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斐, 楊正生, 刁慕戈, 劉翠萍
(1.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一醫院, 河北 秦皇島 066000; 2.安徽中醫藥高等??茖W校, 安徽 蕪湖 241000)
痤瘡,是一種累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青春期,由于皮疹多見于顏面部位,經久不愈且容易形成瘢痕,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筆者近些年來應用口服扶正消毒飲及美滿霉素治療中重度痤瘡,療效滿意,現總結如下:
1.1 病例選擇 全部臨床資料均采集于2005年1月—2013年5月我院皮膚科門診痤瘡患者。所有入選病例病情嚴重程度均為中重度(2~4級),判定依據參考《中國痤瘡治療指南》[1],即2級(中度):炎癥丘疹、粉刺;3級(中度):炎癥丘疹、粉刺、膿皰;4級(重度):除中度表現外加囊腫、結節、瘢痕。按臨床試驗要求分別設立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20例,女性70例,男性50例,平均年齡(22.56±3.78)歲,平均病程(24.97±20.05)月,其中,2級58例,3級41例,4級21例;對照組120例,女性72例,男性48例,平均年齡(22.48±4.16)歲,平均病程(24.59±18.45)月,其中,2級57例,3級42例,4級21例。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排除標準:1年內計劃懷孕的女性患者;懷孕、哺乳婦女;有重要臟器疾患者;一個月之內應用其它中西醫藥物治療痤瘡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美滿霉素(蘇州惠氏百宮制藥廠生產,產品規格50 mg×20粒,批準文號H10960011)50 mg/次,2次/日,外用我院自制氯霉素水楊酸酊1次/日。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服扶正消毒飲(黃芪、當歸,野菊花、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三九藥業生產免煎中藥顆粒 批準文號Z54020125)1劑/日,沖服。治療6周評價療效。治療期間,所有患者均忌食油膩、辛辣,注意清潔皮膚、禁用油脂類、粉類化妝品。治療前后均檢驗血、尿規,肝腎功能。
1.3 觀察項目 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總體療效比較;2組各個級別中重度痤瘡患者的療效比較。
1.4 療效評判 治療前后分別統計皮損數目。并參考文獻制訂評判標準[2]。即: 療效指數=(治療前-治療后皮疹數目)/治療前皮疹數目×100%。并根據療效指數評判療效:治愈:90%及以上;顯效: 60%~89%;好轉: 20%~59%;無效:小于20%。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l 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治愈72例,顯效28例;對照組治愈43例,顯效27例,治療組的愈顯率(83.3%)高于對照組愈顯率(58.3%),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120例)
2.2 兩組不同級別病情療效比較 各級別治療組的愈顯率均高于對照組愈顯率,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結束后所有患者查血、尿常規、肝腎功均正常。口服中藥及抗生素均無不良反應。21例外用藥后出現局部皮膚刺激癥狀,暫時停藥可以恢復。

表2 兩組不同級別病情療效比較(n=120例)
痤瘡是一病機復雜、致病因素多樣性疾病,西醫認為其與體內雄激素過高、皮脂腺過度活躍、痤瘡丙酸桿菌感染、毛囊口異常角化以及炎癥反應等因素有關[3]。顧嚴嚴等[4]認為其病機關鍵多從風、熱、毒、濕、痰、瘀考慮,但無論以何種因素為主,均可視為“毒”,熱毒之邪貫穿其始終,故解毒消癰之法適用于各型之中。邊天羽[5]認為囊腫性、結節性痤瘡、膿腫或聚合性痤瘡、或惡液質性痤瘡均是炎癥癥狀不著,病程慢性,全身癥狀、脈、舌多表現為虛證或虛中挾實證。
扶正消毒飲是由黃芪、當歸,野菊花、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7味傳統中藥組成。其中黃芪有補中健脾、升陽舉陷、益衛固表、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6],可使刀豆素A激發的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明顯[7],同時對T細胞功能具有增強作用,對B淋巴細胞免疫功能也有顯著增強作用[8],從而達到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能。野菊花又稱山菊花[9],有清熱、消腫、解毒的作用[10],野菊花水提物、揮發油均有抗菌活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11]等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白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12]。金銀花性甘寒、宣散風熱、清解血毒,是清熱解毒的良藥。常用于熱毒瘡癰等各種熱證[13-14]。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5]。連翹性微寒,清熱止吐、利膽清肝、通調三焦,是常用的清熱解毒藥物,為治瘡要藥[16],能強烈摧毀細菌內毒素,對金葡菌等多種細菌有明顯抑制作用[17]。蒲公英清熱解毒、療瘡消癰,有抗炎、消菌、提高免疫作用[18]。紫花地丁性寒,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常用于癰腫疔瘡、丹毒腫痛等癥,有抑菌、調節免疫力的作用[19]。當歸性溫,和血補血,有抗炎、提高免疫作用[20]。扶正消毒飲由以上七味中藥組方,應用以上藥物配伍,從而達到清熱涼血、散結軟堅、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同時因本病過程慢性、遷延難愈,往往存在正氣不足,加用黃芪可以起到扶正祛邪、加速皮疹愈合的作用,配伍應用于中重度痤瘡的治療共奏良效。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中國痤瘡治療指南》專家組.中國痤瘡治療指南(討論稿)[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8,37(5):339-342.
[2] 劉 源,葉秋華,莫衍石,等.中醫辨證治療重度痤瘡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9,8(5):278-281.
[3] 趙 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2010:1165.
[4] 顧嚴嚴,樊巧玲,黃 青.淺析痤瘡古今用方之配伍規律[J].中醫藥導報,2010,16(1):78-79.
[5] 邊天羽.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488.
[6] 高學敏.中藥學[M].7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502.
[7] 高 梅.虎尿對小鼠淋巴細胞增殖和IL-2產生的影響[J].中國實驗臨床免疫學雜志,1999,11(3):39.
[8] 張建新.黃芪對小鼠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0,11(6):488.
[9]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5:2144.
[10]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1-5.
[11] 夏稷子.千里光等五種中草藥的體外抑菌試驗[J].中國微生物雜志,1997,9(4):50.
[12] 王小梅.野菊花揮發油抑菌實驗研究[J].山東中醫雜志,1996,15(9):412.
[13] 王立娟.金銀花的研究進展[J].醫學信息,2010,5(8):2293-2295.
[14] 李 平,趙 成.金銀花水提物及醇提物體外抗菌實驗[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17):48-50.
[15] 李希賢,時常仁,孫奉先.金銀花等藥制菌作用的初步觀察[J].中華醫學雜志,1955,41(10):952.
[16] 張 煒,張漢明,郭美麗,等.連翹的藥理學研究[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雜志,2000,2(17):7.
[17] 衛世安.連翹果皮和種子揮發油化學成分的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1992,12(6):329.
[18] 凌 云,鮑燕燕,張永林,等.興安蒲公英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00,31(1):10.
[19] 毛曉霞,苗光新,于海龍,等.紫花地丁的研究進展[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0,3(27):302.
[20] 夏 泉,張 平,李紹平,等.當歸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2004,15(3):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