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愛
(阿勒泰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新疆阿勒泰836500)
20世紀80年代中期,吐哈盆地開始出現地下水超采現象,而且呈愈演愈烈的開發態勢。現狀年,吐魯番盆地流入量(河流流入量+地下水流入量)為12.7×104m3/a,而流出量(水利用蒸發量(主要為灌溉用水蒸發量)+引水渠蒸發量+地下水蒸發量)為15.1×104m3/a、有2.4×104m3/a的赤字。據地下水長觀井資料顯示:絕大部分區域的地下水水位處于下降趨勢。地下水位南盆地工農業用水的主要水源,水資源一旦枯竭,不僅農業將遭到滅絕性打擊,生活用水也將成為難題。地下水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是導致生態系統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地下水水位的持續下降,致使野生植被大量死亡,表層土體失去植被保護而產生荒漠化和沙化現象。近30 a來,人工綠洲面積擴大,但是天然植被大面積向東北方向退縮,半固定沙丘面積加大,成為新的沙塵策源地,沙漠化速度加快[1]。產生荒漠化的同時,被譽為我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兒井的數量銳減,出水量也大幅減少。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用水量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由于水資源總量有限,靠節水和水權轉讓終究無法滿足用水要求,吐魯番應盡早實施異地調水的工程措施。北疆水資源豐富,可考慮由引額濟烏輸水線路延長至吐魯番。
吐魯番地區整體上水資源不足,水量分布呈季節性和地區性不平衡。目前的地表水資源利用,原則上以縣市及鄉鎮為單位按照行政劃分進行分配。建議打破這種分配機制,由托克遜向鄯善輸水,鄯善對托克遜進行經濟補償。
吐魯番地區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95%,而對GDP的貢獻僅占總量的5%;工業和第三產業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5%,而對GDP的貢獻僅占總量的95%。因此,吐魯番地區應大力發展工業,限制農業,將部分農業的水權轉讓給工業。
對于吐魯番地表水的利用有以下建議:①平原水庫儲水量有限,吐魯番蒸發量大,造成了水資源浪費,建議放棄平原水庫;②吐魯番盆地內的河流大部分河流都是季節性河流,春季融雪和夏季暴雨造成盆地、洪水泛濫,枯水期河溝斷流,為了加強水資源調配,建議在山區修建梯級水庫;③輸水明渠在輸水過程中,由于蒸發造成大量水資源浪費,建議改用暗渠或者管道輸水;對輸水工程做好防滲措施;④冬季農業活動停止,部分地表水沒有充分利用,建議在砂礫石區修建土堤或者滲坑,將地表水人工補給到地下,加強地下水涵養[2]。部分洪水期無法調控的水流要引入建造位置合理的堤堰中,積極地進行地下水涵養;⑤加大坎兒井掏撈、維修等投資,同時關停坎兒井影響區的部分機井。
農業及其相關用水占吐魯番盆地用水的95%。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是利用水資源有效措施。目前吐魯番地區正在推行的節水灌溉方法有以下幾種:滴管、低壓管道灌、高標地面灌等。同時,在鄯善縣南盆地正在推廣設施農業,并鼓勵農民種植耗水率低,經濟價值高高的作物。
節水灌溉有著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農民個人意識,節水措施要取得成果,需要建立行政機關與從業人員和農民共同思考和實踐的體系。設立節水委員會,通過委員會合作推進整個吐魯番地區的節水運動、示范點的設定等。為了推行節水措施,目前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還需要不斷進行完善。①每戶農民、鄉和鎮的水利組織、以及其他從業人員要提交有關利用地下水和引進節水灌溉設施的具體計劃并獲得許可。②創建對節水計劃進行利息補貼融資制度。③重新設定水資源費用,促進從經濟和合理的觀點利用水資源。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取水許可制度實施細則》地下水管理制度的主要部分如下:地下水的年開采量,井位和取水層,由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與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共同決定。城市計劃及生產建設兵團相關的地區,由城市建設主管部門及生產建設兵團主管部門協商確定。地下水超采區區及禁采區,由自治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協商決定,然后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所有地下水取水都必須得到水利局的許可后方可實施,并根據許可抽水量繳納水資源費。設定水資源費起征點,作為家庭生活、家畜飲用水。
