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芹
在新課改的大形勢下,初中書本上的物理知識越來越多的與日常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陳舊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在課堂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把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但是什么樣的方式方法才能讓學生接受呢?本文就這個問題提出幾個建議。
一、從生活中學習物理知識
雖然初中的孩子已經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他們的經驗并不是十分豐富,作為老師要成為他們生活中的“導游”,在人生的這段特別旅程上引領他們更多的認識生活,更何況物理知識其實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只要我們用心指引與發現,不難將物理變成一項在孩子們眼中有樂趣的科目。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比如在學習“光的反射與折射”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勺子在水中看起來會彎曲”、“彩虹”、“海市蜃樓”等一系列自然現象進行講解,告訴孩子們這些神奇的現象其實都是光在搗鬼。這樣既提高了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又能讓知識點深刻印在學生腦中,可謂一舉兩得。
在與實際生活結合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避開盲點,幫學生分辨出生活經驗所導致的假象。比如在學習浮力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會覺得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實空心或者密度有關系,而事實上并不是這樣的。教師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向學生提問,比如為什么上萬噸的大輪船可以在海上航行,而一個小玻璃球卻會沉下去?以此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二、用物理知識指導生活
知識與生活是相互的,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學習物理知識,就可以用物理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教師要提供物理知識與生活發生聯系的機會,僅僅在狹小的教室里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就要求我們走出戶外去感受和體驗。
在引導學生走出課堂的過程中,應選擇緊密貼近實際生活的場所。比如在研究“太陽能”這一能源時,教師可以帶學生到更加需要太陽能裝置的地方,這樣能方便學生觀察與學習,更加直接的體驗太陽能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實現物理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的完美結合。
進一步講,讓學生體驗到物理知識和生活的關聯并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更重要的部分還在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精神。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自覺利用已學的知識或者已掌握的物理方法去分析和探索。因此,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他們對生活的認知,是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三、科學實驗必不可少
通過科學講解,已經讓學生對物理現象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以后,就可以讓他們在科學實驗中了解其中的奧妙了。實驗過程中,學生們會親自體驗和觀察到所學物理知識的正確或錯誤。科學實驗的環節在幫助學生深刻了解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不能敷衍了事。
有的實驗,依靠校方僅有的陳舊器材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我們可以讓學生從家中把日常生活用品帶到課堂,讓他們在邊動手邊思考的過程中掌握物理知識。這樣就把原本聽起來枯燥、抽象的知識點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們更愿意接受,掌握的效果也會更好。
比如在學習關于電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平時在生活中是不是會經常被周圍的人電到?”“冬天,當你穿上毛茸茸的衣服時會不會聽到什么聲音?并看到火光?”當學生給予各種回答時,可以用實驗繼續講解。把一支筆放在頭發上摩擦,然后用它去接觸碎紙屑,碎紙屑就像是被磁鐵吸引了一樣被這支筆吸起來。這時就可以來解釋學生們的疑問,告訴他們其中的原理。
物理實驗能把物理知識進行濃縮,以實驗的方式呈現知識的發展進程,對于學生能又快又好的體會物理中的奧妙起著關鍵作用。實驗的環節是物理教學的基礎,能夠在動手中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是一個創新和探索的過程,要讓學生們掌握物理的思維方式,去探索生活的未知和美麗。
四、實現知識點、生活、社會的三者結合
僅憑教師對課本知識的講述,學生未必能全面、透徹理解里面所包含的深刻含義,通常課外學習占有更重要的部分。我們可以用課本知識作為基礎,用生活中的現象作為示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舉一個例子,在學習“聲音的特性”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聲音作為例子,讓學生明確區分音量、音調和音色的區別。比如當我們聽到一個熟悉的朋友跟我們說話,卻看不到他的時候,為什么還能準確的判斷他究竟是誰呢?這里用到了聲音的哪個特性?很明顯答案就是音色。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知識點進行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的目標就是讓物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讓物理教學實現知識點、生活和社會的全面結合。
五、教學設施的專業化
利用高科技、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能幫助教師更好的講解,活躍課堂氛圍。目前最常見的教學設備應該就是計算機了,計算機的應用不僅讓人們的距離縮短,更是教育教學的好助手。
有些物理實驗的要求較高,僅僅利用生活中的簡單物品或者現有條件是達不到的,這就需要高科技的幫忙了。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動畫、視頻等方式把科學知識完整快速的呈現在學生眼前,這樣能讓學生們在沒有動手作實驗的情況下,同樣可以體驗到物理知識的奧秘。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學科制度的改革,教育教學方式更加貼近生活已經成為大趨勢。教師教學的方式方法越生動,學生的思維就越創新,掌握起知識來也就越輕松。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在認真講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善于利用高科技教學手段、生動的科學實驗、充分的戶外實踐等方式,培養學生把物理知識運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物理知識的能力,實現物理課堂的生活化。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坎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