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 張旭東 徐彥彬 康 培
李建英: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當今牙種植修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由于創傷小,操作相對簡便,成功率高,種植牙美觀、方便、耐用,咀嚼功能類似天然牙,改善了數以萬計牙缺失患者的生存質量。種植失敗雖屬小概率但不可避免,而種植體周圍感染是屬于廣泛意義上的牙周炎,是種植牙失敗的主要因素,初期牙周軟組織紅腫脹痛,牙周袋形成造成種植水平喪失、松動,最終導致種植牙失敗。因此,分析種植體周圍炎的原因,開展積極的護理干預對預防和控制種植體周圍炎有著重要意義。
隨機抽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種植牙手術患者1700 例,男928 例,女772 例。年齡18~78 歲,平均(39.7 ±4.1)歲。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84 例,高中297 例,大專以上1219 例。其中40 例出現種植體周圍感染,均符合口腔修復學中有關種植體周圍炎的相關診斷標準[1],并經X線片牙菌斑檢查確診。早期種植牙失敗者17 例。
2.1 患者自身因素 種植體周圍感染與患者年齡、文化程度、吸煙、疲勞、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密切相關[2]。患者文化程度對種植牙術后相關知識了解及依從性密切相關,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口腔護理行為較好。造成種植牙失敗的一大因素就是感染,多與全身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狀態下進行手術,手術前后疲勞過度,存在口腔局部炎癥,局部機械刺激,牙周病控制不當和不良的口腔護理習慣等有關[3]。
2.2 患者心理狀態 經臨床發現,牙科疾病患者的焦慮情緒在不同人群和不同的口腔治療過程中均會出現。種植牙手術作為一種應激刺激會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反應強烈對患者神經、內分泌、循環系統可產生不利影響。患者緊張恐懼心理易導致手術中暈厥等并發癥,也可以造成術中出血增多和術后切口愈合延緩。
2.3 患者口腔及全身狀況 種植牙部位的口腔衛生狀況與種植體周圍炎的發生密切相關,應讓患者認識到進行口腔衛生指導的重要性,口腔衛生是種植牙成功的保障。上頜竇、鼻腔及下牙槽神經管、牙槽嵴形態、骨的質量、骨密度、牙槽骨厚度,缺牙區黏膜有無炎癥、增生及系帶附著情況都是影響種植的重要因素,對種植修復的影響關系非常密切。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出血性疾病、糖尿病、傳染病、過敏體質、妊娠期、癲癇病等都可能導致手術意外。其中呼吸道和口腔相通,黏膜及其他解剖結構的溫度或濕度相近,極適宜細菌的滋生與繁殖,所以呼吸道疾病和口腔息息相關[4]。
2.4 患者生活習慣 研究發現[3],吸煙患者邊緣骨吸收幾乎是非吸煙患者的3 倍,種植體周圍牙齦出血指數和平均探診深度有了明顯增加,并且頻發種植體周圍炎癥。每天刷牙2 次以上者種植體周圍炎發病率低于1 次者,刷牙時間大于3 min者種植體周圍炎發病率低于少于3 min 者[5]。
2.5 手術操作不當 手術過程中鉆孔時產熱過度容易引起骨灼傷,從而影響種植體和骨的結合,所以轉速的控制與冷卻非常關鍵;在種植窩預備時如果沒有及時有效地降溫,大量的產熱會導致周圍骨組織壞死,骨組織壞死崩解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酶,從而造成周圍組織發生炎癥反應,影響了骨結合[6];種植體植入時旋入的扭力過大,造成對骨壁的壓迫力過大,從而影響種植體的骨整合;種植體的污染也可以導致種植手術失敗。術后未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和漱口水引發感染。
2.6 無菌觀念淡薄 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可能會忽略、淡漠了無菌觀念。醫務人員手衛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日常物表清潔消毒工作重視不夠;持鉗或鑷方法不正確或污染;操作時污染包布內角;取放物品時跨越無菌區;開瓶倒液方法掌握不好,導致液體回濺,無菌巾打濕污染等。器械清洗消毒滅菌過程中的疏忽也嚴重影響種植手術的成功。
2.7 缺乏系統化的口腔健康教育 種植牙手術的成功受個體行為因素影響非常大,針對個體進行種植牙健康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傳統的口腔健康教育教育時機不當,缺少實用性,千篇一律,流于形式,形式單一,忽略了患者的個體差異、主觀能動性及參與意識。
3.1 系統化、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貫穿于手術整個過程 (1)種植手術是擇期手術,術前患者需做牙周治療。手術日前3 d電話提醒患者手術日,了解患者的近況,提醒患者不可勞累過度,防止呼吸道感染,使機體處于良好的健康狀態。有義齒者提前取下義齒,防止黏膜受到機械性損傷。向患者講解種植手術的注意事項,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協助患者做好生理和心理的準備,以配合種植手術的順利進行。(2)疼痛是牙科患者最恐懼的因素,甚至患者對口腔內注射麻藥有畏懼心理[7]。種植手術是一種有創性治療,術中、術后都有可能產生疼痛。疼痛的感知需要注意力的參與,若能分散個體對有害刺激的注意,增加愉悅感,可減少疼痛信號的傳導,從而減輕疼痛的感覺。護士在手術過程中要有隨時注意觀察病情,感知患者的不良情緒,輕拍患者肩膀,建議作深呼吸,適時與患者交談分散注意力,對手術過程做好簡單的口頭解釋,播放輕松舒緩的背景音樂,進行積極暗示和鼓勵,幫助患者克服不安和焦慮情緒,增強患者的信心,減輕疼痛的感知。