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翠芳 石春紅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資產評估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于翠芳 石春紅
文章就目前高校資產評估教學不能適應應用型人才目標的要求,針對資產評估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資產評估教學在教學方式、考核方式和實踐教學等方面的改革模式,以期對高校資產評估教學有所幫助。
資產評估 案例 教學模式
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應用型大學的宗旨,資產評估學是財務管理本科專業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我國改革開放后,資產評估才被人們重視并逐漸加以應用。目前資產評估教學側重以傳統教學為主,主要偏重于理論教學,與實際之間存在很大差距,不利于我們大學培養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的實現。所以急需進行資產評估數學改革,探索其改革模式。
(一)教學方式及方法過于簡單
現在,在資產評估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主要以基礎理論知識講解為主,同時又用相對應的章節習題來鞏固相關的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方式的好處是通過做練習的方式使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的更加扎實。但其不足之處在于:
第一,老師作為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以老師講授知識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從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導致學生學習的熱情不高,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第二,不同習題之間往往是孤立的且相對簡單,學生不能通過習題來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不利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資產的綜合分析,以及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程考核方式以期末考為主,大多數高校資產評估課程的考核方式多采用期末考試方式,有的高校有可能在注重期末考試的同時,也加入一些平時成績,但大多數都形同虛設,老師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時只注重期末成績。雖然這種方式相對公平合理,且實行起來相對容易,但是它只能在一些方面上反映學生對所學的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對于學生所具有的專業能力的形成及相關的專業綜合素質的優劣則無法進行全面的判斷。
(二)課程教學與實踐結合不緊密
資產評估是一項實踐性與技術性很強的學科,特別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過程當中,資產評估教學方式不能只滿足于對理論知識的講授,對于學生所學知識不能僅僅是讓他們了解評估的相關理論知識,評估的程序以及應用所學的方法會做評估的相關練習題,而是要求學生在掌握相關的評估的理論基礎上,使理論和實踐能夠緊密結合起來,培養能夠適應社會和現代企業發展具有扎實理論和實踐能力的資產評估人才。迄今為止,許多高校的資產評估教學活動以課本為主,缺少實訓環節,以最后的期末成績作為考核這門評估課程的標準,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地去接受所學的知識,專業實驗室沒有相關的實驗設備和軟件,在校外也沒有建立這門課程的實訓基地。
根據評估所處的行業和評估所處的專業課程的特征,提出以下資產評估課程改革建議:
(一)引入多種教學方式
1.引入案例教學的方法。案例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教學當中應用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是教學的設計者和激勵者。鼓勵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案例的討論,啟發和促使學生通過閱讀案例來發現問題、進而通過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問題,以達到最終解決問題的目的,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傳統的以教師講授,學生被動地學習的教學方法進行對比,引入案例法進行教學不但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應用理論知識進行實踐能力,和在實踐過程中的決策、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的素質,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對該門專業課程的掌握,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而有利于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促進學和教的合諧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案例教學方法,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挑選相關案例并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
首先,針對不同章節內容,要精挑細選的選擇適合的案例。例如,在基礎理論部分在評估中講收益法時,可以以無形資產為例,講其收益的構成、折現率和年限的確定等,能夠使學生能很容易掌握收益法的計算。而在應用部分,案例應該包括以前所學的相關評估的理論基礎知識。因此,在進行案例選擇時,要注意充分運用所學的相關評估知識,使大部分所學的知識能夠應用在案例中。假設,在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教學時,最好選擇的案例應有機器設備,又有流動資產、證券投資、房屋建筑物和商譽、專利權等,盡可能地包含前面所學的相關章節的內容,能夠溫故而知新,既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又使自己的綜合分析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其次,要通過各種方式對所選的案例進行剖析,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視覺上的效果,將案例制作成不但包括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還包含各種動畫等電子文檔的形式,使案例的表現形式更加全面生動。對學生的要求是:學生應仔細閱讀案例,老師通過正確引導、講述某案例所運用的相關理論及相關理論的適用范圍,讓學生進行分組案例討論,尋找解決案例的方法,并最終根據所找到的方法得到該資產的公允價值。針對每個案例,每個項目小組要最終提交資產評估報告書。在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重點在于教師在學生分析與解決案例時如何進行積極的引導和評價,這一方面是要使教師知道如何引導學生分析解決案例,另一方面是在案例解決之后,教師要能夠知道,對于學生的創新部分及沒有考慮到的部分如何進行評價與講解。
