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木葉李昌慶 齊靜怡
性別角色取向不僅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內容,也反映著不同民族的文化系統與社會環境關系。民族的差異、時代的不同、社會的變化會產生不同的性別角色模式。目前國內關于性別角色研究主要集中在漢族大學生和兒童這兩個群體,關于少數民族中學生性別角色研究較為欠缺,對隨時代變遷引起性別角色變化探討也不夠深入。居住在我國川滇邊境的摩梭人,因其母系社會形態的痕跡而別具特色。然而,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90后”摩梭初中生正在經受多元文化的沖擊。在摩梭傳統文化和新的時代背景下,“90后”摩梭初中生的性別角色呈什么樣的取向是本研究探討的問題,試圖為“90后”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教育提供借鑒。
1.1 對象在云南省摩梭人居住較多的寧蒗縣永寧鄉和大興鎮兩所中學采用班級整群抽樣方式,向摩梭初中生發放問卷128份。出生于1990年后有效摩梭學生問卷112份。其中男生47人,女生65人;初一39人,初二35人,初三38人;農村102人,城市9人,缺失值1人;獨生子女20人,非獨生子女79人,缺失值13人。
1.2 方法采用劉電芝編制的中國大學生性別角色量表(CSRI-50),該量表由3個分量表組成:男性量表(16個項目)、女性量表(16個項目)和中性量表(18個項目),中性量表不計分,起干擾作用。施測時,被試在“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7個等級上評定量表中形容詞符合自己的程度,依次計1~7分。男性和女性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89和0.84,重測信度分別為0.82和0.80,以BSRI為效標得到的效標效度分別為0.84和0.83,信度、效度良好,表明測量工具科學、可靠[1]。
考慮到摩梭初中生地處川滇邊境地區,其漢語水平低于大學生和內地初中生。根據摩梭初中語文教師對詞匯難度值評定和現代漢語詞典,對CSRI-50性別角色量表中的疑難詞匯注釋詞義。
1.3 施測主試由課題組成員及摩梭教師共同擔任。施測前,主試已明確測驗目的和指導語。施測時,主試發放問卷,說明指導語并回答被試的疑問,被試完成后統一回收問卷,測驗過程約15分鐘。
1.4 統計處理使用SPSS 13.0進行信、效度檢驗、卡方檢驗。
2.1 CSRI-50在摩梭初中生中的信效度對CSRI-50兩個分量表(干擾量表除外)作同質性信度檢驗,男性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8,女性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1。
參照Bem對其性別角色結構的檢驗方法,對男性量表和女性量表做了兩兩之間的相關。男性量表和女性量表的相關為0.28,呈低相關。
2.2 摩梭初中生的性別角色特點
2.2.1 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總體分布依據性別角色量表的評分標準,按男性分量表得分(M)和女性分量表得分(F)的中位數(男性4.8分,女性5.0分)將性別角色分為4類:未分化(M<4.8,F<5.0);女性化(M<4.8,F≥5.0);男性化(M≥4.8,F<5.0);雙性化(M≥4.8,F≥5.0)。
總體而言,4種性別角色類型從高到低分別為未分化46(41.1%)、男性化25(22.3%)、雙性化22(19.6%)和女性化19(17.0%)。4種性別角色類型之間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χ2=16.07,P<0.01)。
2.2.2 男、女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分布男性中,4種性別角色類型從高到低依次為未分化、男性化、雙性化、女性化。女性中4種性別角色類型依次為未分化、女性化、雙性化、男性化。女生女性化比例高于男生,差異顯著(P<0.05),男生男性化比例高于女生,差異顯著(P<0.05)。男女生在雙性化和未分化上差異不顯著,見表1。

表1 男、女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分布[n(%)]
2.2.3 不同年級家庭結構城鄉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分布4種性別角色類型在不同年級是否獨生,城市農村,摩梭初中生中差異不顯著。
3.1 CSRI-50在摩梭初中生的適用性李霞認為性別角色是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通過模仿學習獲得的一套與自己性別相應的行為規范,反映著社會文化對男性和女性行為的適當期待,是一個成熟的標準,大學生性別角色量表理論上適合中學生使用[2]。李霞[2]采用劉電芝編制的CSRI-50,何木葉[3]等采用錢銘怡編制的CSRI對初中生進行性別角色調查,發現大學生性別角色量表也適用于初中生。
把CSRI-50用于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調查,兩個分量表(干擾量表除外)內部一致性信度分別為0.78、0.81,信度略低于劉電芝在大學生中測量得出的信度。根據摩梭教師的反饋,盡管研究者在問卷中對疑難詞匯進行了解釋說明,但由于摩梭學生漢語水平低于內地漢族學生,在解釋說明后,有部分學生仍不能很好領會個別詞匯的意思,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CSRI-50在摩梭初中生中的信度,需要進一步加以修訂。戴海崎等指出人格測驗信度在0.80以上,是較高信度[4]。本研究中女性量表信度為0.81,信度較高;男性量表信度為0.78,信度為中等以上??傮w而言,該量表在寧蒗摩梭初中生中信度尚可。
