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云,黃慈婉,陳紫玫,馮菲菲
(海南省人民醫院手術室,海南 海口 570311)
頸椎后路釘板成形系統治療頸椎病的手術護理
陳麗云,黃慈婉,陳紫玫,馮菲菲
(海南省人民醫院手術室,海南 海口 570311)
目的 總結頸椎后路釘板系統治療頸椎病手術的護理經驗,提高手術護理質量。方法通過介紹9例頸椎后路釘板成形系統治療頸椎病的手術護理,強調術前準備情況,術中熟練傳遞管理手術器械,及時供應物品,嚴格無菌操作。結果9例患者手術順利,術后均無感染,無并發癥,四肢麻木頸部疼痛癥狀明顯改善。結論手術護士術前充分的準備、術中熟練的配合對患者順利度過手術期有著重要的意義。
頸椎后路;釘板成形系統;頸椎?。皇中g護理
隨著頸椎手術技術的發展,頸椎后路釘板成形系統(簡稱“迷你板”)用于頸椎后路椎板成形術后內固定治療頸椎病的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對9例頸椎病患者行頸椎后路釘板系統治療頸椎病,取得良好的手術效果,現將手術護理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9例,男性7例,女性2例,年齡28~78歲,平均48歲。臨床有頸椎脊髓病變表現,其中以運動障礙為主,多伴感覺障礙,癥狀有頸部疼痛,四肢麻木、乏力,行走困難等,癥狀逐漸加重。CT及MRI檢查提示有頸椎退行性病變、頸椎占位性病變、椎管狹窄、脊髓受壓變性等。其中頸椎管占位性病變3例,脊髓型頸椎病2例,頸椎損傷伴不全癱3例,頸椎管狹窄1例。
1.2 手術方法 標準頸部后路正中切口,逐層切開皮膚、皮下和深筋膜,切開項韌帶,顯露相應椎板和小關節,將椎間盤摘除及病變組織清除,椎管擴大成形、椎板切除等,取自體髂骨植骨術,選擇合適的頸椎后路釘棒系統(椎板成形系統),由富樂公司提供的椎板成形系統簡稱“迷你板”,選好尺寸后,鉆孔螺釘固定“迷你板”于椎板位置,經C臂X光機透視證實內固定物位置良好,徹底止血、沖洗放置負壓引流球,逐層縫合傷口。
1.3 治療結果 本組9例患者,手術時間1.5~2.5 h,術中出血200~500 ml,手術順利完成。術中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術后均為甲級愈合,無并發癥,四肢麻木、頸部疼痛癥狀明顯改善。
2.1 術前護理
2.1.1 術前訪視 頸椎病患者不僅在生理上忍受疾病痛苦,而且在心理上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頸椎手術由于頸部特殊,靠近脊髓,周圍頸有大血管及神經通過,患者對手術抱有恐懼心理[1],因此,術前訪視對于此類病患尤為重要。巡回護士術前到病房不僅要了解手術方式、手術部位及術前準備等情況,還要耐心向患者介紹手術方法及優點,說明手術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并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術前一般注意事項,發放術前訪視單等,使其增強信心更好地配合手術。
2.1.2 物品準備 頸椎后路常規手術器械、頸后路釘板系統1套、C臂X光機及雙層無菌保護套,軟導管(保護電刀頭和吸引器頭)、棉片、骨蠟、明膠海綿、負壓引流球等一次性物品,俯臥位體位墊及頭架1套,因頸椎后路手術或體位原因易出現意外情況,應備急救設施與藥品。
2.1.3 手術間準備 手術應安排在面積較大的百級潔凈手術間,配有麻醉機、監護儀、電刀、負壓吸引器、雙極電凝,還應檢查其性能,提前1 h將室溫調節到26oC~28oC,濕度調節在50%~60%,以防患者入室受涼及麻醉后因室溫過低導致休克。
2.2 術中護理
2.2.1 巡回護士
2.2.1.1 建立靜脈通道 為了減少患者的搬運,可在有護欄的平車上操作,選擇下肢淺靜脈穿刺,便于術中給藥,協助麻醉醫生進行全麻插管,插管后留置導尿管,必要時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并行橈動脈或足背動脈穿刺,以動態觀察血壓變化。