感覺敏感的患者囑其術后備止痛藥物。(3)術后囑患者使用0.12%洗必泰含漱液,每日3~4 次,每次10 ml,含漱1~2 min,可以有效地抑制菌斑的形成和殺滅菌斑中的細菌。有研究表明其能夠在5 h 后殺死幾乎100%的口腔致病菌[8]。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正確的bass 刷牙法,每天3 次,餐后刷牙,每次時間不少于3 min。借用模型現場示范,鼓勵患者及家屬親自參與練習,使用軟毛刷清潔種植體,種植體出現不良情況及時與醫師溝通處理。介紹種植體周圍炎的原因和菌斑、牙石的危害,制定長期有效的牙周保健計劃,及時清除種植體表面的牙石和牙菌斑以防止種植體周圍炎發生。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勿進過硬、過黏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挑食,營養全面,增強患者機體抵抗力。控制吸煙飲酒,勿游泳,對吸煙患者家屬發放家庭監督卡,每日記錄吸煙情況,發動家屬進行日常督促,在家屬的監督下減少吸煙次數,鼓勵患者戒煙。種植術后近期內患者應減少吹奏樂器、長時間說話等口腔劇烈活動的次數,指導其建立正確的咀嚼習慣,以避免感染或牙槽骨吸收所造成的種植體松動。
3.2 建立和諧健康的治療式溝通模式 護患關系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心理變化,與患者的康復密切相關。護士除了掌握醫學護理常識外,還要加強社會和人文科學的學習,理論聯系實際,結合臨床經驗,掌握護患溝通技巧,建立良好彼此信任的護患關系,調動患者的主動性,在情感和實踐上體現對患者的充分理解。在進行治療性溝通時,尊重患者的意見和想法,盡力探究患者的內心體驗和感受,認真用心傾聽,發現患者非理性的認知,幫助患者找出現存問題的根本原因,進而針對患者的問題制訂相應的溝通方案。
3.3 強化無菌觀念,規范技術操作 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無菌技術培訓,定期考核和隨時監督檢查,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鉤。種植手術在正規手術室進行,進入手術室更換無菌手術衣和手術室專用拖鞋。制定嚴格的手術室管理制度,確保無菌環境,每月進行空氣、物品、手等細菌檢測,分析檢測結果,并將報告結果存檔。患者術前1 周做牙周潔治術,術前使用0.12%洗必泰含漱液漱口。種植器械嚴格執行一人一用一滅菌,清洗過程完全自動化機械清洗、上油養護、封包裝、預真空滅菌和質量檢測,不耐高溫的采取低溫等離子消毒,并定期質量檢測嚴防醫院感染。種植手術器械要單獨清洗、消毒,以免產生電解侵蝕[9],鉆頭和種植手機記錄使用次數。種植體表面防止油污、蛋白質、異種金屬元素的污染,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3.4 建立規范的跟蹤回訪制度 種植手術后定期復診以觀察患者自覺癥狀和客觀指標,內容包括咀嚼能力、疼痛情況、舒適度、修復體松動及其他異常癥狀反應,如菌斑牙石指數、牙齦出血指數、牙松動度等,及時了解種植體與骨組織愈合情況。對患者定期電話隨訪和追蹤隨訪,有效降低種植牙的失敗概率。
3.5 協助醫師做好手術設計,同時囑患者常規用藥 種植科護士要熟練掌握種植手術和修復步驟,熟知常用器械的使用和維護;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耐心向患者解釋手術適應證及風險,種植修復費用、步驟、預后、治療時間等,了解患者對種植修復的了解程度,并及時糾正患者過高的心理需求;協助患者解讀和填寫種植手術協議書,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解除其心理負擔,使患者在自愿的情況下簽手術同意書;收集資料協助醫師做好手術和修復設計,達到頜與力學因素的和諧、功能與美學的統一;遵醫囑介紹口服藥和漱口液的正確使用方法,保證足量,預防術后感染。
經過多年的臨床研究及實踐,通過規范、系統化的口腔健康教育,建立和諧健康的治療式溝通模式,強化無菌觀念、規范技術操作、完善回訪制度等,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有效地減少和避免了種植體周圍炎的發生,提高了種植手術的成功率。
[1]趙銥民.口腔修復學[M].6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02-406.
[2]黃遠亮.口腔種植外科與修復并發癥及其應急處理[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1,4(3):143-146.
[3]程景霞,李 蔚,那存吉日,等.整體護理模式應用于進口人工種植牙的護理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2011,4(12B):90-91.
[4]黃月聰,方海瓊,肖錦麗,等.口腔種植手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0,23(7):2469-2470.
[5]董小倩.種植體周骨破壞的預防[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1,16(4):243-247.
[6]張明銳,李艷秋,高東輝,等.循證護理在口腔種植護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0,31(8):3978-3979.
[7]商玲燕,欒明亮,張仁國,等.口腔健康宣教對種植牙患者牙科焦慮心理的影響[J].廣東牙病防治,2011,19(10):536-539.
[8]韓佳佳,林曉萍.種植體周圍炎干預措施及早期治療[J].口腔醫學,2012,32(2):115-117.
[9]楊 琳,黎 楠,藏滿麗,等.口腔種植手術器械與鉆針的保養維護[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