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斌+馮國和+樓秋英
[關鍵詞] 冠心病;行為類型;人格特征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_816X
(2014)01_0070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1.28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冠心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成為
全世界慢性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1]?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在人體中最易受精神因素
的影響,心血管疾病與心理?社會因素的相關性已引起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冠心病?為了解
冠心病患者不同行為類型與人格特征,使醫護人員科學地制定人性化的應對措施,我們進行
了調查研究和臨床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行冠狀動脈造影的住院患者971例,以冠狀動
脈造影至少一支主要冠狀動脈和/或分支直徑狹窄≥50%為冠心病診斷標準,共確診冠心病
患者685例,用數字表分組法隨機選取2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62例,女98例,年齡41
~86(66.8±11.67)歲,文化程度:小學文化以下95例(36.54%),
初中及高中例133例(51.15%),大學32例(12.31%)?合并高血壓者243例,合并糖尿
病者113例,合并高脂血癥者252例,入選對象排除不配合調查的患者?精神病史或精神疾病
家族史?嚴重腦器質病變,或合并嚴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
病?腦卒中及近期感染和其它重大疾病?
1.2 調查方法:
采用A型行為類型問卷(TABPQ)和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EPQ_RSC)對入選患者進行
調查?TABPQ[2](由全國心身醫學協作組修訂)共60個題目,包括時間匆忙感(TH
)?競爭敵意感(CH)各25個題目,掩飾說謊(L)10個題目?EPQ_RSC人格問卷2(由
北京大
學心理學系“EPQ_RSC修訂協作工作組”錢銘怡教授等經艾森克教授許可修訂1999版)共48
個題目,包括精神質(P),內-外向性(E)?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N)?掩飾性(L)4個分問
卷,每個分問卷12道題?每一題都對應著“是”或“否”兩個備選答案,被試者根據自己的
情況進行
選擇?所有量表均由被試者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完成?統一評分后分別與全國常模和南方人常
模進行比較?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
3 討論
A型行為類型問卷調查結果表1顯示,冠心病患者的TH?CH?TH+CH評分顯著高于南方人常
模,表明冠心病患者在行為類型上更傾向于A型行為,時間匆忙感和競爭敵意感很強,具有A
型行為特點的病人往往伴有“AIAI”情緒反應:惱火?激動?發怒和急躁[2]?具
有A型
行為的患者易長期處于應激性高喚醒和覺醒狀態中,神經內分泌和心血管反應性增高,促進
了發病[3]?研究顯示,敵視情緒是更具心血管系統危害性的性格因素,而憤怒可
以使心絞痛?
心肌梗死和心臟猝死發生的危險性增加2~3倍[4]?因此改變A型行為模式,可以在
很大程度
上減少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醫護人員指導患者運用心理放松療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爭
強好勝和時間緊迫感,心理放松療法包括呼吸練習?冥想練習?催眠音樂等[5]?E
PQ_RSC調查
結果表2顯示,冠心病患者的神經質和掩飾性評分顯著高于全國常模的評分,表明冠心病患
者在人格特質方面比常人更加敏感,更傾向于掩飾自己的問題,敏感和情緒不穩定的人格特
征是很多心理疾病的易感因素,而這正是神經質型人格的典型表現[6]?神經質
個體在壓力環
境下常常出現兩種反應?一種是無法排解心中的不滿情緒,各種負性情緒長期處在被壓抑的
狀態下;第二種情況是心中的不滿情緒會定期得到排解,但常常是通過激烈的?非正常的方
式加以排解的,如毫無理由地爭吵等?這兩種方式都會導致在壓力情
境下出現更多的負性情緒,從而加重冠心病癥狀,降低其生活質量?
