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忠芹
洪忠芹:女,本科,主管護師
經口氣管插管是臨床建立人工氣道、實施急救復蘇、搶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而氣管插管固定良好是呼吸道通暢的保證[1]。有文獻報道[2-3]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高達22.5%,而未妥善固定氣管插管是氣管插管意外脫管的重要原因之一[4]。為避免氣管插管的移位和意外性脫落導致非計劃性拔管,我科對于已出門牙的嬰幼兒及年長兒采用牙墊防止咬穿甚至咬斷氣管插管而引起嚴重的并發癥。我科根據患兒年齡的大小常規使用注射器2 ml 或5 ml 固定氣管插管,79 例經口氣管插管的患兒中,有5 例在插管5 d 后出現舌面及舌底部的壓瘡,現將發生原因及對策報道如下。
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2月我科經口氣管插管的患兒共79 例,男32 例,女47 例。年齡在10 個月~13 歲。原發病:重癥肺炎35 例,腦炎12 例,車禍多發傷4 例,膿毒血癥6例,急性喉炎6 例,先天性心臟病2 例,其他疾病14 例。均使用注射器2 ml 或5 ml 固定氣管插管,棄去針頭,剪斷注射器乳頭,并用砂輪將斷端磨整齊、光滑,保留活塞當做牙墊使用,固定在氣管插管的左側或右側,置入口腔注射器距門齒月1 cm,保證固定部位干燥、擦凈口水,再用3M 彈力繃帶將氣管插管和注射器纏繞固定,膠布兩端分別交叉固定在兩側面頰。在氣管插管5 d 后有5 例患兒出現舌面及舌底部的壓瘡,其中男2 例,女3 例。
2.1 發生舌面壓瘡與機械通氣時間有關 本組5 例患兒舌面壓瘡都發生在氣管插管5 d 以上發生的,而在2 ~3 d 的短期氣管插管患兒無舌面壓瘡的發生。
2.2 發生舌面壓瘡與疾病有明顯關系 本組5 例舌面壓瘡的患兒診斷分別為車禍多發傷、Ⅳ度喉梗阻、腦脊髓脊膜膨出術后、重癥腦炎。5 例患兒在氣管插管期間存在煩躁不安、抽搐及肌張力增高,可見煩躁不安、抽搐及肌張力增高的患兒發生舌部壓瘡的幾率明顯升高。
3.1 氣管插管固定因素 氣管導管與注射器固定后,兒童口腔的解剖空間較成人小,氣管插管和注射器并列置于口腔內相對于兒童的口腔體積較大。有文獻報道[5]其周徑有7 cm左右,放置時間長易造成口唇、牙齦、口腔黏膜損傷;且患兒都有抽搐及肌張力增高的癥狀,有牙關緊閉、上下牙咬緊,甚至在每日更換氣管插管固定膠布時發現注射器被咬扁;氣管插管和注射器置于口腔后,口腔護理死角多,更易產生口腔感染,導致口腔潰瘍;口腔護理不到位,潰瘍面逐漸擴大導致大面積的舌面壓瘡形成。
3.2 人工氣道因素 經口氣管插管患兒由于不能進食,吞咽、咀嚼功能受限,口腔處于經常性開放狀態,容易造成口腔黏膜干燥,唾液減少,使口腔的自凈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減弱,會使大量細菌在口腔內繁殖[6]。人工氣道和機械通氣一系列非正常生理狀態的存在,導致患兒的痛苦、不適等引起緊張、煩躁不安,而鎮靜鎮痛不到位,患兒存在不適感,對這個“異物”的存在患兒會不停地咬動,在口腔內來回移動,而造成機械性的損傷。
3.3 患兒因素 當患兒患病時機體抵抗力降低,自我清潔口腔的能力下降,為細菌在口腔內迅速繁殖創造了條件,常引起口腔的局部炎癥和潰瘍[7];患兒往往病情危重、病程長、機體免疫力低下,常伴有口腔黏膜炎的發生[6];反復抽搐、肌張力增高的患兒,導管后舌頭位于氣管導管與下牙床之間,而由于疾病因素止驚鎮靜效果不到位,患兒反復抽搐、肌張力增高,牙關緊閉,很容易導致舌部下方被下牙床咬傷,再因觀察不到位、口腔護理不到位,導致舌部壓瘡的形成。
3.4 護士因素 由于氣管導管阻擋了口腔護理的通路,實施口腔護理時,護士往往采取猶豫的態度,同時擔心氣管插管脫出或移位也是影響有效口腔護理的一個主要原因。護士對氣管插管患兒口腔護理的重要性認知不夠,責任心不強,在舌部早期發生小的口腔潰瘍時未重視,未給予積極干預,而導致潰瘍漸漸變大變深,引起了舌面壓瘡的發生。
