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葉
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探析
●王新葉
隨著現代科技信息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實驗室在高職院校的教育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運用,適應了職業教育的要求。但在管理過程中卻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文章從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三方面來分析其對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影響,并探討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高職院校 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創新
21世紀是網絡信息時代,計算機已經成為教育事業中的重要輔助工具,在日常的教學、科研、學習過程中都不可或缺。隨著計算機實驗室使用率的不斷提高,對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成為各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務。相對于普通本科院校培養學術型人才而言,高職院校則更偏重于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在高職院校所有專業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與專業結合密切的具有職業特征的大量專業應用軟件應運而生,高職院校中多數專業都要求學生熟練地掌握和使用本專業的應用軟件,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為了適應高職教育的要求,培養全面的技術型、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的使用頻率也繼續攀升,因此加強對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使其更好地適應教學、學習的需求成為各高職院校的要務。基于以上認知,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對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因素,同時尋求相應的解決對策。
1.管理體制不合理。要提高計算機實驗室的利用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高效合理的管理體制,但目前,在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方面,一是管理人員存在很大問題,像人員流動性比較大、知識水平不高,學歷偏低,缺少相應的培訓機會,使他們難以適應現代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要求;二是在計算機實驗室使用的過程中,各單位各自為政,只知從自身的角度考慮其使用,各學科之間壁壘的存在而忽略了資源的合理利用;三是由于高職院校中學生群體層次參差不齊,對計算機的使用技術也各有差別,加上這一群體所具有的好奇心,在計算機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對計算機造成很大的損壞,最終影響計算機實驗室的正常運行。
2.實驗室使用混亂。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管理制度執行不嚴格,或缺乏積極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實驗室經常出現儀器設備的購置缺乏合理的規劃并且現有設備的使用率低,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設備損耗過快或丟失等現象的發生。經常會出現有的計算機實驗室學生多得容納不下,而有的實驗室卻只有寥寥數人上課,資源利用嚴重失衡。
3.網絡環境不安全。隨著網絡信息的發展,人們從計算機網絡中獲取大量信息的同時,也為計算機實驗室的網絡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由于學校中的計算機實驗室是在統一的網絡環境中運行,一旦因為操作不當,或病毒入侵極易造成整個網絡系統的癱瘓。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管理的好壞也直接影響教學、科研、學習的正常進行以及設備的合理、充分運用。要真正解決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必須認清以下影響因素:
1.人的因素。在計算機實驗室中不管出現何種問題,最終離不開人的因素,因此要充分認識人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所有人對計算機實驗室的認知,既包括對安全知識的認知,也包括對使用知識的了解。加強對使用者的培訓與管理,包括用戶和管理員。其中用戶包括教師和學生。首先,教師是實驗室使用的真正引導者,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準確合理地使用計算機實驗室,是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重要因素;其次,由于學生具有的好奇心導致其對計算機實驗室也具有一定的破壞性,學生無意識地對計算機軟件系統的刪除、破壞,會導致各種計算機病的泛濫,加大了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難度;最后,管理者是計算機實驗室的直接維護者,他們本身的素質、知識水平以及管理水平會直接影響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狀況。