冠心病患者在人格特質上更加敏感且更傾向于掩飾自己的問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
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應仔細觀察每位患者的病情以及日常行為,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度挖掘
患者的內心需求,發現潛在的影響因素,及時消除?如了解患者睡眠障礙的原因是由于住院
環境陌生引起,還是家庭社會方面的影響,或是對疾病本身的恐懼等等,深入觀察了解患者
的實際需求,并及時處理[7]?冠心病患者多為老年人,主要的社會支持系統來自
家庭,但由
于子女忙于事業,通常不能陪伴在患者身旁,加上疾病的威脅,預后的不確定性,導致患者
更加敏感?醫護人員應理解他們因為疾病所產生的非正常行為,在尊重和同理患者的基礎上
加以心理護理?醫護人員與患者接觸最多,同理心可使醫護人員更深切地感受患者痛苦,更
多地從患者角度考慮問題[8],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務?
住院期間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系統化健康教育,如分發小冊子?集體授課及個體化干預endprint
等形式?內容為冠心病相關知識?人格特征和A型行為知識?危險因素介紹?指導松弛訓練
等,幫助認知重建和實施自我控制,介紹常用藥物的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和使用方法,列舉
不良情緒?不良行為方式帶來的嚴重后果,讓患者認識到行為控制的重要性,同時也讓家屬
認識到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出院后持續隨訪1年,期間進行多形式?多渠道的健康宣教?如
①講座活動:每季度一次,集中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發放冠心病教育手冊,邀請專
家參與咨詢,同時了解患者心理及行為變化,進行個體化教育?②電話咨詢:出院后1周電
話回訪一次,以后每月一次?主要是了解病人一般情況?情緒反應和行為方式,提供和強化
冠心病相關信息支持,給予相應指導?③門診復診:每4~8周一次?檢查血常規?血凝系列
?血生化檢驗?心電圖?心臟超聲,給予相應健康教育和指導?
冠心病患者在人格特征和行為類型上都有其獨特性,醫護人員在臨床工作中應重視對患
者行為及心理的觀察,運用同理心對待患者,指導患者運用心理放松療法,通過系統化健康
教育,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使患者了解冠心病相關人格特征,逐步改變行為模式,從而減
少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延緩疾病發展?
參考文獻
[1]Soubassi LP, Chiras TC, Papadakis ED, et al.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oronarv heart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 on chronic hemodialysis[J
]. Int Urol Nephrol,2006,8(3):795-800.
[2]高凌,郜玉珍.人格特征:中青年冠心病護理干預新方向[J].中國民康醫學雜志,20
06,2(18)2:147-148.
[3]朱金富,楊德森,肖水源,等.冠心病患者行為類型與纖溶激活系統改變的相關性研究
[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14(3):236-237.
[4]郝芳,毛家亮.社會心理因素對冠心病發生發展的影響[J].醫學綜述,2006,12(20
):1252-1254.
[5]劉名姓,孫艷華,李秀珊.放松療法對抑郁癥患者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
雜志,2012,20(8):1130.
[6]趙海平,董博.冠心病病人的人格特征研究[J].護理研究,2010, 12(24):3224-3
226.
[7]房玲.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礙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3,20
(3):136-139.
[8]Fields SK, Hojat M, Gonnella JS, et al. Comparisons of nurses and physic
ians on an operational measure of empathy[J]. Evaluation & the Health Profess
ions,2004,27(1):80-94.endprint
等形式?內容為冠心病相關知識?人格特征和A型行為知識?危險因素介紹?指導松弛訓練
等,幫助認知重建和實施自我控制,介紹常用藥物的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和使用方法,列舉
不良情緒?不良行為方式帶來的嚴重后果,讓患者認識到行為控制的重要性,同時也讓家屬
認識到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出院后持續隨訪1年,期間進行多形式?多渠道的健康宣教?如
①講座活動:每季度一次,集中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發放冠心病教育手冊,邀請專
家參與咨詢,同時了解患者心理及行為變化,進行個體化教育?②電話咨詢:出院后1周電
話回訪一次,以后每月一次?主要是了解病人一般情況?情緒反應和行為方式,提供和強化
冠心病相關信息支持,給予相應指導?③門診復診:每4~8周一次?檢查血常規?血凝系列
?血生化檢驗?心電圖?心臟超聲,給予相應健康教育和指導?