4.1 加強口腔護理 口腔護理在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中具有重要意義[8]。并且可以減少口腔潰瘍及舌面壓瘡的發生;口腔護理的目的是保持患兒口腔黏膜的清潔,便于觀察口腔黏膜的完整性;機械通氣的患兒每6 h 做口腔護理1次,常規使用生理鹽水;口腔黏膜出現小的潰瘍時可選用康復新液做口腔護理,促進黏膜的修復,加快愈合。
4.2 每日更換固定氣管插管的注射器 移動氣管插管的位置,從口腔的一側移至另一側;每日晨間更換氣管插管膠布時,應全面評估口腔黏膜及舌面的完整性;注意觀察患兒舌苔的變化,有無充血、水腫、糜爛、分泌物等;更換新的注射器,這樣可避免注射器同一位置的長期機械性摩擦導致的舌面潰瘍或壓瘡。操作時最好2 名護士一起操作,防止氣管插管滑出。
4.3 遵醫囑正確使用鎮靜劑 正確使用鎮靜鎮痛劑是使患兒能耐受人工氣道的存在、渡過氣管插管的不耐受期,保證機械通氣治療有效進行最重要的治療措施,鎮靜劑和鎮痛劑能改善患者的舒適程度,增強患者安全感[7]。
4.4 加強護士的責任心教育 加強對護士口腔護理操作的培訓和考核,強化有效、徹底的口腔護理對氣管插管患兒的重要性,把更換氣管插管膠布的操作制作標準操作流程,并加入年輕護士操作培訓及考核中。
氣管導管保留時間長、煩躁不安、抽搐及肌張力增高的患兒是發生舌部壓瘡的高危人群,而口腔護理不到位、每日觀察評估不到位、鎮靜鎮痛止驚等不到位是導致舌部壓瘡的主要原因,護士應盡最大的能力避免此類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能避免給患兒帶來額外的不適和疼痛,避免家屬對醫護產生不滿情緒。目前,我科針對上述問題集思廣益,借鑒成人的氣管插管固定器,根據兒童的特點提出建議,請醫療設備公司設計出適合兒科的氣管插管固定器,現在圖紙設計已經完成,會很快應用到臨床。
[1]李英珍.注射器在經口氣管插管固定中的應用[J].中國危重癥急救醫學,2009,21(11):651.
[2]Moons P,Sels K,De Becker W,et a1.Development of a risk assessment tool for deliberate self- extubation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J].Intensire Care Med,2004,30(7):1348-1353.
[3]Yeh SH,Lee LN,Ho TH,et a1.Implications of nursing care in the occurr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in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s[J].Int J Nurs stud,2004,41(3):255-262.
[4]高麗娟,萬 紅,李 星.氣管插管患者發生非計劃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22):3157-3158.
[5]劉亮英,馮湘萍,賴旭春,等.應用改良注射器固定經口腔氣管插管的效果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04,3(5):14-15.
[6]鄧 潔,鄭修霞,宮玉花.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腔護理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8):623-624.
[7]李 華,杜俊蘭.口腔護理臨床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9,23(1B):104-105.
[8]沈錫珊,吳愛霞,丁菊飛,等,ICU 患者口咽部護理的新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