參照Bem對其性別角色結構的檢驗方法,對男性量表和女性量表做了兩兩相關。兩個分量表呈顯著低相關,這與前人的研究一致[5]。這表明此量表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能很好地區分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同時也支持了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兩個不同維度而非一個維度兩極的假設。可見,CSRI-50可用于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調查。
3.2 “90后”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特征
3.2.1 “90后”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未分化比例占多數摩梭初中生中未分化比例顯著高于其它三種性別角色。這一研究結果與李霞[2]對漢族中學生調查結果一致。原因可能如下:初中生處于生理和心理急劇發展階段,其求新、求異、求變的需要特別強烈,追求、崇尚新的性別角色致使改變性別角色成為青少年的普遍心理需求。此外,少年期(初中階段)是從兒童期向青年期過渡的一個時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是獨立性和依存性、自覺性和依賴性錯綜復雜的時期[6]。在個體面對矛盾沖突最多時期,容易發生性別角色的偏移。但摩梭初中生未分化比例(41.1%)高于漢族中學生(30.0%)。摩梭初中生一方面接受傳統摩梭性別角色觀教育,另一方面隨著90年代以來旅游業的發展,外地人的大量涌入,使摩梭初中生受到外來性別角色觀的影響。在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雙重影響下,摩梭初中生面臨性別角色選擇的不確定性、動蕩性更強,困惑、迷茫更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大了摩梭初中生未分化比例。
3.2.2 “90后”男女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界限分明女生女性化比例高于男生,差異顯著。男生男性化比例高于女生,差異顯著。這與劉繼舜[7]的研究有一致之處。劉繼舜對摩梭兒童進行的人格調查表明,摩梭男女兒童人格特征存在差異。摩梭男生輕松活潑、外傾開朗、不受約束、好勝固執,并顯示出理智現實、自恃其力的特點。摩梭女生易受感動、憂慮煩惱多、易興奮激動、自律嚴謹、知人知己、情感豐富等。
男女生在男性化和女性化上差異顯著,表明摩梭傳統性別角色的影響仍然存在。《云南圖經》中描述“麼些蠻,境內居民惟麼些盛,蓬頭批氈,男子性強悍,善戰喜獵,……稍不如意,輒相攻殺,兩家婦人和解乃罷。”拉木·嘎土薩指出摩梭女人溫柔善良、含蓄內秀、彬彬有禮、勤勞能干[8]。在傳統性別角色分工中,“舅掌禮儀母掌財”、“男主外,女主內”,“女留男走”。90代末開始,旅游業成為摩梭地區的主要經濟產業,摩梭人家庭中勞動性別角色分工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女性勞動范圍較以前擴大,但仍然具有“男主外,女主內”性別角色傳統分工特點。在性別角色教育方面,小學階段,舅舅多帶侄兒做一些男兒做的活計和活動,甥女多由阿咪們帶領做一些女人常干的家務和農活。初中階段,最重要的是13歲,男女兒童要舉行隆重的成人禮。這個儀式對男女兒童有不同做法和要求。男孩站在男柱旁,女孩站在女柱旁。男女柱作為符號的功能暗示摩梭傳統性別角色觀念并非倡導女上男下,而是依從女性為中心兼男女互補互助,各施其長的模式。男穿褲,女穿裙。穿著的差異體現著摩梭人對男女兒童有不同的要求。男佩腰刀,女帶手鐲。在摩梭人傳統生存經濟形態中,狩獵占有重要的地方,腰刀是最好的狩獵工具和防身武器,是摩梭男兒勇猛、強健的象征。手鐲則是女孩美麗溫柔的象征。男女性不同的性別角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出現了摩梭初中生男性化高于女性化,女生女性化高于男性化的格局。
3.2.3 “90后”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在年級、地域、家庭結構差異不顯著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在年級、地域、家庭結構分布上無顯著差異。這與李霞[3]對漢族學生,何木葉[4]對彝族學生研究結果不一致。
摩梭初中生性別角色年級差異不顯著的原因有待進一步考查。摩梭初中生在不同地域、家庭結構上性別角色差異不顯著,這可能與被試的構成有關。摩梭人多居住在農村,城市人口較少,且多為多子女家庭。本研究中被試構成上,城鄉比(102:9)、非獨生子女與獨生子女比(79:20)差距較大,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統計結果。
[1] 劉電芝,徐振華,劉金光,等.當代大學生性別角色發展現狀調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9,31(12):41-46
[2] 李霞.江蘇省中學生性別角色現狀及其與家庭教養方式的關系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0
[3] 何木葉,林靜,李昌慶.CSRI在寧蒗彝族初中生中的適用性研究[J].紅河學院學報,2011,32(6):116-118
[4] 戴海崎,張峰,陳雪楓.心理教育測量[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86-86
[5] 錢銘怡,張光健,羅珊紅,等.大學生性別角色量表(CSRI)的編制[J].心理學報,2000,32(1):99-104
[6] 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75-475
[7] 蔡曉齡,陳長海,劉繼舜,等.中國當代學生群的社會成長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8-266
[8] 拉木·嘎土薩.走進女兒國-摩梭母系文化實錄[M].昆明:云南美術出版社,1998:18-34