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相東
摘 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關鍵在于教師與學生一起合作學習,共同搭建學習的廣闊平臺,生成主動學習數學的有效動力,打開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金鑰匙和向權威挑戰的勇氣,讓他們在創新中快樂成長,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地引向深入。
關鍵詞:培養;數學;興趣
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不再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創造者、學習者和使用者;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可憐解釋者和忠實的執行者,而是與學生一起構建新課程理念的合作者,新課程的民主性、開放性、科學性為師生共同走進新課程、共同成長搭建了廣闊的平臺。
一、培養數學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
1.興趣是動力的源泉,要獲得持久不衰的學習數學的動力,就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讓學生知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數學。
2.引入數學實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包括探索、發現在內的獲得知識的全過程,使其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為此,新教材在每一章的結尾安排了活動課以及課題學習,給學生以廣泛的探索空間,為學生的實踐提供了展示的平臺。
3.鼓勵攻克數學,使其在發現和創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數學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為之拼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數學研究的過程中,充滿了成功和歡樂。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樂在其中,才能培養出學生不斷探索的欲望。
二、指導學習方法,給學生學習的鑰匙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充分說明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它是獲得知識的金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就能自己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因此,改進課堂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學習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大門邁進。在教學中,我主要在讀、議、思等幾個方面給予指導。
1.教會學生“讀”,這主要用來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察力和歸納整理問題的能力。我們知道,數學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選擇地對數學材料的直覺能力。教會學生閱讀,就是培養學生對數學材料的直觀判斷力,這種判斷包括數學材料的深層次、隱含的內部關系的實質和重點,逐步學會歸納整理,善于抓住重點以及圍繞重點思考問題的方法。我的做法是讓學生平時注意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有目的地進行讀,通過讀來理解題意。不但使學生養成了讀的習慣,同時對前置性作業也有了新的理解,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2.鼓勵學生“議”,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沒有把握的結論、疑問,就積極引導學生議,真理是愈辯愈明,疑點愈理愈清。對于學生在議中出現的差錯、不足,我每次都耐心引導,精心講解,幫助他們逐步得出正確的結論。
三、鼓勵質疑,激起學生向權威挑戰的勇氣
我們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在解完一道題時,總是想問老師,或找些權威的書籍,來驗證其結論的正確。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他們對權威的結論從沒有質疑,更談不上創新。長此以往的結果,只能變成為書本的書呆子。中學階段,應該培養學生相信自己,敢于懷疑的精神,甚至應該培養成向權威挑戰的習慣,這對他們現在的學習,特別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為重要。若果真找出權威的錯誤,對學生來講也是莫大的鼓舞。
新的教育理念,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實現自身的成長,才能真正賦予學生可持續性發展的能力再成長,我們只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才能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沃土中,與學生一起快樂成長!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中學)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