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華
(沿河縣水務局,貴州沿河565300)
陳家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位于印江縣新寨鄉陳家村境內,水庫距離印江縣城15 km。水庫位于樂茂江河(清渡河上游段)支流板山河河谷之中,屬烏江水系。水庫總庫容216萬m3,多年平均降水量1 100.3 mm。該水庫是一座集灌溉、飲水為一體的小(1)型水庫。水庫樞紐由主壩、溢洪道、放水設施及提水站組成。
1)水泥:選擇符合溢洪道改造工程中的材料設計要求的品種和強度選用質量穩定、信譽好的水泥生產廠家生產的國標水泥。水泥分類堆放整齊,不得混雜,標注明確;運輸過程中不得受潮。水泥出廠要有廠家品質試驗報告、出廠日期[1]。
2)水:在進行水泥拌合用水的選擇時,如果選擇工業廢水,那么選擇之前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處理檢測合格之后才能夠投入使用。所選擇的水中不應該存在一些對混凝土的性質進行改變的物質,基本上來說只要是能夠飲用的水都可以進行使用。但是在對水進行投入使用之前,必須對水進行檢測,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否則嚴禁使用。
3)骨料:骨料選材根據優質、經濟、就近取材的原則選擇;砂料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粗骨料采用質地堅硬、清潔、粒形及級配良好的碎石,施工中不使用已分級的混合料,根據骨料最大粒徑選定其粒徑級配。在對骨料進行存儲時,不應該露天擺在地面,而是應該進入倉庫中,在對倉庫中的骨料進行管理中,要保證骨料堆積的厚度符合相關要求,并且保證足夠的數量。
1)配合比設計試驗:要求確定其準確數值,在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試驗過程中,其具體操作和要求要根據相關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在進行配合比設計試驗之前,必須要對參與試驗的配合材料進行質量控制,還應該對相關試驗計劃經過監理人員同意簽字之后再進行試驗。
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必須要根據試驗結果以及相關要求進行設計,并且在相關監理人員的監督之下進行設計。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中,必須要嚴格控制每一項參數都必須符合相關規范。配合比設計之后,如果遇到特殊工程或者情況需要對配合比進行改變的情況下,必須進行監理的監督之后才能夠進行調整。
在拌合施工現場進行混凝土的拌合時,選擇的配料必須要以相關試驗結果為依據,并且還應該符合相關規范。在拌合料的配料過程中,要嚴禁出現私自更改配合料單的情況。根據該溢洪道改造工程的實際情況,采用的拌和機主要為0.4 m3拌合機。在對混合料進行拌合時,必須要控制不能讓外界的雜物污染拌合料,做好防塵燈措施,在對混合料的具體量進行確定時,應該利用相關稱量設備,保證稱量的誤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具體拌合時間不僅要根據試驗結果,更應該根據施工具體情況進行確定,并且必須保證拌合時間符合相關規范和設計要求。
混凝土拌合工作結束之后,需要將混凝土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澆筑,應該對混凝土進行及時地運輸,在運輸過程中必須做好相關控制措施以防出現漏漿和泌水的現象。運輸車進入現場之后并且入倉時,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防止離析現象的產生。
1)基礎面混凝土澆筑:在溢洪道的基面完成,經驗相關試驗檢查合格之后,就可以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在混凝土澆筑之前,還需要對基面進行清潔,保證基面的濕潤。在溢洪道改造工程中,如果其基礎是軟基或者比較容易產生風化現象,那么在進行模板工程施工之前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處理,滿足相關要求之后再進行施工。
2)澆筑的間歇時間: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的施工中,必須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續不間斷,如果必須發生間斷,那么其間斷的時間應該根據規范中的允許間斷時間進行確定。如果產生特殊情況,其間歇的時間超過了允許間歇的時間,那么必須對其進行處理,以處理工作縫的處理措施和原則進行。
3)澆筑層厚度:在對混凝土的澆筑厚度進行確定時,不僅要根據相關規范要求和設計要求進行確定,還需要根據溢洪道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確定,除上述以外,還應該根據混凝土的具體參數進行確定。
4)澆筑層施工縫面的處理:在澆筑分層的上層混凝土澆筑前,應對下層混凝土的施工縫面,按監理人批準的方法進行沖毛或鑿毛處理。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按項目監理指示選用灑水或薄膜進行養護。在澆筑完畢后的12~18 h內開始養護,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灑水。在干燥、炎熱的氣候條件下,應延長養護時間至少28 d以上;大體積混凝土的水平施工縫則應養護到澆筑上層混凝土為止;隧洞襯砌混凝土則應噴水養護,使表面保持濕潤狀態。混凝土的連續濕潤養護時間≥14 d。灑水次數能經常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水質與拌制用水相同。
止水設施的型式、尺寸、埋設位置和材料的品種規格應符合施工圖紙的規定。伸縮縫混凝土表面應平整、潔凈,當有蜂窩麻面時,應按技術條款有關規定處理,外漏鐵件應割除。
混凝土的質量檢查有以下7項內容:①對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施工過程各主要環節及硬化的混凝土質量嚴格地控制和檢查。②配制混凝土所用水泥,按規定進行試驗檢查。檢查項目為:水泥標號、凝結時間、體積安定性、稠度、細度、比重和水比熱試驗。③拌和及養護混凝土用的水,每季度檢查一次,在水源改變或對水質有懷疑時,隨時進行檢查。④砂、石骨料的檢查。在篩分場檢查各級骨料的含泥量、砂的細度模數等。每班檢查一次。在拌和場檢查砂、石的含水量,砂的細度模數,以及骨料的含泥量、砂、石的含水率變化每班檢查2次。同時對每一盤中的混凝土進行取樣,取樣的順序應該根據混凝土出料的前后進行確定,所取樣的數量≤30 kg,并且要對砂漿的容重進行測量和確定,中間誤差≤30 kg/m3。⑤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必須對混凝土的塌落度進行檢查和驗證,每班在機口進行4次,在倉面進行2次。此外,在取樣成型時,同時測定坍落度。⑥現場混凝土的質量檢驗,以標準試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為主,還應做抗拉、抗凍、抗滲等試驗。⑦混凝土表面按施工詳圖所示的線型、高程和尺寸施工來看,表面應是光滑均勻的、無條痕和變色現象。
綜上所述,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需要各同行不斷試驗、不斷總結,只有這樣,才能在施工過程中創造出一個個合格乃至優良的工程,為社會交出滿意的答卷。
[1]許國川.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要點[J].企業技術開發,2011,30(15):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