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霞
(寧陵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河南商丘 476700)
陰式子宮全切除術是經陰道操作實施的子宮切除術,與傳統的腹部子宮切除術相比,具有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勢,是目前臨床上首選的子宮切除術式。但是術后患者對子宮切除的生理改變難以接受,易導致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故加強患者的術后護理尤為重要。本文就陰式子宮全切除術的術后護理效果進行觀察,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寧陵縣人民醫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行陰式子宮全切除術治療的4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3~64歲之間,平均年齡44.6歲。其中子宮脫垂17例,子宮肌瘤14例,子宮腺肌病10例,功能性子宮出血7例。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術中無大出血等并發癥。
1.2 術后護理 所有患者術后均加強護理,包括心理護理、病情觀察、體位護理、陰道切口護理、飲食護理、出院指導,具體方法如下。
1.2.1 心理護理:不同年齡段患者對子宮全切除術的態度不同,子宮全切除術一般對年輕女性患者的影響較大,患者存在多方面的心理壓力,包括擔心影響夫妻感情、內分泌失調以及衰老過快等[1],此時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種種不良情緒進行心理疏導,結合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向患者講解術后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的應對措施,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態對術后恢復尤為重要,協助患者家屬共同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努力使患者保持樂觀、開朗的心境,以更好的心態促進術后恢復[2]。
1.2.2 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脈搏、血壓以及呼吸等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對于出現面容蒼白、煩躁不安的患者要注意是否有休克前兆;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密切觀察是否出現低血糖等癥狀[3];對尿液的顏色、性質和量做好觀察記錄,并同時做好導尿管的護理,以保證導尿管通暢。
1.2.3 體位護理:術后去枕取平臥位,以降低陰道張力,促進切口愈合;患者臥床期間應協助其進行翻身、拍背等動作,并保持被褥、皮膚的清潔,以防止壓瘡等并發癥發生[4];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可鼓勵患者下床活動,但應對活動量進行控制,防止出現并發癥。
1.2.4 陰道切口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切口有無滲血、紅腫等情況,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以免導致產褥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陰道填塞紗布團一般于術后24 h取出,并注意對數目進行嚴格核對,每日2次用0.5%碘伏棉球進行消毒,以保證切口干燥清潔,促進愈合[5]。
1.2.5 飲食護理:術后6 h禁食水,6 h后可適當進食流質食物,待患者排氣后可逐步過渡到半流質、普食,并囑患者禁食豆漿、牛奶等易引起脹氣的食物;指導患者多食含有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保證術后營養需求,并適當添加粗纖維食物,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指導患者在進餐1~2 h可對腹部進行按摩,以促進胃腸蠕動,減少便秘的發生,對嚴重便秘患者必要時可給予開塞露[6]。
1.2.6 出院指導:在患者痊愈出院時加強對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宣教,囑患者繼續加強盆底肌肉收縮運動,以加強盆底肌張力[7];術后3個月內禁止重體力勞動,避免久站、久座,且術后3個月禁止盆浴和性生活;保持外陰清潔干燥;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定期復診,若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到院就診。
所有患者術后均恢復良好,無1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皮下氣腫、產褥感染等并發癥,所有患者均于4~8 d內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時間為6.23 d。
陰式子宮全切術主要適用于子宮脫垂、陰道前后壁膨出、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并宮頸重度非典型增生等的治療,該術式創傷小,術后恢復快,但弊端是手術視野較小,手術時間較長,術后易出現各種并發癥。有臨床研究顯示,對行陰式子宮切除術的患者,根據個體間的差異加強術后護理,密切觀察病情,加強心理疏導,并對飲食結構進行科學合理調整,可明顯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8]。總之,加強陰式子宮全切除的術后護理,對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1]姚勤.陰式全子宮切除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0,7(36):117-118.
[2]張金芝.經陰道子宮全切除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2(29):84.
[3]蔣秋仙,吳文英.陰式全子宮切除手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療前沿,2009,4(18):238-239.
[4]金美娟.陰式子宮全切除術160例護理體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11):195.
[5]秦霞.陰式子宮全切除術的術后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1):370-371.
[6]趙月蘭.婦科陰式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11):223-224.
[7]曾孝花.陰式全子宮切除術56例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7):135-136.
[8]劉靖,江景.經陰道子宮全切術60例臨床分析[J].四川醫學,2008,29(5):57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