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鈞
(貴州省黔東南州水利電力勘察設計院,貴州凱里556000)
我國土地資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水平低。我國地形錯綜復雜,地貌類型多,土地分布是山地多,在全部的耕地中,高產田只占總耕地面積的20%,中產田占40%,低產占32%宜開發為耕地的后備土地資源嚴重不足。
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農業是用水大戶,解決農業用水問題不僅直接關系到農業的發展,也會對其他行業用水產生影響[1]。因此從農業與水資源角度講,我國應大力加強農業水利設施方面的投入。
科技含量低,工程標準、質量差,又通過幾十年的運行,失修老化現象比較普遍,特別是小水改制后由于部分設施產權不明確,經營者管理粗放,更新改造意識低,湊合掙錢思想嚴重,致使原有的設施得不到及時的維護,出現了部分農田水利設備帶病運行,加之投入資金少,使其難以發揮正常的工作效益。甚至有些水利設施始回到了原始運行狀態。
每到灌溉高峰期,大部分農村的水利設施難以滿足群眾集中用水的需要,由于大部分農村的群眾還存在著發展水利依靠國家投資的思想,致使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發展緩慢。遠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
農村實行小型水利工程改制后,經營權由過去的集體變為個人,國家對農村農業用水難以用價格機制約束,在農業用水方面,出現了部分經營者亂定水價,群眾怨言多。
多年來,國家及省里對水利建設的投入不少,但大部分的水利投入都進入大江大河治理等大工程,對農業幫助最大的農田水利投入較少。作為農業救命水的小型農田水利對陜北、渭北及山區尤其重要,且大旱的旱情并不在城市,而在農村、山區,農田水利投入不足、小水利配套設施不全,是影響渭北、陜北地區糧食穩產增產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在多元經濟的沖擊下,人們逐漸放松了農業是第一產業這一根本,受市場的影響,農產品多年價格增長幅度較慢,在能保證溫飽的前提下,農業投入逐年減少。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一論斷早已被人們淡忘,除了人畜飲水有所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近年來沒有大型工程,有的都是一些臨時的修修補補;另外,在有效的可灌溉范圍內,群眾對灌溉也沒有足夠的認識,因灌溉成本大等原因,灌溉的積極性也逐年降低,投入產出的減少,惡性循環,每年冬春灌溉期,水資源都不能被充分利用。對水利事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投入不足,水利設施建設和管理相對滯后,水資源供求矛盾加劇,已經成為制約我鄉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因素[2]。
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
目前我國頻繁的大旱大澇一方面是天氣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人為因素,政府的責任。因此干旱問題也是責任問題,是地方政府的責任問題。這個問責制的核心就是對地方政府一把手問責,如果出現嚴重的干旱問題就要對地方政府一把手進行行政問責,類似于我國現在的礦難問責制,從制度上保證地方政府對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視。
我國地區特征差別很大,農民的需求差異也很不同。應該在組織與制度上進行新的安排,保證農民的聲音在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得到體現,以農民的需求作為建設項目選擇決策的依據,建立農民意愿表達機制。未來應該建立“自下而上”的農民需求表達機制、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增加農民參與項目管理的相關監督機制等。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所跨越的經度和緯度范圍很大,因此,受季節性氣候的影響相對較大,雨季來臨時,所下的雨可能會多余實際需要,這樣不僅會給農田帶來破壞,還造成了嚴重的浪費。而在旱季,可能很長時間都不下雨,造成農田干旱。如果能夠將雨季的雨水存留下來供旱季使用,那么既不會浪費也保證了旱季農田對于水的需求。這就需要進行農田水利建設,可以通過河水改道、挖溝渠等方法進行農田維護。
貴定縣位于云貴高原東部的黔中山原中部,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距貴州省會貴陽市80 km,龍洞堡機場 68 km,州府都勻市 96 km,凱里市90 km,車程均在1 h以內。有309條省道從北向南縱穿而過項目區3個鄉鎮。項目區內現有水利工程119處,其中:蓄水工程40處,引水工程47處,提水工程31處,排洪渠1處。小(1)水庫1座,為合作水庫;小(2)型水庫8座。現有山塘31處。小(1)引水工程1處,為河山墩引水;小(2)型引水工程9處。
建設管理方面:在工程建設中,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興建了大量的小型電灌站、山塘、渠道,但經費不足、管護責任不明確,管護不力和使用得少等原因,造成失修損壞嚴重,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因此應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踐證明,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關鍵在組織領導,各級水利部門要及時、主動向縣政府提出建議,當好參謀,不失時機地做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組織發動工作。同時建立科學的管護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科學用水促進有效水資源的高效合理使用。并根據“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分類建立管理模式。
資金方面:實行財政集中支付后,貴定縣原則上每月只允許報一次用款計劃,由于建設項目眾多,各個項目工程進度款的申報時間又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上資金的撥付。因此應認真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落實財會管理制度,依法使用項目資金,在資金使用過程中,設立項目專用賬戶,專賬核算、專人管理,保證資金按時足額撥付,確保項目建設順利實施。
農田水利建設即通過興修為農田服務的水利設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澇和防治鹽、災害等,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定的基本農田。主要內容是整修田間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擴大田塊,改良低產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樹造林等。
我國的農田水利設施應該深化體制改革,為國家的農田發展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鑒于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對于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性,研究這個課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楊向陽.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思考[J].南方論刊,2005(04):49 -50,14.
[2]韋風年.加快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J].中國水利,2005(23):8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