冠心病患者在人格特征和行為類型上都有其獨特性,醫護人員在臨床工作中應重視對患
者行為及心理的觀察,運用同理心對待患者,指導患者運用心理放松療法,通過系統化健康
教育,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使患者了解冠心病相關人格特征,逐步改變行為模式,從而減
少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延緩疾病發展?
參考文獻
[1]Soubassi LP, Chiras TC, Papadakis ED, et al.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oronarv heart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 on chronic hemodialysis[J
]. Int Urol Nephrol,2006,8(3):795-800.
[2]高凌,郜玉珍.人格特征:中青年冠心病護理干預新方向[J].中國民康醫學雜志,20
06,2(18)2:147-148.
[3]朱金富,楊德森,肖水源,等.冠心病患者行為類型與纖溶激活系統改變的相關性研究
[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14(3):236-237.
[4]郝芳,毛家亮.社會心理因素對冠心病發生發展的影響[J].醫學綜述,2006,12(20
):1252-1254.
[5]劉名姓,孫艷華,李秀珊.放松療法對抑郁癥患者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
雜志,2012,20(8):1130.
[6]趙海平,董博.冠心病病人的人格特征研究[J].護理研究,2010, 12(24):3224-3
226.
[7]房玲.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礙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3,20
(3):136-139.
[8]Fields SK, Hojat M, Gonnella JS, et al. Comparisons of nurses and physic
ians on an operational measure of empathy[J]. Evaluation & the Health Profess
ions,2004,27(1):80-94.endprint
等形式?內容為冠心病相關知識?人格特征和A型行為知識?危險因素介紹?指導松弛訓練
等,幫助認知重建和實施自我控制,介紹常用藥物的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和使用方法,列舉
不良情緒?不良行為方式帶來的嚴重后果,讓患者認識到行為控制的重要性,同時也讓家屬
認識到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出院后持續隨訪1年,期間進行多形式?多渠道的健康宣教?如
①講座活動:每季度一次,集中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發放冠心病教育手冊,邀請專
家參與咨詢,同時了解患者心理及行為變化,進行個體化教育?②電話咨詢:出院后1周電
話回訪一次,以后每月一次?主要是了解病人一般情況?情緒反應和行為方式,提供和強化
冠心病相關信息支持,給予相應指導?③門診復診:每4~8周一次?檢查血常規?血凝系列
?血生化檢驗?心電圖?心臟超聲,給予相應健康教育和指導?
冠心病患者在人格特征和行為類型上都有其獨特性,醫護人員在臨床工作中應重視對患
者行為及心理的觀察,運用同理心對待患者,指導患者運用心理放松療法,通過系統化健康
教育,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使患者了解冠心病相關人格特征,逐步改變行為模式,從而減
少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延緩疾病發展?
參考文獻
[1]Soubassi LP, Chiras TC, Papadakis ED, et al.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oronarv heart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 on chronic hemodialysis[J
]. Int Urol Nephrol,2006,8(3):795-800.
[2]高凌,郜玉珍.人格特征:中青年冠心病護理干預新方向[J].中國民康醫學雜志,20
06,2(18)2:147-148.
[3]朱金富,楊德森,肖水源,等.冠心病患者行為類型與纖溶激活系統改變的相關性研究
[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14(3):236-237.
[4]郝芳,毛家亮.社會心理因素對冠心病發生發展的影響[J].醫學綜述,2006,12(20
):1252-1254.
[5]劉名姓,孫艷華,李秀珊.放松療法對抑郁癥患者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
雜志,2012,20(8):1130.
[6]趙海平,董博.冠心病病人的人格特征研究[J].護理研究,2010, 12(24):3224-3
226.
[7]房玲.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礙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3,20
(3):136-139.
[8]Fields SK, Hojat M, Gonnella JS, et al. Comparisons of nurses and physic
ians on an operational measure of empathy[J]. Evaluation & the Health Profess
ions,2004,27(1):80-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