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娜
(遼寧西北供水有限責任公司,沈陽 110003)
巴基斯坦Naltar水電站樞紐及主要建筑物布置綜述
程艷娜
(遼寧西北供水有限責任公司,沈陽 110003)
巴基斯坦NALTAR水電站,是一座高水頭引水式電站工程。主體建筑物由溢流壩、沖沙閘、沉沙池、引水渠道、電站前池、壓力鋼管、電站廠房、尾水渠、升壓站、中心變電站、輸電線路等組成。電站裝機選擇3臺單機容量6MW的臥式沖擊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8MW。該電站處于狹窄的河谷地區,電站水頭大、 地形條件復雜,天冷是渠首布置或是引渠系統的布置都有一定難度、機組的選擇亦是,這與今后類似的電站的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Naltar水電站;溢流壩;沖沙閘;沉沙池;引水渠道;布置簡介
巴基斯坦Naltar水電站,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地區Gilgit市Naltar峽谷內Naltar河上,Naltar村附近,是一座以發電為目的的水利水電工程。巴基斯坦北部地區有著得天獨厚、非常豐富的可利用開發水電站的水利資源,Naltar河就是其中之一,Naltar河的源頭是一個叫做Shani大冰川,海拔為5400m.a.s.l,流經Naltar峽谷,匯入Hunza河。Naltar峽谷呈不對稱“U”型谷,較狹窄,兩岸均為陡坡,水流湍急,落差大,河面窄,屬山區河流。
根據地形及地質條件,溢流壩布置在NALTAR河上游峽谷段,該處呈V形河谷。壩軸線垂直于主河道,溢流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壩左岸設兩孔沖砂閘,進水口布置在壩上游左岸,沉沙池布置在進水口下游37.48m處,電站引水渠道沿左岸山腰布置,引水渠道斷面為矩形的鋼筋混泥土結構。
在引水渠道中間部位處設一側堰,以排泄進入渠道多余水量。在跨越沖洪溝部位設置了渡槽,在經過有碎石土滑落處加設鋼筋混泥土蓋板;電站前池布置在引水渠道末端,靠近山腳下臺地上,電站前池平面呈不規則五邊形,平面尺寸隨地勢降低而逐漸擴大呈扇形。有效容積37000m3,正常高水位1490m,消落深度4.5m,池底板高程分別為1485.50m,1482.60m。池壁頂高程為1491.0m,前池設側堰,堰頂高程為1490.1m,側堰長度15.0m。靠近側堰右下方布置有排沙放空洞,洞口尺寸為1.5m×1.5m;從前池到電站廠房間布置電站壓力鋼管,一機一管共3條,管徑為Φ800,管中心間距為1.5m,管道沿NALTAR河左岸布置,隨地形鋪設,其中地下埋管段長370m,其余為明管段,全長1736m。
電站廠房位于NALTAR村下游NALTAR河谷左岸臺地上,電站廠房為半地下式廠房,廠房平面尺寸為39.48m×15.24m,安裝場層地面高程為1066.0m,水輪機安裝高程為1061.0m廠房內布設3臺沖擊式水輪發電機組;電站副廠房位于主廠房上游左側,平面尺寸為21.24m×6.24m,室內地面高程為1066.0m,布置有會議室、通訊室、辦公室、柴油發電機等[1]。
升壓站位于主廠房上游右側,平面尺寸為46m×30m,地面高程為1066.85m。選定的輸電線路走向是從升壓站開始沿峽谷至NOR mAL村后邊,選較短路徑跨村至河邊,沿村子外緣(河邊)走至小橋處跨河,沿河左側行進,穿過另一村后沿中巴公路與一已有33kV線路并行,然后跨河走兩段河灘地,跨河至高灘后一直走至中心變電所。總長28.13km,共設鐵塔106個,塔高分別有12m、13.5m、15m、18m 4種類型,線路電壓等級為66kV;中心變電所位于GILGIT市城區北部,占地面積2977m2。
根據選定的溢流壩址,結合地形、地質、水文等自然條件,溢流壩軸線布置成垂直于主河道,沖沙閘軸線與溢流壩軸線布置在同一直線上。為了獲得較好的水流條件,選定溢流壩為開敞式WES型實用堰,壩高5.00m,堰高3.00m,基礎埋深2.00m,壩頂高程1498.00m,河床高程1495.00m,建基面高程1493.00m,凈寬為21.00m;沖沙閘位于溢流壩的左側,與溢流壩以導流墩分隔,沖沙閘采用兩孔,孔口尺寸1.50m×1.50m,沖沙閘底板高程為1493.62m,前設擋水胸墻,墻頂高程1500.50m,閘門上方工作平臺高程1500.80m,并與進水口閘門工作平臺連接[2]。
