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偉
河北文安縣建設局(065800)
淺談工程質量控制
賈志偉
河北文安縣建設局(065800)
工程項目施工涉及面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也很多,如設計、材料、機械、地形、地質、水文、氣象、施工工藝、操作方法、技術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盡管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已大大提高了工程材料的性質,施工作業、工藝水平、質量的管理與控制水平、建筑行業的管理也逐步進入規范化、標準化、法制化,趨于完善的境界。但是,由于受社會與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工程質量事故問題仍為當今社會最為突出的難題。工程項目建成后,劣質建設不可能像工業產品那樣拆卸、解體、更換配件,更不能實行“包換”或“退款”,因此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就顯得極其重要。
工程質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參加工程項目施工的管理技術干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共同作用,他們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質量,就要培訓、優選施工人員,提高他們的素質。首先,應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按照全面質量管理的觀點,施工人員應當樹立五大觀念:質量第一的觀念,預控為主的觀念,為用戶服務的觀念,用數據說話的觀念以及社會效益、企業效益(質量、成本、工期相結合)綜合效益觀念。其次應提高人的技術素質。管理干部、技術人員應有較強的質量規劃、目標管理、施工組織、技術指導和質量檢查能力,生產人員應有精湛的技術技能、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嚴格執行質量標準和操作規程的法制觀念,服務人員則應做好技術和生活服務,以出色的工作質量,間接地保證工程質量。提高人的素質,靠質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質激勵的有機結合,靠培訓和優選。
1)優選采購人員,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質量鑒定水平。挑選那些有一定專業知識、忠于事業、守信于項目的人擔任。
2)掌握信息,優選送貨廠家。掌握質量、價格、供貨能力的信息,選擇國家認證許可、有一定技術和資金保證的供貨廠家,選購有產品合格證、有社會信譽的產品,這樣既可控制材料質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針對建材市場產品質量混雜情況,還要對建材、構配件和設備實行施工全過程的質量監控。施工項目的所有主材嚴格按設計要求購買,應有符合規范要求的質保書。對進場材料,按規定進行必要的檢測,對質保書不全的材料應進行分析、檢測、鑒定。
管理也是生產力。管理因素在質量控制中舉足輕重。建筑工程項目應建立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責任制,明確各自責任。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要嚴格控制,各分部、分項工程均要全面實施質量管理。在實施全過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據施工隊伍自身情況、工程特點及質量通病,確定質量目標和攻關內容。再結合質量目標和攻關內容編寫施工組織設計,制定具體的質量保證計劃和攻關措施,明確實施內容、方法和效果。
在實施質量計劃和攻關措施中要加強質量檢查,對結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結論。“經驗”則加以總結并轉化成今后保證質量的標準和制度,形成新的質保措施;問題則要作為以后質量管理的預控目標。質量控制目標是質量控制預期應達到的結果、程度和水平,實施目標管理可以激發施工人員質量控制積極性、主動性,使關鍵問題迅速得到解決。
質量控制的目標管理應抓住目標制定、目標展開和目標實現三個環節。施工質量目標的制定,應根據企業的質量目標、控制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沒有經驗的新施工產品、用戶的意見和特殊的要求等,其中同類工程質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質量控制目標。目標展開就是目標的分解與落實。目標實施的中心環節是落實目標責任和實施目標責任。各專業、各工序都應以質量控制為中心進行全方位管理,從各個側面發揮對工程質量的保證作用,從而使工程質量控制目標得以實現。
建筑企業是把工程建設市場的原動力,建筑企業期望在工程建設市場的投資得到回報。這就難免有違規行為,僅靠工程建設市場的自身力量無法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因此要建立健全質量監督法規體系。健全的質量監督法規體系,是質量監督工作的有力保證。我國在建筑方面出臺了《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各省市也出臺了有關法規,但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空白,所以建立健全質量法規體系已迫在眉睫。
自從我國成立質量監督機構以來,工程建設各方主體、政府機構、質量監督機構內部都存在著幾個誤區。1)認為工程質量監督是質量監督機構的事。事實上,質量監督機構只是接受政府行政委托,在委托范圍內對有關工程實物質量及其各方行為實施監督。一方面它代表政府履行部分職能,另一方面又是事業單位,受權限的限制,不能完全行使政府的所有職能。所以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范圍比質量監督機構能從事的工作范圍要大很多。2)認為政府工程質量監督只需對實物工程質量進行監督。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的關鍵是對涉及公眾安全、公眾利益的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它由國家機器強制保證實施。而實物工程質量反映的僅僅是工程產品生產水平,是由各種質量行為產生的后果。3)認為政府工程質量監督只限于施工階段。施工階段是工程實物質量形式的關鍵階段,但不是唯一的階段。目前,我國多數質量監督機構只有對施工階段的工程質量實施監督是不適當的。4)認為質量監督機構是工程質量直接責任者之一。工程質量監督行為必然產生一定的后果,其工作質量的好壞對工程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但作為政府的質量監督機構只從外部提供保證,不是工程的直接參與者、管理者,對工程質量的監督只是起間接的保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