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娟
所謂個性化時代,即追求標新立異及鮮明個性。在社會大潮的影響下,這個特征在初中學生中體現得較為明顯。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擁有獨具一格的品質及思想是他們所追求的,初中學生在學校也體現出了這個特征,對其學習影響較大。若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則課堂教學肯定收效甚微。因此,在個性化時代下對初中數學進行創新成為必然趨勢。本文提出了幾點有效措施,現分述如下:
一、優化教學過程,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目前,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離教”現象,顧名思義,即作為主體的學生在學習時偏離教師所提出的要求,導致教與學存在不協調現象。其主要表現為上課時心不在焉,做作業馬虎、敷衍,復習和鞏固時不認真。這種現象導致學生聽不懂、不會做,嚴重影響其對數學的興趣。長此以往,教學效果無法提升,學生逐漸放棄數學,對今后的學習極為不利。基于此,教師必須優化教學過程,改善這種“離教”現象,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教師首先要合理選擇教材,在此基礎上再選擇多種教學方法,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消化教學內容,也符合當下初中學生追求個性化的要求。
在學習四邊形時,學生難以快速、準確地掌握和判斷各個四邊形的性質,老師便可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去自主學習和收集資料,探索“如何讓一個特殊四邊形過渡到另一個特殊四邊形”。在下次課堂上,教師可提前將問題寫在紙上,而后挑選幾位同學,讓他們抽簽回答教師準備的問題。例如學生A抽到的問題是“平行四邊形如何過渡為菱形”,學生B的問題為“如何讓菱形過渡到正方形”等。這種具有趣味性的問題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待學生回答之后,無論答案是否準確教師都應該予以鼓勵,同時對于不完善之處要給出合理建議。之后教師再進行總結:一個平行四邊形若對角線互相垂直則為菱形;菱形若有一個直角,則為正方形;若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則為矩形等。這樣不僅便于學生掌握關于各個四邊形的性質和概念,還能夠引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下節數學課也抱有期待。
二、培養學生求異不求同的數學解題思維
數學這門學科靈活性較強,一道題通常擁有多種解題方法。在個性化時代下,學生渴望擁有廣闊的思維,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求異的解題思維,即在遇到數學問題時,不要局限于一種思維,對于相同的問題,要有不一樣的思維和解決方法。同時,在鼓勵學生求異時,也有鼓勵他們盡量從新穎、獨特的角度出發來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鼓勵學生,讓他們學會創新,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也要適當創設情境,為培養學生求異思維提供場景。鼓勵學生多問、多想、多變,大膽質疑,在求異過程中不斷探索與創新。
三、巧妙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人有疑惑才會有探究的欲望。對于學習而言,也貴在學生有疑惑。疑惑能夠引起學生在認知上的沖突,這樣一來在其心理上便會形成一種強烈的探究反射。例如在老師教授直角三角形這一知識點時,老師可以設問:地質工作者采用何種方法來測量山峰高度?隧道工程施工者采用何種方法,只在山的兩邊施工卻也能保證隧道的連通性,而不會打偏?這種與學生生活很相近但是他們平時又鮮有思考的問題,能夠有效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教師就要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適當地給予引導和點撥,充分激發其好奇心,使學生會產生一種欲休不止的心理。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遵循適度原則,切忌拋出一大串的問題,那樣學生不僅難以消化思考,還會因問題過多而產生厭煩。因此教師要意識到引導具有畫龍點睛之效,要把握好時機,才能讓學生保持長久的熱情和動力。
四、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創新興趣
科學技術水平現今獲得不斷提升,在各行各業也得到普遍應用,學校亦是如此。如今,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中,由于其能夠對圖形、聲音、課本等進行綜合處理,因此廣受師生歡迎。在個性化時代下,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將原本枯燥的課本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又能保持其真實性。例如對于一些幾何圖形,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其完美呈現出來,并且可制作成動態的,從一個圖形轉變為與其特別相似的圖形,這樣不僅便于學生區分和辨別,也能夠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五、設計實踐活動
由于初中數學不同于其他的課程,教師在平時教學時要多設計實踐活動。數學實踐活動設計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及活動,具有個性與挑戰性,應與傳統教學設計區分開來。對于初中數學學科而言,這種實踐活動多在學生學習空間圖形的過程中設計,主要包括學生觀察、類比以及歸納圖形等。而其實踐內容,則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首先教師應該創設教學情境,而后帶領學生一同建立模型,對學生存在的困惑進行講解并得出最終結果,再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應用和拓展,最后教師與學生一起反思并總結。
例如,在教授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建立模型,比如將一個20米長的梯子斜靠在墻上,梯子頂端與地面是垂直的,且其高度為16米。此時教師便可提問:若梯子頂端向下滑動2米,那底端相應滑動多少米?
通過這種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且也能夠培養他們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在個性化時代下,這種生活化教學是很重要的。
結束語
個性化時代的到來,不僅為學生帶來了獨特的思維及生活習慣,也為初中數學教學的改革創新提供了活力。現今創新型人才是社會發展所需的,因此首先要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培養創新思維,而數學學習則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個性化時代對初中數學進行創新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獐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