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雄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438002)
淺論建設工程招投標中串通投標行為及預防措施
程志雄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438002)
為了有效預防建設工程招投標中的串通投標行為,文章簡單分析了串通投標行為的表現形式和危害,提出了預防串通投標行為的措施,以期達到防止串通投標的目的。
建設工程;招投標;串通投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613號文件規定:2012年2月1日起開始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本條例從多個方面對建設工程的招投標行為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和規定,對規范工程項目招投標工作、懲治招投標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工程實踐中,還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尤為嚴重的是串通投標行為。許多腐敗案件與工程招投標中的串通投標行為直接關聯。
建設工程招投標中的串通投標是指投標人之間相互串通投標報價,故意抬高或者壓低標價,損害招標人和其他投標人的利益;或者投標人與招標人串通,排擠其他投標人的公平競爭,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利益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和國家工商局發布的《關于禁止串通招標投標的暫行規定》,串通投標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1 屬于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的行為
投標人之間協商投標報價等投標文件的實質性內容,投標人之間約定中標人,投標人之間約定部分投標人放棄投標或者中標,屬于同一集團、協會、商會等組織成員的投標人按照該組織要求協同投標,投標人之間為了中標或者排斥特定投標人而采取的其他聯合行動。
1.2 視為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的行為
不同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由同一單位或者個人編制,不同投標人委托同一單位或者個人辦理投標事宜,不同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的項目管理成員為同一人,不同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異常一致或者投標報價呈規律性差異,不同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相互混裝,不同投標人的投標保證金從同一單位或者個人的賬戶轉出。
1.3 屬于招標人與投標人串通投標的行為
招標人在開標前開啟投標文件并將有關信息泄露給其他投標人,招標人直接或者間接向投標人泄露標底、評標委員會成員等信息,招標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標人壓低或者抬高投標報價,招標人授意投標人撤換、修改投標文件,招標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標人為特定投標人中標提供方便,招標人與投標人為謀求特定投標人中標而采取的其他串通行為。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投標者不得串通投標,抬高或者壓低標價;投標者和招標者不得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因為這種行為實際上破壞了招投標中的公平和公正原則,損害了其他投標人的合法權益或招標人的利益,破壞了市場競爭的秩序。
2.1 串通投標直接損害了其他投標人的合法權益
串通投標實質是一種無序、惡意競爭行為,它擾亂了正常的招投標秩序,妨礙了競爭機制的有效發揮,中標結果常常被操縱在少數幾家企業手中,而有實力中標的潛在中標人卻被拒之門外。這不僅破壞了建設市場的正常管理和誠信環境,嚴重影響到招投標的公正性和嚴肅性,而且傷害了大多數投標人的利益。
2.2 串通投標會損害招標人的利益
當復合標底或無標底招標而又不采取低價中標時,串通投標經常會導致中標價超出正常范圍,從而增大招標人的成本。因為參與串通投標的企業常會有某種形式的利益分成,這必然會使操縱的標價超出合理低價范圍。
2.3 串通投標會損害社會利益
參與串通投標的企業一般誠信度不高,也不注重企業的內部管理。投標時,賭博心理占上風,其編制的投標文件重點放在價格上,對施工方案不認真研究,沒有合理應對措施,即使中標也不可能認真組織項目實施,從而不能保證工程的工期、成本、質量和安全,容易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甚至發生重大的質量和安全事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五條規定:“招投標活動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串通投標行為的預防措施。
3.1 完善招投標立法體系
招投標中串通投標行為產生的客觀原因主要是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不能滿足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主要表現為:1)現行招標投標法律法規在許多環節上缺乏嚴密性和強制性規定,存在一些可以人為調控的因素;2)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市場制約和監督機制,地方和行業上又存在保護主義,從而造成地方和部門壟斷以及多部門管理等混亂局面;3)對招標代理機構監管不夠,很難保證招標投標活動真正實現公開、公平和公正。
針對上面的幾種情況,應完善立法,彌補制度缺陷,形成一整套有效、合理的招投標法律體系。具體做法為:
1)完善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體系。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做法,如對招標的范圍采取國際的習慣做法;對承包商的資質管理,嚴格執行認證注冊制度。
2)建立健全質量法規和執法體系。我國招標投標法還缺乏質量法規,執法部門的設置與實際要求也存在一定的距離。
3)制定招標投標質疑及救濟的實施細則,設立質疑審理機構、制定公開透明的質疑程序和明確的救濟方式等。
3.2 加強法制教育和宣傳
在完善招標投標立法的基礎上,加強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各級政府以及有關主管部門人員的法律宣傳教育力度,增強他們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的自覺性。對于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要強化他們的法律意識,做到有法必依,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追求經濟利益;對于各級政府及有關主管部門,要增強他們實行政務公開、減少干預、嚴格監管、杜絕暗箱操作的意識。
3.3 把握好投標程序中的資格審查、評標和監督三個環節
3.3.1 完善資格審查制度
資格審查是有效預防招投標中串通投標的第一步。因此,應從完善資格審查制度著手,不給串通投標行為提供方便。招標人應對投標人的施工資質、履約能力、商業信譽以及施工業績等進行綜合審查。在綜合考察的基礎上選出綜合實力較強的投標人參與投標競爭,把工程發包給真正有實力的合理低報價者。
3.3.2 加強評標管理
招標人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使評標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影響評標過程和結果。評標委員會應按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對投標文件進行認真比較和評審,完成評標后向招標人提交書面評標報告。
3.3.3 強化監督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七條規定:“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應當接受依法實施的監督。”對招標投標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可以保護正當競爭,依法查處招標投標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建立有效的投訴和糾紛處理機制,及時、正確、合法地處理糾紛,最大限度地提高招投標活動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1]程志雄,等.建設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2]王俊安,等.招投標與合同管理[M].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2011.
[3]程鴻群,等.工程造價管理[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