2.物的因素。任何一個良好的計算機實驗室離不開良好的硬件設施,即物的因素。但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實驗室設備一方面由于實驗室建設的資金資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很多設備一般是不同時期批量購入的,致使實驗室可能存在實驗設備不足、設備陳舊、一些常規設備超年限使用以及計算機性能各有差別,導致設備的形態質量和運行質量差等問題,在客觀上就降低了實驗教學的質量。目前計算機實驗室的網絡化教學的普及使用,網絡資源也可實現共享,但對于較大資源(如影像資源)來說,由于帶寬不足等原因造成學生同時使用較慢,甚至會出現同一時間段訪問造成的網絡阻塞、機器無響應等現象,從而造成共享困難。
3.環境因素。在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中離不開良好的環境建設,即環境因素,這一因素既包括軟環境(計算機運行環境),也包括硬環境(實驗室基礎設施環境),這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成為計算機實驗室順利運行的載體。在軟環境中可采用星型拓撲結構連接,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網絡的穩定性,這種結構不會因為一臺計算機的故障而影響整個網絡通信,另外要重視硬盤保護卡的正確運用,來保護系統設置和硬盤中的軟件,無論學生對硬盤進行怎樣的刪除、修改、以致格式化等操作,當計算機重新啟動時,系統都會自動恢復到最初保護時的設置狀態,斷絕計算機病毒的入侵途徑。在硬環境中,實驗室環境好壞,包括電壓的穩定性、空氣的流通性、衛生情況等對計算機有很大影響,所以要保證計算機的正常運行,必須保持良好的環境。
綜上所述,我們充分了解了高職院校中計算機實驗室管理中的影響因素,因此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可以從這些主要的影響因素入手,來考慮其相應的解決問題的對策。
1.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培訓。要實現計算機實驗室的合理化管理,首先要設定相關的制度,使教師、學生以及直接管理者都能有章可循。對于教師、學生而言可制定實驗室正確使用的規章制度或規范,如有償使用制度、科學使用評價制度等,明確其責任和義務,使管理人員做到依章辦事;對于管理者而言建立科學的檢查、評估體系和激勵機制,以此調動管理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作為其聘任、獎罰、提職的重要依據,明確個人在實驗室使用中的權、責、利,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實驗室管理隊伍。另外對以上人員要定期進行培訓學習,提高對實驗室的認識水平以及管理素質,為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實驗室的順利、高效運行提供良好的人力資本。
2.資金的投入。運行順暢高效的計算機實驗室離不開學校資金的大力支持,但目前在很多高職院校中由于資金的投入不足使得計算機更新速度緩慢,很多計算機的容量已難以適應高效的網絡運作,且有的實驗室消防設施不全,實驗室用房緊張、散熱環境不夠等。而且隨著社會對高職院校中技術性人才需求的擴大,其招生規模急劇增大,并且一些非計算機專業也需要與計算機知識融合,使計算機實驗室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但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實驗室發展規模卻趕不上前者的發展速度,因此必須加大對這方面的資金投入,以滿足教學學習的需要。
3.開放型校園網絡的建設。21世紀是網絡信息時代,對網絡的需求已經滲入到每一個教師、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中,且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電腦,在校園中建設開放型的網絡,應開放系統軟件,通過校園網架設相關的文件服務器,使每個人在學校中的每一個角落都盡可能多地共享教學及其相關的軟件資源,以滿足各專業學生的下載需求。同時,盡可能把計算機實驗室的功能向縱深方向發展,把其建成集教學、科研、信息等于一身的多功能應用平臺。
總之,現代化的計算機實驗室給用戶以及管理者都提出新的要求,而且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基礎性的工程,是各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載體,只有充分發揮其最大效率,才能保障教學、科研的順利進行。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完善、常抓不懈,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及時發現計算機實驗室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并加以解決,實現高效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路還很長,需要更多的實踐者和研究者,不斷探索,開拓創新,使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向規范化、科學化、智能化、網絡化方向發展。
[1] 覃毅.開放計算機實驗室的安全問題及對策[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1(1)
[2] 陳雅,徐省華.高校計算機實驗室設備及實驗教學管理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10)
[3] 鐵坤,楊影.關于改革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思考[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9)
[4] 沈秀紅.開放式計算機實驗室建設及管理[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9)
[5] 馬占英.高等學校計算機實驗室綜合效率評估方法研究[J].內蒙古大學學報,2003(6)
[6] 邊香玉.淺談虛擬機技術在計算機實驗室中的應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6)
(作者單位:山西金融職業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8)
(責編:賈偉)
G712
A
1004-4914(2014)01-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