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萬俊,王山山,方科達,韓金玲
為了解艦艇特殊生存環境對官兵口腔疾病的影響,筆者對某部艦艇官兵進行了口腔疾病調查。現報告如下。
本次共調查428名官兵,均為男性,年齡19~43歲,平均年齡29歲,上艇時間4個月至23年。其中軍官108名,戰士320名;農村兵280名,城市兵40名。所有調查官兵接受醫院口腔科集中體檢。檢查器械:一次性口腔器械盤,CS900口腔綜合治療臺,受檢查坐臥位,記錄各項結果。結果:牙結石(+++)308例,牙結石(+)28例,共占78.5%;齲病105例,占24.5%;楔狀缺損12例,占4.7%;輕度牙周病336例,占78.5%;其他口腔疾病10例,占2.3%。
艦艇官兵工作環境特殊,高溫、高濕,官兵長期生活和工作在空間狹小的工作艙內,日常活動和身體鍛煉受到限制;淡水緊張,口腔衛生很難保持;飲食結構不合理,肉食多,蔬菜少,多為罐制食品;艙內氣溫高,訓練強度大,飲水少,出汗多,唾液中鹽和晶體成分較高;官兵口腔保健意識淡薄,齦下菌斑極易附著,從而鈣化形成牙結石,進而刺激牙齦,導致牙齦炎癥,引發牙周病。根據陳鐵樓和劉景昌[1]的研究,齦下菌斑與牙周病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產黑色素菌群是慢性牙周炎最重要的可疑致病菌,其表面結構使其易在齦下黏附和定植,其毒力因子引起牙周組織破壞。艦艇高濕、高溫的特殊環境,導致該致病菌異常活躍,因此,尋求一種能改善艦艇官兵的口腔環境,抑制牙周袋內厭氧菌繁殖,改善牙齦微循環,增加牙齦血流量,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藥物,是今后要研究的主要任務[2-3]。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出海前后應對全體艦艇官兵進行口腔保健,調整飲食結構,出海時應多配高纖維食物,配備漱口水、無糖口香糖等保健品,以減少菌斑附著和牙結石形成,從而保護官兵的口腔健康。
[1] 陳鐵樓,劉景昌.高壓氧對人牙周炎袋底專性、兼性厭氧菌及產黑色素菌的作用[J] .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0,22(1):27-28.
[2] 李朝光,梁偉.遠航人員口腔保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海軍醫學雜志,2013,34(4):294-295.
[3] 周逸云,李彩霞,陳明莉.新形勢下門診口腔科護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 .海軍醫學雜志,2013,34(4):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