2.分步教學法。根據目前資產評估課程講授的體系,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資產評估的理論知識。這部分主要講資產評估的概念、原理及評估方法。對于這部分內容主要是以老師在課堂講解和讓學生在課堂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這樣做的好處能夠使學生具有扎實專業理論基礎知識,為后續章節的學習做準備。
(2)資產評估實務。這一部分按資產評估不同類型進行章節講解,這是需要學生學習中應當重點掌握的部分,教師需要在進行理論講授過程中穿插案例討論來進行,通過教師講授理論知識,讓學生掌握基本理論方法,然后通過案例再鞏固基本理論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根據評估的主要目的和意圖的不同以及評估標的物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評估被評估資產的公允價值。還要注意一點,在學習這一部分的內容中,根據教學的重點,采用的教學方法應有區別,其中房地產的評估、機器設備的評估、無形資產的評估是學習的重點章節,教師應當在教學當中起到主要作用,采用講、練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知識,對于證券資產、企業價值、資源型資產及其他資產評估等非重點教學章節,內容相對簡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布置任務,提出問題等方式進行引導,讓學生進行自學。
(3)資產評估報告撰寫。這一部分內容,教師可以在進行講授基礎知識的同時,輔以專業評估機構所做的資產評估報告,使學生能夠了解實際的評估報告的真實面貌,這比教師一味地講授資產評估報告的撰寫流程更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對考核方式的改革
傳統的考試方式通過期末試卷考核的方式,能夠較好地評估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優劣程度,但是對學生專業技能等綜合素質的優劣明顯缺乏考核依據。因此,資產評估學的考核方式改革應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進行以能力為中心的的考核。考核方式進行改革的重點在于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考核的范圍大致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到課率情況、課堂綜合表現,學生參與案例討論的參與度、作業完成質量、期中考試的成績、綜合實訓過程中的所有表現情況等。并且考核的過程應貫穿在課程學習的始終,通過設置的學生能力評價標準分階段對學生各項指標進行評價和打分,來考核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掌握程度。
(三)實踐環節改革
1.實驗室教學方式。實驗室教學是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一環,通過實驗室教學可以事先模擬一些特定的實踐操作,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一方面是實驗室實驗,主要包括兩部分的內容:一是認識實習,二是實際操作。認識實習是就針對房屋和機器設備等實物資產,由于學生對其結構不了解,通過認識實習了解其相應構造和有關的技術參數,進行直觀式教學,這樣可以使學生通過認識實習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資產的相應構造和資產評估時需要注意的相關問題,為今后學生進行企業實習和真正從事資產評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實際操作主要是給學生假設相關經濟業務的場景,讓學生獨立完成或通過建立項目小組的方式共同完成該經濟業務的評估活動。
另一方面是建立校內資產評估課程模擬實驗室。學校應繼續加大對資產評估學課程實驗的投入,建立校內資產評估學課程模擬與仿真實驗室,通過運用相關的資產評估學模擬與仿真實訓軟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資產評估實驗教學。
2.通過校企聯合辦學,建立校外資產評估學實訓的基地。通過學校和企業聯合辦學的方式,建立學校與資產評估有關的評估專業機構的長期合作關系,利用校企聯合的實習基地,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及課余時間到合作的評估機構去,通過建立資產評估項目小組方式參與到評估的實際工作中去,以達到在實際工作中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從而為將來從事與資產評估相關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對于實踐教學的管理方面,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關注的是:
第一,要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從業素質和從業道德,為今后進行執業做準備。
第二,學生在企業進行實踐工作中,學校要派專門的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管理,學生在企業中如果遇到問題后,專業教師指導學生去積極的思考,找出癥結所在,使學生能夠獨立地找到解決和處理問題的方法。
第三,企業實習工作結束后,專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在企業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資產評估學這一專業課程在社會經濟中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而高校是培養資產評估人才的基地,如何培養理論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資產評估專業人才對高校而言任重道遠。資產評估教學進行改革也是今后教師應該重視與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基金:黑龍江省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資產評估課程項目教學模式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BC1212084)
[1] 尉京紅,王淑珍.資產評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會計之友,2007,6 (上):69-70.
[2] 王立慧.資產評估課程案例教學模式研究[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7(3):83-84.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7)
(責編:若佳)
G642,F830.9
A
1004-4914(2014)01-2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