另外、有關地下水的監測和信息公開有如下規定:①縣級以上水利局負責建設和強化地下水資源的動態監測網、定期公布地下水位、水質、水溫等監測結果。②對于違反取水許可制度時的情況,設定懲罰細則。
水質調査表明,吐魯番地區有些地方在水質指標中存在有害物質。坎兒井、泉水和部分淺層地下水存在鹽分濃度高,特別是硫酸離子濃度高等問題。氟、錳等指標也超出飲用水水質標準,有的已不適于飲用。這些地方今后需要更換水源。200m的深層含水層水質較好,因此,建議開發利用200m深處的深層地下水,以確保飲用水水源的安全。
深層地下水與山區河水相連,是吐魯番地區各水源中水質第二好的水源。但是,由于地下水的無序開發,特別是有些井不按規定實施防護工程,深層地下水極有可能受到污染。要保護深層地下水的水質,需要貫徹挖井規定,在挖井時貫徹實施遮水工程。
作為地下水觀測計劃的一部分,需要加強地下水的水質觀測。同時,還需要針對地下水、以及泉水、河水,特別是用于飲用水的水源的水質,建立定期觀測制度。
鹽分濃度超出飲用水標準但可用于農作物生長的水源,在吐魯番地區存在不少。需要制定適應此種水源的作物栽培計劃,確立鹽水淡水混合灌溉和交替灌溉等微咸水的利用方法,促進微咸水的有效利用[3]。
地下水監測是地下水管理的基礎,這里介紹一下與居民參與的地下水監測有關的一些想法。所謂居民參與的監測,是讓地下水利用者具有地下水資源方面的知識,認識地下水管理的必要性,并參與實踐。由行政機構主導,按照以下程序開始監測。
①選定監測地區和監測小組:居民參與的監測,要以鄉、鎮或村為單位決定地區,根據居民達成的共識實施。②在監測地區從現有水井中選定觀測井。選定多口現有水井,使井數在地區均勻分布。③與前項同步進行地區社會經濟、水利用情況的詳細調查。④購進地下水監測所需的器材(水位計、水質計、量水計、公告欄等)。⑤由吐魯番地區水文水資源局指導居民在現有水井設置器材,同時進行水位、水質、水量等測定方法、記錄方法、公告方法等的培訓。⑥監測結果由居民小組進行評估,以地區全體居民足以明白的方式制作公告欄預以公布。
以上地下水監測活動由居民自己開展。與此同時,為了推行農業用水的節水措施,要通過行政方面的支持針對以下幾點強化居民(農民)的能力。①用水量、水質、灌水量、農作物方面的數據收集;②作物的水收支探討(用水量、收獲、價格、質量等);③舉辦小型專題研討會;④運營管理和器材修理。
吐魯番地區在中小學校一直在進行節水教育,還設立了吐魯番節水日。這些活動應該加以改善和推廣。另外,還需要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大眾媒體進行啟蒙,發行宣傳材料,制作互聯網主頁等,加強開展節水啟蒙活動。同時,為了讓更多居民了解地區內現有水井的水位,要在各縣、市和鄉、鎮的中心地帶設置公告欄(水位信息欄等)。不同鄉鎮居民的用水意識有差異。計劃開展吐魯番地區內的居民交流、雙方地區的觀摩旅游,輪流舉辦節水技術專題研討會等。
隨著吐魯番耕地的擴張,水資源利用量不斷加大(地下水資源利用量占水資源總利用量的61%),從而導致地下水超采。2004年,鄯善縣被自治區評定為大型嚴重超采區,超采系數1.07。怎樣實現吐魯番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目前各級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解決吐魯番地區水資源緊張的手段大致有以下幾個措施:①加快異地調水工程建設,如延長引額濟烏輸水線至鄯善;②放棄平原水庫,修建山區水庫,將輸水渠道的改造為暗渠或管道或做好防滲措施,③進行產業調整,發展工業限制農業,建立水權轉讓制度,將農業水權轉讓到工業上;④建設設施農業,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技術;⑤提高居民的節水意識,⑥對水資源進行規劃,保護飲用水源地,加強地下水涵養,推廣微咸水的利用技術。
[1]李紅.吐魯番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問題對策探討[J].新疆農業科學,2010(12):196-199.
[2]曹培武,白云崗,張江輝.吐魯番地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對策與建議[J].新疆水利,2011(05):4-8.
[3]魏志平.吐魯番市水資源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及研究[J].新疆農墾經濟,2011(08):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