歷了一個從他主到自主的發展過程。在預習能力發展的初期,學生的學習活動通常是在教師直接指導和調節下進行的。隨著預習經驗的增加,自我意識的逐步增強,學生對自己的預習活動的獨立監控、判斷、評價的日益增多,其預習能力就從低級到高級發展起來。這時,教師的指導和調節逐漸由主導作用變為輔助作用,學生的自我定向和自我指導逐漸上升為主導作用;而貫穿這一過程始終的就是學生自我意志控制的逐漸強大。因此,我們認為,學習興趣、動機是意志控制的基礎,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對預習具有較強的啟動作用,而意志控制對預習具有較強的維持功能;但意志控制的維持功能,也需要教師指導、全程跟蹤與及時強化。
3.1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科學制定預習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通過教研室集體備課確定預習目標,由授課教師在本次課結束時展示并說明下一次課的預習目標。預習目標是預習的靈魂,這個目標既是學者的目標,也是教者的目標,是眾矢之“標”。預習目標有基礎性目標和提高性目標,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學習經驗和求知的欲望確定不同的課前預習目標。預習目標可讓學生借助標本、模型以及數字圖書館等多種資源自己解決,也可讓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然后才是教師解疑釋惑;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原則,以達到解剖學課程教與學的最優化。為了讓解剖學課前預習逐步成為學生自覺的行為,一定要科學制定預習目標[2]。第一,預習強度適宜,讓學生很樂意去做;第二,把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作為教學常規來抓;第三,因材施教,尊重學生預習過程和預習效果的個性化;第四,在教學環節中充分表達學生的預習成果。
3.2 完善教學資源,優化預習指導 充分利用網上課堂、數字圖書館及實驗室開放為學生預習服務。為配合學生搞好解剖學預習,我們開辦了人體解剖學精品課程網上課堂,內容包括教學周歷、教學大綱、教學課件、解剖學VCD、臨床病案、在線答疑以及測試練習。且在解剖學課程學時中安排少量學時,聘請學科館員或文檢老師講授文獻檢索知識,內容主要包括與解剖學課程相關的圖書館資源、數據庫、網絡資源及其檢索方法、評價方法;為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利用信息資源解決相關疑難問題、提供信息能力。另外,每周星期日開放解剖學實驗室,安排高年資解剖學教師跟蹤指導,為學生預習提供標本、模型支持以及親自操作的機會。人體結構復雜,內容繁多,實驗材料特殊。有些內容,沒有教師的講解,學生是很難弄懂的;有些內容,只有理論講授,沒有教師指導的尸體解剖和標本觀察,也是學不好的。解剖學這一學科特點和現行醫藥院校教育、教學體制,學生還必須依賴教師來確定預習內容、獲取預習策略、提供預習反饋;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學習困難時,尤其需要“教師指導和教學資源支撐”。
3.3 檢測分析預習結果,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要想預習真正落到實處,老師的督導顯得尤為重要[4]。特別是對少數基礎較弱、自律性較差的學生,更要做到檢查、督促、鼓勵、評價等多方法并舉。在檢查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預習成果,對預習出色的學生要及時表揚,樹為榜樣,促進競爭意識的形成,使預習更深入、更有效。學生要想取得聽課的主動權,提高學習效率,勢必要重視預習,即開啟構建解剖學高效課堂的金鑰匙-課前預習。堅持不預習不上課,哪怕是10 min的預習,帶來的效果遠比老師直接授課的好。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教師有的放矢地給學生以點撥、引導、啟發,教師的“講”真正成為學生所需,講到學生的惑處、關鍵處、深奧處[5]。教師可以通過網上測試練習、手機短信、QQ交談以及Email等形式,收集學生預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面檢測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并及時、客觀評價預習效果。針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共性問題,教師在前期備課的基礎上要及時補充教案,充分調整教學法,恰當分配環節時間,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預習是一個古老、永恒的話題,而預習教學則是一個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關于解剖學預習,大家認同其重要性,特別是在“精減課堂教學、增加課外實踐”教學改革大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6]。解剖學教師不厭其煩地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但學生難以堅持做到。究其原因,既有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策略及意志控制等內部因素的改善不足,也有預習目標、教學資源、教師指導與檢測等外部條件的創造不夠。解剖學預習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開展預習教學并培養學生預習能力,需要從內部條件、外部條件兩個層面著手;只有將其與課堂教學整合在一起,作為教學常規來抓,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1-2,6]。
[1]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1,20(2):78-83.
[2]張小梅.讓預習與課堂教育同行[J].讀與寫雜志,2009,6(9): 125-126.
[3]蔣靖芝,劉晉紅.體驗預習策略與大學英語教學研究[J].英語教師,2011,4(4):60-63.
[4]王標連.有效預習--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金鑰匙[J].現代閱讀, 2013,3(3):182-182.
[5]吳 軍,許林樓.有效預習是實施有效課堂的必要途徑[J].化學教與學,2011,19(10):38-39.
[6]姚柏春,孫天敏,王配軍,等.加強解剖學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7,25(4):157-158.
Discussion on the preview teaching of human anatomy.
LIU Rui,YAO Bai-chun,HUANG Qi,WANG Jun,TANG Jie, LI Wen-chun,WANG Pei-jun,WANG Han-qin.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Shiyan 442000, Hubei,CHINA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review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s of preview teaching,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and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In our opinion,the preview teaching of anatomy requires th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the lessons befor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classes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s,individually or collectively,to identify the knowledge points they know or do not know yet.On this basis,the teachers can carry out his teaching specifically.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ability in preview and their preview habits depends on the organic combination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Internal conditions include preview interests,preview strategy,will control,and external conditions involve teaching resources,teacher's guidance,and test.As a systematic project,the preview teaching of anatomy can achieve better result only when it is combined with classroom teaching as part of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Students;Preview teaching;Preview ability;Essential conditions
R193.8
C
1003—6350(2014)02—0281—03
2013-09-02)
湖北醫藥學院2011年教學研究立項課題(編號:2011009)
姚柏春。E-mail:ybch113173@sina..com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