進水口布置在溢流壩上游左岸與沖沙閘同側垂直布置。進水口中心線距離壩軸線4.40m,并設有攔污柵及閘門。閘門采用兩孔,孔口尺寸1.50m×1.50m,閘底板高程為1495.50m;在閘門上方設工作平臺,工作平臺高程為1500.80m。溢流壩前防滲采用土工膜鋪蓋并用400mm干砌石壓重,鋪蓋長35.00m,鋪蓋上游設長5.00m的防沖拋石體。溢流壩后采用400mm厚混凝土消力池護坦,護坦長20.00m,護坦后設長5.00m的防沖拋石體海漫。樞紐段河道兩岸均采用重力式漿砌石擋墻,溢流壩上游重力式擋墻長30.00m,上游端以半徑5.00m的圓弧段擋墻插入兩岸,墻頂高程1500.50m;溢流壩下游重力式擋墻長15.00m,高程從1500.50m漸變至1496.50m,下游端以半徑5.00m的圓弧段擋墻插入兩岸,墻頂高程1496.50m。
在壩軸線上游4.40m設置引水渠道進水閘,進水閘孔為尺寸1.5m×1.5m兩孔,閘底板高程為1495.50m,閘頂工作平臺板高程為1500.80m,分設兩孔攔污柵、兩孔鑄鐵閘門,軸線與壩軸線平行,經過半徑為9.0m的圓弧段,引渠以與壩軸線夾角66.73°通向沉沙池,引渠總長37.48m寬度為3.0m,渠道底坡i=0.016。沉沙池總長為80m,首先以20m長夾角為9.93°的擴散段與上游引渠相連,擴散段底坡為i=0.060,底高程由1494.96降低至1493.76m,擴散段后面為50m長的沉沙池工作段廂體,工作段最大水深4.50m,工作段凈寬度為10.0m,池底分別在樁號0+082.480和0+107.480兩處設置排沙廊道,排沙廊道出口分設1孔1.5m×1.5m的排沙底孔,通過排沙道排入下游河道,排沙底孔由兩扇鑄鐵閘門控制。沉沙池出口以半徑R=10.00m收縮后與下游電站引水渠道連接,沉沙池收縮弧段中部為排泄進入引水渠道多余洪水,設置一寬度為5.0m,頂高程為1497.76m的溢流側堰,溢流側堰軸線與壩軸線夾角為45.00°,溢流消能采用跌水式,溢流經過跌水消能后進入下游河道[3]。
水流在沉沙池出口通過2.0m×1.8m閘門進入電站引水渠道,電站引水渠道全長3761.40m,進口在E點和F點處各設一側堰,以排泄進入渠道多余水量,出口在G點150處與電站前池連接。渠道斷面寬度為2.0m,渠道深度平均為1.8m,根據渠道所經地形、地質條件的不同,主要設計了4種主要斷面形式,分別用于巖石峭壁、平緩山坡、滾石活動區、滾石危險區,4種斷面形式的渠道其長度分別為:巖石峭壁坡段1199.35m、平緩山坡段876.79m、防滾石活動蓋板坡段204.71m、防滾石活動鉛絲石籠坡段1278.05m。在經過沖溝、斷層部位共設置了5個渡槽,其余部位采用在沖溝部位砌筑漿砌石,漿砌石下部設排水涵管的工程方式解決。5個渡槽的總長度為190.0m,渡槽斷面形式為矩形與渠道相同,采用框架式結構形式。
巴基斯坦Naltar引水式水電站裝機選擇3臺單機容量6MW的臥式沖擊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8MW。
[1]楊晉營,張魯晉,王引田,王仁龍.水利工程定期沖洗式沉沙池泄空沖洗計算[J].泥沙研究,2000(05):62-67.
[2]張開泉,劉煥芳,劉新鵬.引水式電站泥沙的分級處理與渦管排沙式沉沙池[J].陜西水力發電,2001,17(04):19-21.
[3]李旗進,王金魁,鄧平華.金溝河引水渠渠首排沙系統運行管理[J].人民長江,2009,40(15):87-89.
1007-7596(2014)09-0075-02
2014-01-14
程艷娜(1982-),女,滿族,遼寧開原人,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和工程項目合同及造價管理工作。
TV7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