2.2.1.2 體位擺放 俯臥位是頸椎后路最常用的體位,因容易導致循環、呼吸障礙、神經損傷、皮膚壓瘡和眼部受傷等并發癥的發生[2]。擺放體位時動作應快速、準確、輕柔,防止發生意外。注意病變節段在C臂X線機可透視范圍內,在手術床相應的部位預先擺好俯臥位支架及手術頭架,手術平車調節略高于手術床便于體位的擺放,因全身麻醉后因肌松作用使眼瞼松弛,消除了眼瞼正常性閉合,若長時間角膜暴露可引發暴露性角膜炎。因此,除了雙眼涂金霉素眼膏及手術貼膜閉合眼瞼外,俯臥位還要檢查眼瞼位置,避免眼部受壓。一人搬動頭部,保護好氣管導管放手術頭架上,兩人搬動患者身體兩側,另一人搬動患者雙下肢安放患者俯臥于體位支架上,為了保障正常呼吸、循環及神經功能因此胸腹部懸空,便于切口顯露,雙上肢固定在身體兩側,注意雙膝及雙足背用軟墊保護,足趾懸空以防壓傷,男性外陰及陰囊、女性乳腺等勿受壓;雙下肢用約束帶固定,防止消毒液流入雙耳,用棉球填塞雙耳。
2.2.1.3 巡回護士術中要求 術中注意患者安全,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體位受壓情況,及時處理,保證各儀器的正常使用,監督手術人員的無菌操作,嚴格限制參觀人員,使用C臂機時機頭應用雙層無菌保護套遮蓋,以防手術部位感染。
2.2.2 器械護士
2.2.2.1 術前準備 了解病情,掌握手術方法及步驟,熟悉手術醫生喜好,溫習各種儀器使用。提前半小時洗手,整理好手術器械臺,由于手術方式復雜,精銳器械種類多,術前備兩輛器械車,分類整理,廠家器械分開放置于另一輛器械車上,用軟導管套上吸引頭及電刀頭,防止術中損傷脊髓及灼傷周邊組織。
2.2.2.2 切口顯露及椎板切除 經C臂X光機透視定位后行頸部后路正中切口,備自動拉鉤顯露,COPE剝離子剝離兩側椎旁肌。備尖嘴咬骨鉗、棘突咬骨鉗、髓核鉗、刮匙等將椎間盤摘除及病變組織清除并切除椎板,應隨時備神經剝離子探查,防止損傷硬脊膜和脊髓。
2.2.2.3 植骨及椎板成形 備骨膜剝離子、錘、鑿、測量取骨大小取自體髂骨,尖嘴咬骨鉗修剪骨塊后植骨于椎板處,選擇合適的“迷你板”,經C臂X光機透視準確定位后將螺釘固定于“迷你板”上,使椎板成形。備雙極電凝、骨蠟、明膠海綿切底止血,放置負壓引流球。
2.2.2.4 手術物品清點 認真檢查器械完整性,和巡回護士清點器械用品,按術前、關切口前、關切口后、縫合傷口后數目清點三遍無誤后逐層縫合傷口。
2.2.2.5 防止感染的管理 頸椎手術為無菌手術,因此術前30 min遵醫囑使用抗生素,術中加強消毒隔離和無菌技術管理,并加強對手術環境、人員、物品等各個細節的質量管理,預防污染。
3.1 “迷你板”的使用目的 頸椎后路內固定手術對頸椎活動影響小,安全性相對較高,操作相對簡單[3]。而“迷你板”的強度及穩定性足以滿足頭頸部的生理需要,它的使用可以維持擴大的椎管,保持脊椎的穩定,在椎板成形術后保護脊柱,純鈦材質,可塑性強,對周邊組織刺激降到最低,是目前較為先進的頸椎后路椎板成形材料。
3.2 手術護理是成功的關鍵 因頸椎位置臨近高級神經中樞,血管神經分布豐富,手術難度大、危險性高,椎體手術成功勢必要求手術人員有過硬的業務本領,配合工作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手術的成功與否。要求巡回護士術前應做好患者的疏導工作;術中準確的安置體位,因合理的手術體位是手術成功的基本保證,隨時觀察手術進展等;加強病情檢測,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術后過床防止脊髓損傷;要求器械護士不僅掌握手術方法及步驟,熟悉各種器械使用,更要在術中應變各種手術意外處理的配合,防止人為造成骨髓損傷及電刀灼傷周圍組織等,密切配合手術進行。
[1] 劉詠梅.頸椎手術圍手術期護理[J].重慶醫學,2007,36(4): 380-381.
[2]石亞靈,魯 華,敬 潔.頸椎后路手術中油紗對頭面部皮膚的保護作用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2,23(3):100-101.
[3]崔可賾,張 壽,劉亦恒.雙開門減壓內固定治療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J].海南醫學,2011,22(5):64-65.
R473.6
B
1003—6350(2014)10—1554—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0.0604
2013-11-05)
陳麗云。E-mail:131360939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