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麗
摘 要:在課堂上實施快樂教學很有必要,也符合新課改理念。
關鍵詞:愉快;教學;創新
現在,很多高中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會遇到很多難題,比如,很多學生能夠背誦出名言佳句,在語言積累上還是過關的,可是結合意思上下填空時候,卻傻了眼,不知道該怎么填。這其實就是記憶不牢固的原因,如果想要爛熟于心,作為老師在教學方法上需要改進,讓學生在課堂上愉快地學習,這樣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課堂上實施快樂教學很有必要,也符合新課改理念,下面筆者來談談具體的措施:
一、創造優美的環境
周圍的環境對學生影響巨大,對青少年個性的發展會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環境的因素很是重要,學校班級如果能有目的地優化校園和班級環境,給學生創造好的學習氛圍,突現精神文明的內涵,這樣還可以影響學生的心理,優美的環境自然能夠促進師生的教和學的狀態,使教學愉快地進行。
作為學校的一份子,每個學生應該把自己的班級、校園當成自己家,為了讓校園更加綠化優美整潔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人人都能愛護自己的家園,愛護自己的教室,這樣就能創造出讓學生心胸開闊輕松自由的環境。
二、改善師生關系
愉快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老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完成學習目標,雙方共同合作,互相尊重理解,充分調動彼此的積極性,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了很好的感情基礎,學生才能變“我要學”為“我想學”,有了這樣的積極性,課堂教學的氛圍便活躍起來。如果老師和學生在感情上不夠好,老師不熱愛學生,對于學生的問題很是厭煩,對于學生的錯誤也不及時糾正,而學生對老師也不喜歡,老師上課,學生下面開小差,這樣下去,教學活動怎能順利進行?老師和學生在思想上不能愉快,那怎么能夠教學愉快呢?
和諧的師生關系要靠老師調解。作為老師要熱愛所有的學生,用心關心學生的學習和平時生活的點滴,這樣才能架起情感的橋梁。不論什么情況下,老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當學生認識到自身被尊重,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學。老師要做到優等生和差生一起對待,不能搞特殊化,處理問題時候一定要公平公正,不帶審核偏見。在平時要多多鼓勵學生,不能對學生動粗和體罰學生,那樣會造成老師和學生之間隔閡障礙。老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相信學生是能進步發展的,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學生。
綜上所述,愉快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老師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體會,老師要有奉獻精神,敬業精神,要敢于創新,為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愉快教學的理想境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輕松地學習、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于潔.高中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研究.安徽師范大學,2012(05).
[2]楊武.語文教學中的愉快教學.語文教學與研究,2012(04).
(作者單位 河北省阜平中學)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